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观察

  • 投稿凭江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22次
  • 评分4
  • 36
  • 0

邹小量 杨枝芳 朱胜华 杨杰

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对位置性眩晕(良性)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64例位置性眩晕(良性)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止晕,镇静及改善脑循环等对症疗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愈68例(82.93%),好转9例(10.98%),无效5例(6.10%),总有效77例(93.90%);对照组,治愈53例(64.63%),好转12例(14.63%),无效17例(20.73%),总有效65例(79.2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位置性眩晕(良性)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佳等优点。应推广于临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手法复位;眩晕;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078-02

[作者简介] 邹小量(1972.11-),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1]。BPPV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头位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仅持续数秒钟至一分钟)。多数患者在躺下,坐起,后仰,前倾时出现眩晕。可通过体位试验诱发眼震及眩晕。临床上,BPPV常被误诊。且药物治疗BPPV的疗效往往不佳。及时诊断,并采用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2]。临床上有3种较为常见的复位手法,即Semont复位法,Harvey复位法,Epley复位法[3]。为分析手法复位对位置性眩晕(良性)的临床疗效情况。现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4例BPPV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64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2例。164例患者均符合相关纳入标准。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48例。年龄17~78岁,平均(55.9±8.2)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0.9)个月。病史:高血压(原发性)29例,高血脂16例,颈椎病24例,冠心病8例,头部外伤史5例。水平半规管位置性眩晕(HC-BPPV)9例;中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PC-BPPV)73例。试验组中,男性33例,女性49例。年龄18~78岁,平均(56.1±8.1)岁。病程1 d~7个月,平均(2.9±0.9)个月。病史:高血压(原发性)28例,高血脂17例,颈椎病25例,冠心病7例,头部外伤史5例。HC-BPPV 9例; PC-BPPV 73例。

1.2纳入标准

根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4]的相关标准制定相关纳入标准。①头部处在某一特定体位所诱发的眩晕(短暂性,仅持续数秒钟至一分钟)。②诱发试验,可诱发出眩晕及眼震。患者上半规管或者后半规管病变时。Dix-Hallpike 的试验结果呈阳性。患者水平半规管出现病变时,滚转试验结果呈阳性;且潜伏期较短(<0.5 min),眩晕具有疲劳性。

1.3排除标准

根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5]制定相关排除标准。①164例患者经颅脑影像学检测,均未见显著异常;②无慢性中耳炎;③无严重心脏病;④无梅尼埃病;⑤无严重颈椎病变。

1.4检查方法

①Dix-Hallpike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坐在床上,头偏向一侧(45°),然后,快速的将其放倒,使患者头部超过床缘并下垂(30°),若患者出现眼震(快相旋转性)及视物旋转症状,即为阳性。②仰卧侧头试验。检查时,嘱患者坐在床上,然后,快速的将其放倒(仰卧位),随后将患者头向一侧旋转(90°),若患者出现眼震(水平性)及眩晕,即为阳性。在上述两种检测中,头转向哪测患者出现眼震,则代表哪测存在病变。该研究中,164例BPPV患者中, HC-BPPV 18例; PC-BPPV 146例。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82例患者采用止晕,镇静及改善脑循环等对症疗法。试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手法复位治疗,即73例PC-BPPV 病人采用Epley 复位;9例HC-BPPV病人采用Lempert复位。

试验组73例PC-BPPV 病人采用Epley 复位(改良)。①将患者头部转向病灶侧,倾斜45°;然后,快速将患者放倒(使之处于仰卧位),使患者头部超过床缘并下垂(30°),停留30 s。②将患者头部转向健侧(90°),使病变耳朝上,然后,停留30 s。③嘱患者将身体转向健侧,头部随之转动,面向地面,停留30 s。④嘱患者坐起,低头(30°)。试验组9例HC-BPPV病人采用Lempert复位。①患者在治疗床上平躺;②将患者头部转向健侧(90°);③嘱患者随之转动身体,即有仰卧位变成俯卧位;患者头部保持不动;④转动头部,使患者面朝下;⑤继续转动头部,使病耳朝下;⑥嘱患者直立。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转头动作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若患者处于某一头位时感觉不适、头晕,则应停止转动,密切观察患者眼震情况,待到眼震消失30 s,重复刚才转动动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进行手法复位1次/d,每隔3 d进行1次随访。若患者再次发病,可继续接受治疗,直至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

