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剖宫产产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2-22
  • 阅读量45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20年9月收治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机体疼痛程度、焦虑与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精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与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具有全面、高效的护理优势性,针对剖宫产产妇开展,可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符合临床护理需求。
关键词:产妇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疼痛程度 剖宫产 术后在院时间 心理状态

剖宫产是产科诊室中应用率较高的分娩术式,适于骨产道或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以及有妊娠并发症者,可确保分娩成功率,保证胎儿与产妇的生命安全[1]。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可知,产科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状态[2]。近年来,加强对护理服务的完善,持续性丰富护理内容,针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其生理与心理舒适性,有效规避相关风险因素,还可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在产科有着较高的应用率[3]。为进一步验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针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不同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9月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27.71±1.59)岁;最短孕周36周,最长孕周42周,平均(39.02±0.78)周;最少孕次1次,最多孕次5次,平均(2.31±0.24)次;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试验组产妇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27.89±1.61)岁;最短孕周37周,最长孕周42周,平均(39.08±0.79)周;最少孕次1次,最多孕次6次,平均孕次(2.38±0.26)次;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听从医生安排,辅助产妇开展相关检查,并告知产妇与家属剖宫产流程与所需注意事项等内容。⑵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1)术前护理:a.宣教指导: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向产妇与家属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细化讲解剖宫产手术流程、所需注意事项以及护理价值等相关内容。b.心理调节:在沟通期间,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与评估,针对轻中度负性情绪者发放健康手册,通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消除其心中疑虑,有效释放内心不良情绪,针对重度负性情绪产妇,护理人员可安排心理咨询师或剖宫产分娩成功的产妇进行现身说教,让产妇与产妇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引导其将内心情绪进行释放。(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陪同产妇进入手术室,并对其情绪进行安抚与鼓励,辅助产妇调整体位。手术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对产妇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血压等指标进行监测,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同时,配合医师进行相关操作,对产妇私密部位进行遮盖,并对其做好保暖工作,可通过肢体、语言对产妇进行支持、鼓励,进而消除其恐惧、紧张等情绪。(3)术后护理:a.体位调整:手术结束后,对产妇机体状况进行观察,无任何异常后,护送产妇返回病房,并告知产妇保持去枕平卧位6 h,6 h后改自由体位或半卧位,进而缓解伤口疼痛。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监测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子宫高度,及早发现出血和休克征象。b.疼痛干预:护理人员对产妇机体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轻中度疼痛可通过家属陪同、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得到缓解,若为重度疼痛,无法忍受者可合理应用相关镇痛药物。一旦用药,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c.饮食护理:术后6 h内不可进食,以免诱发呕吐、呛咳等症状,6 h后在未排气前,建议少量食用米汤等流食,不可摄入牛奶、甜食等易胀气食物。当产妇排气后,可逐步转为正常饮食,并根据自身状况,适当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运动锻炼:产妇麻醉完全苏醒,导尿管拔出后,护理人员根据其状况而定,若情况允许,可尽早下床活动。e.母乳喂养指导:协助产妇早接触、早吸吮,传授母乳喂养技巧。f.人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对产妇与家属的合理需求要尽可能满足,优化护理细节,给予高质量护理服务,对高危产妇加强巡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机体疼痛程度、焦虑与抑郁评分与日常生活质量。应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对产妇分娩后机体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10分,分值越低,代表产妇机体疼痛程度越轻,并记录产妇术后在院时间。应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实施综合性观察与评价,总分100分,分值越低,说明产妇心理状态越佳。同时,应用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产妇的精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与精神健康方面实施评价,每一项均为100分,分值高,代表产妇日常生活水平越高。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产妇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精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与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讨论

剖宫产是妇产科诊室应用率较高的手术方案之一,可有效解决产科合并症、难产等情况,可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对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有一定保障,可行性高[4]。但剖宫产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机体易产生创伤,增加应激反应发生[5-6]。此外,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可发现,剖宫产率呈逐年增长模式,在围手术期予以产妇护理措施非常重要[7]。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有高效、全面、科学以及系统等护理优势性,可确保产妇生理与心理舒适性,增强产妇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还可缓解机体疼痛程度,提高分娩配合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相关手术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8]。本次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术前、术中与术后三方面开展的,多方面予以产妇护理措施,可进一步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确保产妇与胎儿生命安全。在剖宫产手术期间,予以产妇优质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操作顺利性与安全性,而且产妇配合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产妇开展优质护理可降低其机体疼痛程度,缓解心理情绪,还可缩短术后在院时间,确保手术安全性,护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唐红梅.优质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9,9(11):39-41.
[2]吉俊霞.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9):123-125.
[3]毛新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336-337.
[4] Dudeja S,Sikka P,Jain K,et al.Improving First-hour Breastfeeding Initiation Rate After Cesarean Deliveries:A Quality Improvement Study[J].Indian Pediatrics, 2018,55(9):761-764.
[5]刘雅楠,井宏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69-270.
[6]张育斌,柳洲.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68.
[7]吴小玲.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50.
[8]宋素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8):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