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

  • 投稿麦克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10次
  • 评分4
  • 72
  • 0

肖洪涛

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邵东 422807

[摘要] 目的 进一步研究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 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2例脑梗死灶MRI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梗死灶分部情况、各部位病灶梗死数、梗死体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部位主要为豆状核20例、尾状核8例以及内囊前肢8例,皮质下白质主要为额叶20例、颞叶13例,半卵圆中线心主要为丘脑9例、后部11例,侧脑室体旁白质主要为前部13例,与对照组豆状核10例、尾状核3例以及内囊前肢2例,额叶10例、颞叶5例,丘脑3例、后部2例,侧脑室体旁白质前部6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数目在内囊前肢(0.7±0.24)、尾状核(0.4±0.23)、豆状核区域(2.3±1.7),半卵中心的丘脑(1.5±1.15)以及后部地区(0.9±0.16),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1.4±1.07),与对照组内囊前肢(0.1±0.03)、尾状核(0.1±0.05)、豆状核区域(0.9±0.06),半卵中心的丘脑(0.5±0.05)以及后部地区(0.1±0.08),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0.4±0.34)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梗死体积(cm3)在皮质下白质的颞叶部位(298.6±94.5),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253.2±53.2)以及半卵圆中心的前部(251.3±13.5)、丘脑地区(323.2±45.3)与对照组颞叶部位(68.3±20.3),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105.2±23.5)、半卵圆中心的前部(88.2±25.4)、丘脑地区(181.3±52.3)相比,梗死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的MRI检测发现,患者梗死灶分部、各部位病灶梗死数及梗死体积均有一定的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性可以完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标准从而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脑梗死灶;MRI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137-03

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指的是由于脑部小血管发生病变所导致的,主要包括小血管闭塞引起的血管性狭窄、腔隙性硬死、灌注不足等等,进而导致脑白质的梗死现象。临床上痴呆的第二大常见疾病类型为血管性痴呆,而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最常见疾病类型,这也是导致中老年患者痴呆以及认知功能损害的最常见因素。相关研究资料报道[1],MRI检查在血管性认知损害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诊断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笔者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设置为研究组。其中,20例男,12例女,患者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3±8.2)岁。纳入标准分析:①上述患者均为首次MRI头颅检查。②由神经内科医生共同诊断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③对患者进行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脑梗死。与此同时,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32例脑梗死、无痴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设为对照组,其中,18例男,14例女,患者年龄在4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0±8.2)岁。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体格检查、心电图、肾功能等指标均正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64例患者均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5T用磁共振扫描仪。头部正交线圈,矢状位T1WI层厚6 mm,间隔1 mm。平行于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下缘的连线进行轴位定位,平行于大脑镰进行矢状位的定位。计算梗死灶:结合PULLICINO梗死体积公式进行(MRI阳性层数×长×宽×π/6)。如果梗死体积超过10cm3为大体积梗死;如果梗死体积在5~10cm3之间为中体积梗死;如果梗死体积小于5 cm3为小体积梗死。测定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收集患者详细病史,采用精神状态简易检测量表进行筛查。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与常规认知功能量表,有效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痴呆。

1.3 统计学标准

选择spss 13.0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梗死灶分部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部位主要为豆状核、尾状核以及内囊前肢,皮质下白质主要为额叶、颞叶,在半卵圆中线心主要为丘脑与后部,侧脑室体旁白质主要为前部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部位病灶梗死数

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数目在内囊前肢、尾状核、豆状核区域,在半卵中心的丘脑以及后部地区,在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2.3 两组患者梗死体积情况

研究组患者梗死体积在皮质下白质的颞叶部位,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以及半卵圆中心的前部以及丘脑地区梗死较大,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3。

3 讨论

传统研究资料证实[2-3],脑萎缩、脑梗死与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有重要关系。痴呆与病灶的位置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比如说,额叶损害、丘脑损害、左侧半球病变、两侧性病变都有痴呆关系密切。MRI检查定位的精确性,确定其在血管认知损害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郑健等[4]采用MRI技术对30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痴呆患者检查,进一步证实患者额叶有明显萎缩,颞叶也有萎缩,且萎缩的程度与痴呆量表评分的降低呈正相关。我国研究人员[5]通过对27例缺血性皮质下血管痴呆患者的MRI检测发现,患者额叶与颞叶皮质下、内囊膝部和丘脑的梗死数目分别为(3.78±2.7)、(0.95±1.2)、(0.26±0.3)、(2.25±2.1)明显高于无痴呆的对照组(1.36±2.3)、(0.28±1.26)、(0.04±0.2)、(0.33±0.6)。本文研究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但是,上述文献对于患者的病灶体积、大小等尚无深入分析。

本文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梗死体积在皮质下白质的颞叶部位,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以及半卵圆中心的前部以及丘脑地区梗死体积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数目在内囊前肢、尾状核、豆状核区域,在半卵中心的丘脑以及后部地区,在侧脑室体旁白质的前部地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也提示MRI检查在血管认知损害检查中的重要性。

有文献报道[6],老年人脑卒中后痴呆由多种因素决定,它与病灶部位、 数目、大小及发病次数有关,推其机制因多灶损害数目多,可造成皮质下白质多处传导纤维断裂,对中枢某些结构造成损害,以及对中枢之间联系造成了影响,故容易发生痴呆。大脑半球机能定位学说与左侧及双侧病灶造成卒中后痴呆的发生可能与之相一致。双侧半球发生卒中,使整个高级功能中枢丧失功能,最终导致左右两半球联系不能而致痴呆。脑萎缩、脑白质异常是典型痴呆的病理特征之一[7-8],脑萎缩是卒中后痴呆的重要原因,脑萎缩存在及其严重程度与卒中后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病灶大小与痴呆关系表明病灶损害组织越多,越易发生痴呆[9-10]。也有文献[1]报道,脑损害的体积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有关,当梗死>100cm3时,则多有痴呆表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MRI,研究认为皮质下血管性痴呆与皮质下梗死灶的体积、部位、数目有密切关系。但因本文病例数有限,没有进行病灶性质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定性分析,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案例调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朱向会,李玲,杨运旗,等.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脑梗死灶MRI的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6):588.

[2] 高富强,姜宗衡,张年察,等.老年人脑萎缩的CT定量测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24(4):238-239.

[3] 白芝兰,齐乃新,任百超,等.皮层下缺血性脑血管病CT表现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24(4):136-139.

[4] 郑健,赵莘瑜,李风鹏.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5):1391.

[5] 王哲,郑丽莎,孙大勇.多发性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MRI表现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614-7615.

[6] 刘举祥,张冬梅,蒋建章,等.老年人脑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10(5):236-237.

[7] 秦斌,蔡晓杰,王新德.智能障碍与多梗塞痴呆的病变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2(15):852-853.

[8] 白芝兰,齐乃新,任百超,等.皮层下缺血性脑血管病CT表现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24):136-139.

[9] Pohjasvaara T, Erkinjuntti T,Y IikoskiR, et al. CIiniealdetermi-nantsofPoststrokedementia.Stroke,2010,29(1):75-81.

[10] 郑健,赵华宇,李凤鹏.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5(12):123-125.

(收稿日期:201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