1.6疗效评定

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痊愈:眩晕和处在某一位置触发的眼震,完全消失;好转:与治疗前相比,眩晕和处在某一位置触发的眼震明显改善,但是尚未完全消失;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眩晕和处在某一位置触发的眼震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6]。

1.7统计

应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愈率82.93%,好转率10.98%,无效率6.10%,总有效率93.90%;对照组,治愈率64.63%,好转率14.63%,无效率20.73%,总有效率79.2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试验组不同复位手法的疗效情况分析

试验组9例HC-BPPV患者手法复位总有效率为88.89%;73例PC-BPPV 患者手法复位总有效率为94.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BPPV,它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耳科疾病,它属于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BPP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除,临床上存在以下两组假说。①壶腹嵴顶耳石症[7]学说。该学说认为,患者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粘附于患者PS壶腹嵴,继而引起壶腹嵴比重变化,致使患者重力变化敏感性增强。患者头位改变,壶腹嵴内毛细血管发生异常偏斜,致使患者出现眼震及眩晕。该学说于1960年,由Schuknecht提出。②半规管结石。该学说认为,变性的耳石颗粒,并不是附着于壶腹嵴,而是游离在患者半规管内淋巴中。当患者头位改变(即处于诱发体位),耳石沿重力方向产生位移,继而引发患者内淋巴流动,牵引壶腹嵴,致使患者出现眼震及眩晕。该学说于1979年,由Hall提出。半规管结石假说受到多数专家及学者的认可。半规管结石可很好的解释位置性眩晕的五大症状,即眩晕发作,眩晕具有疲劳性,互换性,短暂性及潜伏期。临床上,药物治疗BPPV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及时诊断,并采用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手法复位疗法就是根据“半规管结石假说”创立的。设想按一定顺序改变患者头位,使患者耳石沿重力方向产生位移,最后回到椭圆囊内,从而达到减轻或者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BPPV多累及患者后半规管,极少数累及患者外半规管及前半规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为:患者处于悬头位或者直立位时,后半规管处于较低位置,结石容易进入。本研究中, HC-BPPV 18例(10.98%); PC-BPPV 146例(89.02%)。因半规管位置不同,所以应采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即PC-BPPV 病人采用Epley 复位; HC-BPPV病人采用Lempert复位。在进行手法复位的过程中,每个步骤均应重复多次,并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耳石顺利回到椭圆囊。复位后,患者应保持头部直立;尽量避免弯腰,低头,抬头等动作;休息时,取健侧半卧位;以防耳石再次回到半规管。在采用Lempert复位时,一定要确保翻滚次数足够(应达到270 b)。复位后,嘱患者一段时间内保持健侧卧位(患耳在上),以防止疾病复发。Epley认为,治疗应重复进行,直至患者眼震消失或者眼震明显改善不伴其他症状为止。Smouha则认为,反复治疗十分必要,但一部分患者的疗效是因为适应,并不是颗粒回到了椭圆囊。

该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止晕,镇静及改善脑循环等对症疗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试验组,治愈68例(82.93%),好转9例(10.98%),无效5例(6.10%),总有效77例(93.90%);对照组,治愈53例(64.63%),好转12例(14.63%),无效17例(20.73%),总有效65例(79.2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1)。由此可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治疗BPPV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佳等优点。应推广于临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曾晓利.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120 例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2,10(10):243.

[2]刘秋玲,王跃建,周晓娓.1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4):427-430.

[3]肖建萍,黄顺贵,钟晓闵.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09,4(4):84.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71.

[5]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2):163-164.

[6]刘玉芝,邱新文,谭跃文.手法复位中的体位限制对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0(9):2370-2371.

[7]温书景. 管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3):141-142.

(收稿日期: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