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伊通满族自治县12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 投稿抓老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691次
  • 评分4
  • 53
  • 0

田艳辉 田大勇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吉林四平 130700

[摘要] 为了摸清梅毒的流行规律,便于制定更好的防控措施,控制其发生和流行,特对伊通满族自治县近12年的梅毒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2002年开始有病例报告,12年间发病数已发展为3位数,占全年乙类传染病的前三位。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没有明显的集中多发现象;疫区波及全县15个镇(乡),伊通镇年平均发病率最高;除1~14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病例以农民为主,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和其它职业。疫情迅速扩大蔓延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病人未能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和卖淫、嫖娼黑窝点的长期存在。要控制梅毒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加强以扫黄打黑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梅毒;疫情分析;发病率;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36-02

梅毒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由于近年来我县梅毒疫情发展较快,为了摸清其流行规律,便于制定更好的防治措施,控制其发生和流行。特对我县梅毒疫情分析如下。

1 统计方法

根据历年法定传染病统计报表和县统计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利用Excel软件建立200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梅毒疫情数据库。以十万分率和百分比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构成比,以u值计算可信度区间,P<0.05为差异显著。

2统计结果

2.1流行情况及时间分布

我县2002年开始有梅毒病例报告,是出生一个月婴儿,胎传梅毒;当年发病率为0.22/10万。至2013年末共发病8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9/10万。其中Ⅰ期528例、Ⅱ期286例、隐形37例、胎传9例、Ⅲ期2例,各自占总发病数百分比(%)依次为61.25,33.18,4.29,1.05,0.23;2002—2007年每年病例均未超1位数,最少1例,最多5例,6年间共发病20例,占病例总数的2.32%,6年平均发病率为0.71/10万;2008—2010年每年病例数上升至2位数,并逐年增高。3年间共发病110例,占总发病例数的12.76%,3年平均发病率为7.63/10万;2011—2013年每年病例数在3位数间波动,3年间共发病732例,占总病例数的84.92%,3年平均发病率为51.47/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为52.16/10万。

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各月份发病数及百分比(%)分别为1月67例(7.77);2月54例(6.27);3月59例(6.85);4月75例(8.70);5月62例(7.19);6月82例(9.51);7月91例(10.56);8月77例(8.93);9月77例(8.93);10月67例(7.77);11月96例(11.14);12月55例(6.38)。

2.2 发病的地区分布

疫情波及全县15个镇(乡)。各镇(乡)年平均发病率依次是伊通镇25.96/10万,伊丹16.91/10万,西苇15.08/10万,二道14.36/10万,三道13.75/10万,马鞍13.22 /10万,小孤山12.81 /10万,营城子12.68 /10万,新兴12.51 /10万,大孤山11.33 /10万,莫里10.76 /10万,河源9.37 /10万,靠山9.37 /10万,黄岭子5.10 /10万,景台5.08 /10万。只有伊通镇和伊丹镇超过全县年平均发病率水平。

2.3 发病的人群分布

2.3.1 年龄及性别分布 就诊病例最小年龄为出生2 d(男、女相同),最大年龄男87岁,女81岁,小年龄组中0岁组发病10例,1~14岁组无发病,男性16~87岁,女性15~81岁均有发病。

男性病例449例,发病率为15.45/10万,女性病例413例,发病率为14.93/10万,男、女标化率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其中男性30~54岁年龄组发病244例,占男性病例的54.34%;女性20~44岁年龄组发病235例,占女性病例的56.90%。

2.3.2 职业分布 各职业病例数及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农民563例(65.31);家务及待业147例(17.05);其它98例(11.37);商业服务12例(1.39);工人11例(1.27);散居儿童10例(1.16);离退人员7例(0.81);餐饮业6例(0.70);民工5例(0.58);牧民、教师、学生各1例(各占0.12)。

3分析

①我县梅毒疫情发展的特点是年病例从0→1位数→2位数→3位数,12年上了三个台阶。2002—2007年所有梅毒病例皆是省、市级医院和外地区的防治单位报告。本县的县级医疗单位从2008年开始有梅毒病例报告,同时疫情发展迅速。2011—2013年已连续3年排名我县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三位。

