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长治市神龙湾村自然人群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及采用Meta分析对其进行系统评价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19次
  • 评分4
  • 38
  • 0

周玉梅1 马 蕾2 王朵朵1 李 芮1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长治市神龙湾村1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并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关于研究国人年龄因素对干眼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2013年8月2~10日对长治市神龙湾村10岁及以上受检人员进行干眼主观症状问卷、泪液分泌功能测定(Schirmer I 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结果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严密的检索后对所纳入的文献采用metaAnalyst3.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完成检查的为695人,应答率为92.18%,符合本次研究标准为668人,确诊为干眼的共有63人,干眼症的总患病率为9.40%,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总体有差异。Meta分析共纳入7篇文献,总样本量为8144人,加权合并显示干眼总患病率为25.6%(95%CI:20.4%-31.6%),以70~80岁患病率最高,其次是80岁以上、60~70岁、50~60岁、40~50岁、30~40岁、20~30岁。结论 本次调研显示从10~69岁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70岁以上患病率稍降低。Meta分析同样也表明年龄是影响干眼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干眼;患病率;年龄;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39-03

[作者简介] 周玉梅(1983-),女,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屈光不正与年龄相关性疾病。

[通讯作者] 马蕾,邮箱:Email:mryma2000@163.com。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国内外研究显示干眼的患病率达6.1%~52.4%[2-20]。本次流行病学研究干眼的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并通过Meta分析对研究国人的这种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旨在探讨年龄越大干眼的患病率越高,因此,临床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定长期生活于长治市神龙湾本地的10岁及以上所有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前展开必要的宣传,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同意。

1.2 调查组织

调查工作于2013年8月2日—10日进行,调查组包括4名眼科医生和当地四位工作人员,调查地点设在人口较集中的当地小学。

1.3 调查方法

首先进行干眼主观问卷:参考刘祖国的干眼诊断标准[1],自行设立问卷,包括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干眼症状(眼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分泌物多、眼红、眼胀、眼痒、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每项症状分四个频率(从①无、②偶尔、③经常、④持续),还有与干眼相关因素的有关问题问答,再进行眼部干眼相关诊断的客观检查。

客观检查:①测视力:以明确受检人员的屈光情况。②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钠染色后使用钴蓝光观察。双眼每只眼重复3次,3次的平均值为该眼的泪膜破裂时间。③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无染色为0分,<5个点计1分,≥5个点计2分,≥5个点有丝状或块状的计3分,共0~12分[21]。④泪河线宽度:在裂隙灯下目测下泪河的宽度,分为正常、平均、异常[22]。正常下泪河弯月面清晰而连续,异常时下泪河不清晰不连续,介于两者之间为平均。⑤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Ⅰtest):采用标准的滤纸,滤纸一端反折5 mm,放入表面无麻醉的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处, 5 min后取出滤纸,记录浸湿长度。

干眼的诊断标准:

参照刘祖国关于干眼的诊断标准[1],我们的诊断内容及标准如下:①所述主观十项症状,前4项中必需有一项或多项经常出现或一直持续存在。②泪膜不稳定(必需):BUT;③泪液分泌减少:泪河线宽度和(或)Schirmer Ⅰ试验;④眼表面损伤:荧光素染色≥1。以上所述,排除其他原因后具备:①+②(≤5秒)或①+②(≤10秒)+③或④可作出干眼的诊断。

1.4 质量控制

在正式调查以前,对所有的调研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熟悉调查问卷,掌握干眼流行病学调查的知识和方法步骤,及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

1.5 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由专业眼科医师负责审核每一份调查表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将资料采用Excel输入计算机,核查后将结果存档。结果中如果单眼符合诊断标准,则以较差的眼作为样本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特征患病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 Meta分析方法

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并选择关联检索词,对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1月已发表的研究国人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的流行病学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文献数据库。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为观察性研究,且研究人群为中国大陆人,不限定发表形式;②关于干眼的检查诊断项目至少包括: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实验;③所有文献均有明确样本数及患病数,且年龄分组恰当。纳入文献采用metaAnalyst3.13软件分析,按年龄分组进行亚组的单个率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有异质性(即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人群特征

此次调查人群总数为754位居民,完成问卷和检查的共有695人,应答率为92.18%,达到纳入标准要求的人数是668人,占总人数比为88.59%。年龄范围是10~86岁,平均年龄(41.18±18.34)岁。在完成检查的695人中,对有严重眼部疾病、不长期生活在本地、患有眼部或全身疾病并长期服药、受视频终端影响的27人予以排除。

2.2 干眼的患病率

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干眼者有63人,干眼症的总患病率为9.40%。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总体有差异,经SPSS 13.0软件分析得出,χ2=32.3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总患病率为7.0%,女性总患病率为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说明男女干眼症患病率不同,女性高于男性。各年龄组比较如下(见表1)。

表1比较不同年龄段干眼患病率

注:与10~29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9岁、50~69岁、≥70岁与10~29岁两两比较分别得出χ2=5.71、28.40、15.753,P<0.05;与30~49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69岁与30~49岁比较χ2=11.19,P<0.05。

