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医学论文范文,中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简化中医临床路径对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2-07
  • 阅读量27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路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MWT远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且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6MWT,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心功能;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及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致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脏疾病最严重及终末期阶段,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群最凶猛的健康杀手,具有再住院率高、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3]。为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案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但仍未有系统性诊疗方案。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权威机构修订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并向全国推广应用,但中医证型仍旧偏多,不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4]。为此本研究通过简化中医临床路径,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总结我科多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旨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和社会负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7.18±2.55)岁;平均住院时间(7.84±0.86)d。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48~95岁,平均年龄(71.84±2.14)岁;平均住院时间(8.05±0.5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病历完整。(2)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等证实,西医参照2007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及2005年AHA/ACC《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修订》进行诊断;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气虚证、血癖证及《邓铁涛医集》进行诊断。(3)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者。(2)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精神疾病者。(4)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入院前完善相关检查,如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生化指标、肝功能等,同时进行量表的评估,如中医症候量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等,出院前再次完善上述项目。

观察组在原有标准化西医抗心衰基础上,通过我科心衰简化中医临床路径联合中医药治疗。简化临床路径治疗方法如下: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血癖证、气虚证及《邓铁涛医集》,结合我科2015年修订的专科心衰病对气阳(阴)虚、血瘀水停证诊疗方案中诊断部分,形成方案如下:(1)主证。心悸、气喘、水肿。(2)本虚症。a.气虚:疲乏、气短、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脉沉细。b.阳虚:疲乏、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脉沉细或迟。c.阴虚:五心烦热、口干、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凡符合气阴两虚标准者属气阴虚证,符合气阳两虚标准者属气阳虚证,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法为:(1)气阳虚血瘀水停。症状:兼具慢性心衰主要症状及气虚和阳虚诸症。主方:保元汤合丹参饮、苓桂术甘汤或真武汤加减。党参15~30 g、黄芪30 g、桂枝10 g、白术10 g、茯苓20~30 g、猪苓20~30 g、车前子10 g、炙甘草6 g、丹参15~20 g、毛冬青30 g、益母草20~30 g。中成药:心阳片,每次4片,3次/d。(2)气阴虚血瘀水停。症状:兼具慢性心衰主要症状及气虚和阴虚诸症。主方:生脉散合丹参饮、五苓散加减。党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益母草20~30 g、毛冬青30 g、丹参15~20 g、猪苓20~30 g、泽泻10~15 g、车前子10 g、茯苓20~30 g。中成药:心阴片,每次4片,3次/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清晨空腹采血,分离出血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源于美国LIFEKEY Bio Meditech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5]。(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心力衰竭的辩证标准制订,主证包括心悸、气喘,次证包括畏寒肢冷、面浮肢肿、倦怠乏力、胸部疼痛、自汗、小便短少、咳嗽咳痰,各证候根据有无及严重程度分为4级,主证分别计0、2、4、6分,次证分别计0、1、2、3分[6]。(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运用明尼苏达量表(MSQ)评估,评分越低越好[7]。(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6MW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BN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BNP水平比较(±s,ng/L)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MWT远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T比较(±s,m)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规西医疗法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总体疗效一般[8]。沙库巴曲缬沙坦为钠盐复合物,能抑制脑啡肽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扩张血管,促进尿钠排出体外,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护心脏的作用。达格列净是一种新药物,可促进尿钠排泄,减轻体重,减少水钠滞留,且有抗炎作用,可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改善心力衰竭标志物与炎症因子水平。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达格列净治疗,可使患者明显获益。

中医理论中,慢性心力衰竭属“胸痹”“喘证”“心悸”范畴,病机为:心气虚→血瘀→水停→阳虚→心气虚,恶性循环[9]。治则当以益气为本,兼以温阳利水、健脾化痰、活血祛瘀[10]。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病种,中医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有确切的疗效,尤其在西医规范化抗心衰基础上可以发挥协同救治作用,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1,12]。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证型繁多,导致中医治疗难以推广。为此,建立简化中医心衰临床路径,通过大量临床科研数据,探索出更加客观的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是提升我国全面诊治CHF综合水平之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6MWT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可发挥显著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且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6MWT,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