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生儿室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投稿框架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754次
  • 评分4
  • 72
  • 0

马喜华

摘要新生儿室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护理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护理水平。因此,护士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掌握一定的管理艺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加强培训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强化新生儿室环节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升护理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生儿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4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护士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护士长的工作内涵也越趋深刻,其覆盖面也越趋广泛,新生儿室护士长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从工作人员、新生儿室、新生儿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工作人员管理

1.1护士长加强自身修养,掌握管理艺术新生儿护理单元的管理者既是医院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又是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1]。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管理手段、严谨的工作作风,更要具备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公关意识、集体意识等多元化意识。在管理理念上,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重视对新生儿室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在管理模式上,要形成综合性管理的格局,实践中做到情、理、法相融合,治身与治心相统一;在管理方法上,要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结合实践适时融入新生儿室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护士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要不断钻研业务技术,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注意了解新生儿护理的新动向、新进展,丰富医学科学知识,护理理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多元化意识,自己带头和督促护理人员学习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自然学、伦理学、行为学、美学、法律法规学等知识。同时,护士长要善于运用“人本”原理,充分体现管理人性化,做到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团结护士,使每一位新生儿科护士在团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从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1.2实行弹性派班,人性化管理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操作难度大、精确度高、患儿生活护理多、病情变化快、抢救任务重,并且经常有多胞胎早产儿同时入院,护理工作频繁且忙碌。而新生儿室护理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有人员数量不足和年轻的护理人员占多数,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医院和科室加大护理人员的引进力度,建立层级管理体制,明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待遇,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儿、不同疾病及病情需要,确保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采用合理的派班方法。我院采用APN连续性弹性派班,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由护理组长或代理组长带领本组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本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护理。A班:8∶00~16∶00,高危组和低危组各1名护士上班,高危组为二级或三级责任护士,低危组为一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消毒班、电脑班、护士长班:8∶00~12∶00,14∶30~17∶30;P班:16∶00~24∶00,2名护士上班;N班24∶00~8∶00,2名护士上班。当患儿总数在18例以上时,消毒班上班时间改为8∶00~16∶00,此外,每天设付班,在多胞胎同时入院或危重症患儿多的情况下,可电话通知副班15 min内赶到完成本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明确分工,按劳取酬,充分体现患儿需求原则、工作量均衡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时建立护士留言本,如新生儿室护士计划某天有特殊活动时,就在留言本上写上自己的要求并注明理由,护士长在提前1周派班之前看完护士们各自的要求,然后根据科室护士的在岗及人员搭配情况,尽量满足护士们的合理要求,顾全对方的处境,体谅他人的心情,严于律己、坦诚待人,形成“敬人之、人恒敬”的局面,以得到理解、认可、尊重和支持。

1.3新护士带教中PDCA系统的应用,保证培训的连续性和全面性新生儿室年轻护士多,新护士的规范培训是培养高水平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使新护士全面熟悉新生儿室的护理特点,独自胜任岗位职责,带教中采用PDCA系统。计划阶段(P):要制定不同带教计划,护士长对每个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实习经验和接受能力有一个详细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新护士带教计划,包括带教时间、目标、重点和安排合适的一对一带教老师,建立带教管理小组,形成护士长-责任组长-带教老师的三级带教管理体系,互相协同、配合,确保带教计划的顺利实施,如期完成带教目标。执行阶段(D):护士长在新护士入科的第1天,举行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进行相互介绍和交谈,减少陌生感,护士长进一步具体介绍新生儿室特点、制度、工作程序等。新生儿室收治的对象是处于襁褓中不会表达但会哭闹的患儿,护士长要采用激励机制加强对新护士进行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只有新护士真正喜欢这一职业,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尽心尽力做好。培养新护士爱专业、亲患儿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及稳定的心理素质。带教老师采取示范、练习、点评、再试范的循环方式,逐步提高新护士的专项技能、应急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特别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检查阶段(C):护士长采取提问、测试、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新护士的理论掌握情况、操作能力、病历书写、职业素质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只有顺利通过考试、测评的新护士才能独立当班,不合格者将继续跟带教老师上班。处理阶段(A):根据综合测评、考试结果反馈给新护士,护士长要注意与护士不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倾听她们的问题,对其进行适时正确的疏导,同时为新护士创造学习条件,对高难度的技术操作,手把手给予支持、帮助与指导,以便新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等操作作为新护士培训的重点内容,从而强化应急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并引导和提高她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培训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2新生儿室管理

