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研究

  • 投稿Erki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63次
  • 评分4
  • 24
  • 0

苏 楠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41.69±11.34)mL少于对照组(69.51±18.71)mL,手术时间(50.67±4.78)min短于对照组(78.36±12.09)min,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反应少、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可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147-02

据统计,胆结石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0%,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4.4%,该病容易诱发多种急腹症,例如梗阻型黄疸、急性胰腺炎与AOSC等,临床处理相对棘手。目前,针对胆结石医学界尚无有效一致的预防措施,常规的保守治疗副作用大,而且疗效一般,大部分胆结石仍然需要外科手术才有可能彻底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在临床治疗中已经成为“金标准”。我院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1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性21例,平均年龄(46.74±3.18)年,平均病程(4.16±1.03)年;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59±3.24)年,平均病程(4.32±1.18)年;13例复合内科疾病,26例合并黄疸病史,均存在右上腹痛。对照组32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45.63±3.84)年,平均病程(4.29±1.15)年;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67±3.08)年,平均病程(4.16±1.03)年;15例复合内科疾病,17例合并黄疸病史,均存在右上腹痛。采用B超与腹部CT检查,证实为胆结石。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②胆管结石数目在5枚以下,结石最大直径低于2cm;③最宽的胆管直径大于1.2cm;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与纳入标准不符者;②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③重症胆管炎、坏疽型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重度萎缩性胆囊炎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心、肺、脑有严重疾病患者;⑥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等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由腹部绞痛、寒颤发热与黄疸症状,此类症状可能同时出现。通常而言,饱腹、过度劳累或者剧烈运动后,患者容易发生腹部绞痛,呈阵法性与痉挛性发生走,痛感加重。若患者眼睛巩膜呈黄色,提示体内存在过多黄疸。此外,部分患者存在烦躁、嗜睡、休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给予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与酸碱度平衡治疗,并给予相同的专科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如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右侧肋缘的下方作斜切口,长度以10 cm为宜,将腹壁各层依次切开,于三角区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依次离断包扎,于胆囊床上将胆囊剥离切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缝合胆囊床,并选择引流管的放置位置。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如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气腹针建立气腹,设置气腹压力为10~12 mmHg,采用三孔法或者四孔法,于腹腔镜下探查胆囊以及三角区域,明确掌握胆囊炎症、胆囊粘连与胆管解剖结构。以肽夹(两道)控制胆囊管与胆囊动脉近端,以肽夹(一道)控制动脉远端,取出散落在胆囊组织的结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术后1~3 d,待患者肠胃功能得以恢复后将胃管拔除,由流质饮食、半流质之间向普食过渡,持续3 d引流管内的引流量在20 mL/d以下或者未出现引流物,即可拔除引流管。术后7~9 d拆除切口缝线,术后20 d给予患者T管造影,经过影像学检查证实患者胆道系统确无结石残留,则证明治疗有效[1]。

1.4 评价方法

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统计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泵的使用情况,记录呼吸道、腹腔与切口的感染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中出血计算方法:标准为浸血纱布量,30 mL为大块纱布,20 mL为中等纱布。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明显较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8%)明显低于对照组(34.39%),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1987年成功开展,之后逐渐在外科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此种手术方法是目前临床中最为成熟且常见的腹腔镜手术,约占91%,我国许多县级医院甚至乡镇医院均已开展这种技术。而初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部分禁忌症,例如胆囊萎缩、急性胆囊炎、Mirizzi综合征等现今已经成为手术适应症。虽然临床中的复杂病例不断增多,然而该手术的并发症依然相对较少,病死率也较低。相关研究显示,经过2次全国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调查,其病死率由0.10%逐渐降低至0.02%,胆汁漏由最初的0.72%逐渐降至0.14%,胆管损伤自0.31%开始逐渐降至0.19%,出血情况由0.15%逐渐降至0.11%[2]。近几年,中华医学会制定出较为全面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南,使得手术操作更加标准,更加规范。基础研究中,LC指南对胆囊床出血解剖学因素进行探讨,对胆囊床与肝中静脉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认为胆囊床与肝中静脉直接相贴,而且距离小于1mm,特别是胆囊床相对致密的此种病例,需要在临床中高度重视[3]。现代临床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肝功能、心血管、胃肠免疫、呼吸系统等造成的影响、肽夹转归、腹腔残石等相关研究方面也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果。临床中治疗胆结石通常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保胆取石等手术方法,特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因其治疗效果良好、优势明显,受到广大医生与患者好评,是多数胆结石治疗的首选。该术式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被认为是胆结石治疗的金标准,医务人员只要保证手术操作熟练专业,手术成功率则非常高[4]。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势:①创伤小,通常腹腔镜手术所作的手术切口仅为1cm,切口小可有效减少脏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发生切口感染;②并发症少,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8%,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34.39%,苗景玉[5]的研究中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由此说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反应轻,可明显减少由于并发症处理造成的额外费用;③出血少,本研究中,观察组出血量为(41.69±11.3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69.51±18.71)mL,说明此种术式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小;④恢复快: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7±4.56)h、(5.59±2.17)d,对照组的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8.89±4.56)h、(78.36±12.09)d,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田娜[6]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70例胆结石患者,手术成功概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60.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6.8 mL,平均排气时间20.1 h,平均住院时间6.1d,本研究结果均与其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胆结石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来说,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反应少、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效可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姜昌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 2013,19(1):45-46.

[2] 陈金秀.腹腔镜下切除胆囊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3,11(4):48-49.

[3] 邹永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 2012,10(12):325-326.

[4] 戢鲜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7(24):63-64.

[5] 苗景玉.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68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13(3):178-179.

[6] 田娜.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9):494-495.

(收稿日期: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