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外科学论文范文,外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 投稿姚泽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29次
  • 评分4
  • 12
  • 0

张继东

大连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辽宁大连 116300

[摘要]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值、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优良率及48 h血红蛋白值方面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从整体效果来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术中出血量少、预后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推荐术式为交所髓内钉内固定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股骨干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038-02

骨折是指人体骨骼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破坏,且多由外力引起,具有间接性。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发于男性患者[1-2]。股骨干骨折发生后,给治疗和预后带来很大不便。传统常规治疗股骨干骨折时间较长,且术后常伴随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主要有两种术式,一是交锁髓内钉,二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很多发达国家,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最为常用[3]。该院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为进一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2月该院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7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9.7±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四肢骨折相关诊断和治疗标准[1],且均为闭合性骨折。发生骨折原因:车祸41例,高空坠落10例,摔伤8例,其他1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7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将患者双下肢放置在牵引床上。位置调整正确后,在C形臂透视下进行复位。充分消毒后,以大转子作为原点,向股骨干近端纵向切开1条长约8 cm 的切口。并将深筋膜切开,将直径3 mm的导针插入到患者骨髓腔中,并使其穿过肌肉组织。扩髓后,将股骨近端髓内钉主钉沿着导针向下逐渐置入。在X 线引导下,将主钉深度、位置调整至最佳位置。再次透视,若内固定位置、骨折复位良好,则冲洗切口后逐层进行缝合,并留置负压引流;对照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取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监视下观察患肢长度,并以健肢作为参考进行矫正,保证患肢长度以及旋转角度与健肢相同。确定复位正确后,根据实际情况在骨折远端(或近端)做切口,充分分离软组织,注意尽量不要切开患肢骨膜。在骨表面安装锁定加压钢板,并应用X射线对钢板位置进行调整。在骨折近端和远端分别放置1枚加压螺钉,保证骨折处复位维持在完整状态下,并在钢板远近两端各放置2~4枚单皮质锁定螺钉。术后缝合切口,并留置引流管。

1.3 骨折愈合标准

优:大腿无疼痛感,患者行走能力正常,骨折端未出现畸形;良:患者偶感疼痛,其行走能力正常,成角、旋转畸形<10°,下肢缩短<1.0 cm;可:大腿存在明显疼痛感,成角、旋转畸形为10~20°,下肢缩短1~3 cm;差:疼痛感加强,需借助拐杖行走。成角、旋转畸形>20°,下肢缩短>3 cm。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为标准[4]:其中疼痛30分,行走能力22分,功能18分,屈曲畸形10分,肌力10分,稳定性10分(差≤59分;一般60~69分;良好70~84分;优秀≥85分)。

1.4 指标观察

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值、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5 统计方法

将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 17.0统计软件中,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优良率及48 h血红蛋白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2。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32.5%),χ2=6.268,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交锁髓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由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较多,加之患者耐受力差等不良因素,手术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钢板加压内固定术后,患者可在早期活动患肢。但由于该术式容易发生针道感染、固定针脱落等并发症,患者不能过分负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能够迅速稳定患处,患者可以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性恢复和锻炼,有效避免形成畸形,减少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同时,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骨膜不构成破坏性影响,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优良率及48 h血红蛋白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野等[5]学者报道结果相符。观察组术后48 h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术中出血量: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方法在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过程中,只需较少剥离骨折周围软组织或骨膜。因此,术中出血量较少;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需要对骨膜及软组织进行充分剥离,且手术过程中易对小动脉构成损伤,因此出血量较多。(2)术后引流量:该研究所选案例均在术后48 h后将引流管拔除,并对引流量进行详细记录。结果表明,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引流量大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分析原因可能为,钢板内固定切口较长,缝合时可起到止血效果,故术后引流量比较少;而实施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扩髓置钉,可引发髓腔内出血。虽然髓腔内出血血流速度缓慢,但却表现为持续性出血。因此,术后48 h平均引流量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切口较短,对骨膜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较轻,因此,该术式不易破坏和影响骨折位置血气运行,故可促进骨折良好愈合。权威文献[6-7]表明,交锁髓内钉可在股骨干骨折位置形成轴向中间固定,其产生的遮挡作用较小,可有效刺激骨折位置应力传导,进而促进骨痂生长,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另外,该研究结果显示,随访6~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P<0.05)。进一步说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若从整体治疗效果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少、预后快,其临床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因此,推荐首选术式为交所髓内钉内固定方法。但由于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接近,在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时,要根据患者制定手术方案。并密切关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围术期阴性失血,为保障临床手术安全性奠定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智春升,李忠强,刘灿祥,等.四肢骨折治疗方法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16):21-22.

[2] 王黎明,邱冠军,张伟东,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5(10):100-101.

[3] 高清远,谢兵.老年四肢骨折手术治疗方案[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10(13):163-164.

[4] 智春升,李忠强,刘灿祥.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1,30(5):21.

[5] 胡野,周业金,张逸飞,等.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安徽医药,2014,18(8):1491-1492.

[6] 欧阳建江,庞向华,欧兆强.股骨干骨折两种内固定方式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27(2):85-86.

[7] 刘小淳.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5(33):104.

(收稿日期: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