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1例多次取皮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346次
  • 评分4
  • 41
  • 0

尤芸芸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84

作者单位:363000漳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尤芸芸:女,大专,护师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骨科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常见,如各种车祸、工伤意外伤害等。突如其来的伤害改变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影响术后康复。实践证明患者是躯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整体,针对患者不同类型的心理应给予不同的处理重点。帮助患者恢复信心,调动患者在各项治疗和护理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坚强的毅力来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我科于2013年9月收治1例多次取皮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已婚,因外伤致左下肢出血、疼痛、骨质外露3 h于2013年9月5日急诊入院。入院诊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左下肢开放性骨缺损、左下肢皮肤撕脱伤。遵医嘱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及术前常规准备,急诊行“左下肢清创+外固定架固定术+左下肢反取皮植皮术”,大部分皮片存活后于次月在持硬麻醉下行“右大腿取皮,左大腿植皮术”。经积极抗感染,无菌换药等治疗后左下肢反取皮植皮区局部皮肤坏死,于半个月后在持硬麻醉下行“左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右大腿取皮左膝部植皮术”,术后予抗感染、活血等对症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所植皮片大部分均存活,左膝部外侧仍有1 cm×1 cm左右皮肤缺损,伤口干燥,无异常分泌物渗出,取皮处伤口干燥。2个月后给予办理出院。

2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

2.1恐惧车祸的发生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糖皮质激素瞬间迅速大量释放,表现为惊恐、瞳孔扩大、脉搏增快、血压在伴有大量失血的情况下下降不明显或增高,脉压减小,有时伴有大喊大叫,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

2.2抑郁存在于整个围术期。手术后效果不理想使患者产生抑郁,轻时安静抑制不愉快,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较严重时持久闷闷不乐、忧愁、沮丧、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偶尔还自卑、自责,带有自杀念头,对治疗不配合等[1]。

2.3愤怒攻击患者在否认创伤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同时,对生存仍有一些希望,但当通过治疗或询问而无法逃避时,即由否认期转入愤怒期。此阶段患者采用攻击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有可能会将怨气发泄到护士、医师及家属的身上,大吵大闹、摔打物品、撞击他人或无顾忌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忿。

2.4依赖患者自以为自己是个废人,完全依赖别人生活,不去做任何训练,或因训练时发生挫折而放弃锻炼,如吃饭、梳头、洗脸、刷牙等全由家人完善,无自我动手的意识。

2.5磋商期这一时期为患者的内心活动期,需要护理人员有洞察心理的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耐心宣教,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以接受治疗和护理[2]。

2.7其他患者除具有以上的心理变化特征外,还具有自卑、情感脆弱、易激惹、依赖性强以及孤独感等特点。

3心理干预

针对多次围手术期患者表现出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3]。

3.1恐惧干预此阶段患者心理主要策略是尽早地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使其尽可能平静地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主要有以下措施:(1)言语安抚。此时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有时会不配合医护人员,因此通过积极劝说、安慰、鼓励、暗示等进行安抚患者,或者询问其相关问题以分散患者注意力。(2)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水平,讲解患者病情后手术的有关知识,同时介绍已经手术成功的患者,让其看到希望[3]。(3)如果以上措施效果不明显,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4]。

3.2忧郁干预此阶段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倍关怀,内容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诉说。(2)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心理疏导,如教会患者应对、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3)取得病友、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例如,与患者家人有效沟通,让家属对患者的疾病和痛苦有所了解,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建立积极、关心、帮助的家庭氛围。(4)在保证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每天60~120 min。(5)根据患者个人爱好、生活习惯、文化素养,鼓励参与易完成、有趣的活动,如书法、下棋、读书看报等。(6)根据患者病情、年龄选取合适的运动项目和强度[5]。

3.3愤怒攻击干预此阶段患者多无法接受现实,护理人员需耐心细致观察患者的言、情、动并做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细心呵护患者,努力培养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认识到采用合理的医疗技术和措施,病情能够改善。应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

3.4依赖干预此期患者缺乏改善病情、认识现实、重新生活的愿望,即使再完备的康复治疗计划也要落空,医护人员要以满腔热情进行心理支持疗法,诚恳、耐心、同情、鼓励患者改善各种情绪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我锻炼的决心,使患者在参与康复训练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护理人员还要关心患者的生活,随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创造和谐友好的环境气氛,并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将患者经康复训练所能达到的水平告诉家属及患者本人。

3.5磋商期干预此阶段患者的内心活动期,需要护理人员有洞察心理的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宣教,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以接受治疗和护理。

4小结

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心身健康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在创伤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紧张和恐惧,无安全感;而病情稳定后中期,主要表现为焦虑急躁;创伤康复后期,主要表现为孤独、缺乏自信和参与性。以心理应激模式和情绪调整过程模式为理论依据,心理干预方案个体化,并注意分期进行,心理干预模式能够满足患者的内心需求、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干预形式较易被患者接受。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史爱萍.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7-38.

[2]骆映峰,梁飞燕,揭榕榕,等.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睡眠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1):121-123.

[3]赵延慧,王翠雪,周艳.肠造口术后病人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3):907-908.

[4]贾晋莉.术前心理干预改善病人焦虑情绪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4C):1472-1474.

[5]马晓静.心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225-226.

(收稿日期:2014-02-04)

(本文编辑 冯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