2.1加强新生儿室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新生儿室的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内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护理目标及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做到综合、安全、有效完善落实。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核心制度都是保证患儿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2]。具体做法:(1)新生儿探视制度。严格执行探视标准。(2)查对制度。治疗护理时应该核对床头卡、标志牌及脚圈上的姓名、性别。(3)交接班制度。(4)交接班写清、口头交班讲清、床头交班看清。(5)抢救工作制度。建立抢救记录本,抢救时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抢救器械、药品定量固定放置,用后及时补充,损坏及时维护,并于接班时清点检查备用。(6)差错事故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做好查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7)物品器材管理制度。建立账目专人分类保管,定期检查清点,每天各班次做好物品器材的交接班并有登记。(8)护理文件管理制度。护理单录入、打印、签字正确、清楚。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常规办事,使新生儿室的工作有条不紊,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3]。

2.2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针对新生儿室护理工作技术多、起病急、无家长陪护、病情变化快、新生儿不能表达,治疗用药剂量小等特点,分析新生儿病区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留置针脱出、液体外渗。(2)臀红、巡视不及时。(3)护理记录重点不突出。(4)脚圈太紧或脱落。(5)查对制度不落实。(6)新生儿用药剂量错误。(7)未及时调节沐浴水温,导致新生儿烫伤。(8)手消毒不落实,引起交叉感染。(9)急救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性能不良。经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护士长在科内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通过伦理学习和护理道德教育,使新生儿室护士树立对道德义务的真诚信念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在有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按医德原则行事,积极参与护理风险管理,主动规避各种护理风险,将日常发现的护理问题及时向组长及护士长反馈,并详细记录在质控本上,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全体护士会议,分析护理过程中人员、物品、环境等安全隐患,进行案例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新生儿实行精细化护理,制作各种温馨提示牌,如“我很娇嫩,请不要让我坠床”“叔叔阿姨,爱我请先洗手”等。排除环境不安全因素,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检查婴儿床、暖箱、蓝光箱、辐射台。经过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达到持续质量改进,及时更新制度,使质量标准不断得到完善,管理手段得到更新,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实证分析,识别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4]。只有护理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专科知识水平,以安心、慎独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把新生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新生儿管理

3.1给新生儿营造舒适环境新生儿出生时,从一个温暖的相对稳定的环境进入一个温度相对波动的环境,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当医疗护理操作接触患儿时要亲切、爱抚、耐心细致,对暖箱的患儿,制作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鸟巢”,使患儿能够感觉与子宫相似的环境,以免因患儿对环境不适而造成病情加重。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5]。患儿的四肢与躯干都不能暴露在外,这会导致患儿缺乏安全感、烦躁和哭闹不停。患儿的手足都戴上柔软舒适的棉布套,以避免患儿抓伤自己的皮肤。

3.2强化新生儿室环节管理,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不能阻止病原体在黏膜上黏附、聚集,故易发生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加强新生儿室环节的感染控制措施刻不容缓,要从各方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首先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是前提。我院健全了《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室探视制度》《新生儿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等,其次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点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新生儿病房的探视制度及外来人员入室,避免病区内人员过多,增加感染机会。重视医护人员手消毒[6],病室院感监控员定期对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定期组织全院的消毒隔离检查,确保终末消毒的质量。对新生儿接触的医疗器械如插管、雾化器、暖箱等的消毒必须规范;保持地面清洁,拖布专用,如有污染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擦,定时对空气进行净化,保持新生儿室空气清新。无论医师、护士、卫生员等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无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教育护士无论检查、操作均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任何人进入新生儿室均应戴口罩、帽子,洗手,有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不能接触患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做好患儿基础护理,增强抗病毒能力,做好口腔、脐部、皮肤及眼部护理,每天评估观察皮肤情况、皱褶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每次排便后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过久,新生儿用眼药水、粉扑、浴巾、治疗用品一人一用,加强低出生体重儿的医院感染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护士长应针对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的放矢,采取全面正确的医疗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总之,作为新生儿的护理管理者,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当

不断适应时代进步,在自我提高的同时,应用有关管理理论和领导技术,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在新生儿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新生儿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很好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玉萍.病区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J].现代护理,2008,5(2):134-135.

[2]孟平,张瑞红.护士长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管理[J]. 全科护理,2008,6(12上):3185.

[3]王丽君.加强新生儿特护室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38-239.

[4]杨正丽.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新认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77-78.

[5]林妙丽.早产儿的环境护理支持[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615-617.

[6]马现平,李殊娜.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693-695.

(收稿日期:2014-02-21)

(本文编辑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