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医学论文范文,中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药恒温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2-23
  • 阅读量127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 探讨恒温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消化科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普通灌肠组,实验组30例为恒温灌肠组,观察12 d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舒适度、24 h大便次数的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24 h排便次数在6 d内排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留时间在6 d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度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灌肠组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温灌肠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效果,有效增加药液保留时间,减少24小时排便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痢”范畴,是一种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西医治疗以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通过口服给药及静脉给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病程长,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1]。中医治疗则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中药保留灌肠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部治疗的主要方法,药物通过肠道吸收入血。其优势在于结肠处物质转运速度缓慢,从而可保证药物以一种恒定的速度被吸收,再者避免口服药物时首关消除效应,提高局部的血药浓度现临床多予以采用[2],但是保留灌肠的效果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灌肠液的温度,插入的长度等等,现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我们采用中药恒温保留灌肠法来改善患者舒适度,增加保留时间,提高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探索恒温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中医治疗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111日—2018530日住院治疗的患者,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入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③知情同意,志愿受试。获得知情同意过程应符合GCP规定。排除标准:①溃疡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②合并有其他肠道疾病,如肿瘤、肠梗阻等;③既往行肠道肛门手术史者;④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⑤年龄大于65岁或者小于18岁者;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⑦因智力或行为障碍等原因不能给予充分知情同意者;⑧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参加者;⑨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

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两组患者在行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使用水杨酸制剂。参照《江苏省中医院久痢中医护理方案》[3]实施专科护理: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痛及腹泻次数、量、色、形等,注意观察并发症如肠穿孔、肠梗阻等。生活调摄: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心理护理: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精神不良刺激。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忌食胀气、粗纤维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皮肤护理:便后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可肛周涂油保护。

1.2.2 干预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除一般治疗外,晚睡前夜班护士行中药保留灌肠,干预时间自入院当天开始计算,5天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一天,连续灌肠治疗直至出院或脱落。具体方法为:150 m中药灌肠液加热至37 ,装入密封瓶,外接肠内营养专用皮条,末端接一次性吸痰管,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自动排气,速度设置为300 ml/h,患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臀部,将臀部抬高10 cm,注意保暖,润滑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直肠2030 cm,运行肠内营养泵,同时观察病情。实验组灌肠方法在以上方法基础上,在密封瓶及肠内营养专用皮条外使用保暖外层,肠内营养泵温度设置37 ℃恒温,将恒温的药液灌入肠道内。

1.2.3 评价指标

疗效指标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溃疡结肠炎患者疗效的评价标准:①显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②有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0%≤疗效指数<70%);③无效:服药后, 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或加重者(疗效指数<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第6天和第12天观察患者24 h排便次数,药液保留时间,灌肠的舒适度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表格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分级量化标准进行。

1.2.4 统计学方法

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析方法采用 Student t 检验或 Mann-Whitney U 检验(又称为 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enumeration data)采用率(rate)表示,分析方法采用卡方检验(Chi- square test)Fisher 确切概率(Fisher probabilites)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数据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0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17,13,平均年龄(44.21±5.23)岁。其中重症患者2,轻中症患者28例。实验组中,16,14,平均年龄(42.63±4.33)岁。其中重症患者3,轻中症患者27例。两组基线数据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24 h大便次数的比较

如表1所示,在入院第6天两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院第12天两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24 h大便次数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大便次数

6 12

对照组 30 2.63±0.93 4.27±1.39

实验组 30 2.00±1.17 3.33±2.41

t  2.309 1.851

P  0.024 0.069

2.3 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的比较

如表2所示,在入院第6天两组平均灌肠液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院第12天两组平均灌肠液保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的比较(min,x¯±s) 

组别 例数

保留时间

6 12

对照组 30 115.44±42.06 259.67±62.80

实验组 30 189.50±77.53 284.57±41.91

t  -4.598 -1.806

P  0.000 0.076

2.4 两组舒适度的比较

如表3所示,在入院第6天两组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院第12天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舒适度的比较 (,x¯±s) 

组别 例数

舒适度

6 12

对照组 30 2.33±0.71 4.37±0.96

实验组 30 4.53±0.94 4.10±0.92

t  -10.229 1.112

P  0.000 0.271

2.5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如表4所示,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Z P

对照组 30 13(43.3) 13(43.3) 4(13.4) -3.156 0.002

实验组 30 25(83.3) 4(13.4) 1(3.3)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中中药保留灌肠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药保留灌肠既可以使中药直接接触病变黏膜,直接发挥作用。结肠处物质转运速度缓慢,也可以使药物吸收入血,从而保证药物以一种恒定的速度被吸收,再者避免口服药物时首关消除效应,提高局部的血药浓度[4]。刘旭霞等[5]等研究报道用一次性灌肠袋外接导尿管,温度为3738 ,在总有效率及保留时间上提高明显;蔡春媚等[6]等研究报道用注射器外接导尿管,温度为3941 ,实验组比对照组保留时间长40 min,总有效率高出15%;黄芳等[7]研究报道温度控制在3738.9 ,效果显著。

基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高敏感性,对温度的要求颇高。灌肠液温度过低,肠道易发生紧张性收缩,药液保留时间短;灌肠液温度过高,肠道充血,水肿,刺激肠蠕动加快,也不利于药液保留。而在灌肠过程中保持药液恒温能有效解除肠痉挛,促进吸收,增加有效保留时间,提高疗效。保留灌肠作用确切,但目前临床上对灌肠液的温度缺乏统一标准。既往研究表明,不同温度的灌肠液,在作用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李明月等[8]提出药温应保持在37.039.0 ,适当超出正常体温的药液可以通过温度刺激肠黏膜,促进肠壁局部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在本研究中,重点是在灌肠过程中保持灌肠液的温度,避免药液温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患者在疾病初期入院接受灌肠疗法,往往无法达到药液有效的保留时间,从表2可以看出恒温保留灌肠法在疾病初期,药液在肠道内有效保留的时间明显延长,24 h的排便次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从表3可以看出,在整个灌肠治疗中,接受恒温灌肠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恒温灌肠法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延长保留时间,减少排便次数,是一种可以推广使用的灌肠法。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未对病变部位进行细化分组,故将进一步观察恒温保留灌肠法在左半结肠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贺菊,张玫.黄芬.延续性护理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3(12):6-8.

[2] 李军祥.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12-120.

[4] 黄芳,徐桂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保留灌肠技术规范化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4):1411-1414.

[5] 刘旭霞,邹湘蓉.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5):1489-1490.

[6] 蔡春媚,宁晓梅,龚琼琼.改良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小剂量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7):37-39.

[7] 黄芳,徐桂华.不同温度与速度的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57-60.

[8] 李月明,范佩玲,陶品月,.不同灌肠液温度对肠黏膜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