②全年各月份没有明显的病例集中多发和流行高峰。说明梅毒的传播与自然因素无关,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

③我县梅毒发病年龄除1~14岁年龄组没有病例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5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和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总体上无大差异。说明任何年龄、不分性别只要与梅毒病人有性接触的人都可能发病,只是集中发病年龄女性比男性年轻10岁。值得关注的是0岁年龄组的婴儿病例,他们是无辜的,由于成人的过失把梅毒传染给了下一代,为人父母应当感到愧疚。

④我县梅毒发病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再次是其它职业。三者病例数之和占病例总数的93.73%。我县是农业县,农民人口基数大,农民患病多也属正常;家务及待业中一部分是女性青年待业者;其它职业则包罗万象,既包括卫生统计报表中没有明确注明的职业,同时也包括了一些病人不愿公开的职业。

⑤我县梅毒高发区首推伊通镇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病例数占全县病例总数的42.69%。伊通镇是县城所在地,是我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人民富裕、经济繁荣、文化娱乐场所集中,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

4 讨论

4.1梅毒发病率迅速上升原因的探讨

①传染源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一部分病人对梅毒的危害认识不足,患病后未能及时到正规医疗单位就诊和接受规范化治疗。还有些梅毒病人未经治疗,过一段时间症状自然消失了。而且2002年接到外地首例报告的病例竟是1个月龄的婴儿胎传梅毒,说明2002年以前就有梅毒在我县人群中传播,而且病例全部漏诊漏报。他们继续进行着相互传染的活动,致使梅毒疫情不断扩大蔓延。

②由于生活逐渐富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寻求刺激的欲望不断提高,而且如今性服务场所和性服务人员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场所和性服务人员是性病传播的主流和集散中心。如今还没有哪个部门对这些非法的行业进行过有效的监管。

③执业医师法颁布施行以后卫生主管部门整顿了医疗秩序,取缔了治疗性病的黑承包、黑诊所,另外经过多年来防治性病知识的宣传,人们提高了对性病的认识,患病后能主动到正规医院就诊。尤其是疫情网络直报以后,减少了很多干扰因素,使疫情能及时准确上报,减少了漏报率,也是梅毒发病上升的一个因素。

4.2性病防治的特殊性

①由于梅毒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就诊时免不了会遮遮掩掩,有的男的报女的名,女的报男的名,还有的直接报个无名氏。因此他们提供的姓名、住址、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只供部分参考。同时,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不能按其它传染病那样进行详细个案调查和传染源追踪。

②由于性病传播场所处于地下状态,所以防疫人员无法按操作规程对性病疫区、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③我们也曾在打黑扫黄集中行动中配合公安部门,对拘留的卖淫、嫖娼者进行性病调查和监督治疗。但由于涉及问题较多,所以收效甚微。

4.3加强综合性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①性病问题不单纯是卫生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与社会上的黄、赌、毒、黑等丑恶现象紧密相连的,因此必须依法严管。取缔卖淫、嫖娼黑窝点,对涉案违法人员予以严办。打断性病相互传播的链条。同时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社会公德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教育,做到人人洁身自爱,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②积极治疗梅毒患者,医疗部门一经确诊,就要对病人予以规范治疗,彻底治愈,并嘱咐其定期复查。同时劝导病人性伴一同检查治疗,积极治疗妊娠期梅毒,防止传染给胎儿。

③大力开展防治性病知识的卫生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性病的危害,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在治愈前不要过性生活,防止传给性伴和家人。在发生不安全的性活动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5结语

①我县梅毒疫情流行特点是12年间上了三个台阶,占全县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前三位。各月份没有明显集中多发现象;除1~14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女性集中发病年龄比男性年轻10岁;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农民、家务及待业、其它职业三者病例合计占全部病例数的93.73%;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伊通镇。

②疫情不断扩大蔓延的原因是部分病人不能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彻底治疗,卖淫、嫖娼黑窝点长期存在,造成反复的相互传染。

③要想控制梅毒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加强以扫黄打黑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3-12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82-687.

[3] 詹思延.流行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44.

[4] 范明.实用传染病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268-275.

[5] 侯祥.常见及新发传染病防治[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7-174.

[6] 王千秋.诊断与治疗性病防治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30.

(收稿日期:201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