2.3 Meta结果

初步检出52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排除文献36篇,因查阅条件有限,有3篇查不到全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6篇,最后纳入7篇文献[10,12,13,16,23-25]。

Meta分析总样本量为8144人,加权合并显示干眼总患病率为25.6%(95%CI:20.4%~31.6%),各年龄段干眼患病率的合并率如下(见下表2)。

3讨论

3.1 干眼患病率的流行病学

相关流行病学表明影响干眼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环境因素及用眼习惯、眼部或全身疾病及用药等。刘祖国同样也阐述了影响干眼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26]:干眼多发于老龄女性、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环境因素,另外眼部疾病或全身免疫性系统疾病、眼部的医源性因素也与干眼有密切相关性。

鉴于以上所述,本次调查选择地区是一个保留完好的生态民俗村。本地区四季气候适宜、无污染、人们长期主要以农业为生、职业单一,受终端视屏影响少,并且我们对仅有的不长期生活于本地、受空调或终端视屏影响、有眼部或全身疾病、长期滴用眼药水或全身服药的情况予以排除。此次流行病学研究旨在尽可能多地排除影响干眼患病率的其他相关因素,以探讨干眼患病率,及与年龄相关性。

3.2 干眼患病率年龄相关性

本研究年龄跨度大,结果可以代表整体人群,经严格质量控制,采用统一调查标准,减少了偏倚,结果可信。研究所得的干眼总患病率9.40%属于国内外研究干眼患病率偏低范畴内,也明显低于加权合并显示干眼总患病率为25.6%(95%CI:20.4%~31.6%),原因可能在于本次流行病学研究所选地域、人群结构特殊,并对接受检查的人群进行相关因素排除,并且≥70岁年龄段人群比例占整体比例最小。另外如同前面所述国外流行病学中,除Hikichi[2]、 Caffery[4]、印尼Lee[9]调研,其余调查年龄段均≥40岁。同样国内调查中除田玉景[11]、韦春玲[14]、刘莹[15]、孙一洲[16]、庄绍君[17]、肖秀林[18]研究外,其余调查年龄也均≥40岁,可见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所选定年龄组普遍偏高,这也是其主要原因。

研究所得在10~69岁年龄段中,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稍有下降。这与陈问京[27]结果报道不同,可能原因在于研究组70岁以上组人数比例占总体比例最少,而30~49岁、50~69岁与70岁以上人群比较差异又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对于年龄偏大老人可能在主观问卷方面沟通困难,结果会有所偏倚。本研究虽然尽可能排除影响干眼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但由于整体人数有限,年龄段比例差异稍大,今后需要更多的相关方面的研究。

3.3 Meta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合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是影响干眼发生的主要因素,随年龄增大干眼患病率逐渐增加,但80岁以上人群干眼患病率略有下降。由于Meta分析文献篇数、质量有限,各文献针对的年龄段不同,所选定文献少不能包括所有各个大陆地区人群,也是本研究不足之处。

本次流行病学研究和Meta分析所有流行病学研究相同处在于探讨影响干眼患病率的相关危险因素,但不同之处是本次选定自然山村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多的排除除年龄因素外的其他相关因素,着重分析干眼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性,并通过Meta分析对这种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由于这种研究前提不同,尽管调研方法和诊断标准基本一致,但结果相关值总体比有所不同,这要求今后需要更多的前提相近的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来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年龄是影响干眼发生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随年龄增长干眼患病率总体逐渐增加,提示今后应更加重视中老年人干眼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祖国.干眼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318-320.

[2]Hikichi T, Yoshida A, Fukui Y, et al.Provalence of dry eye in Japanese eye centers[J].Graefe, sArch clin ExpMed Ophthalmol, 1995(223):555-558.

[3]Schein OD, Munoz B, Tielsch JM, et al. 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 the elderly[J]. Am J ophthalmol,1997(124):723-728.

[4]Caffery BE,Richter D,Simpson T,et al.CANDEES.The Canadian Dry Eye Epidemiology Study[J].Adv Exp Med Biol,1998(438):805-806.

[5]Chia EM, Mitchell P, Rochtchtchina E, et al.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of dry eye syndrome in an older population: The Blue Mountains Eye Study[J].Clin Exp Ophthalmol,2003(31):229-232.

[6]McCarty CA, Bansal AK, Livingston PM,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dry eye in Melbourne, Australia[J]. Ophthalmology,1998(105):1114-1119.

[7]Kaevalin L, Duangnate R, Roy S, et al. Prevalence ofdryeye in bangkok Thailand[J].Cornea,2006(25):1162-1167.

[8]Eloy Viso, MariaTheresa Rodriguez-Ares, Francisco Gude. Prevalence of and Associated Factors for Dry Eye in a Spanish Adult Population(The Salnes Eye Study)[J]. Ophthalmic Epidemiology,2009(16):15-21.

[9]Lee AJ, Lee J, Saw SM,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Indonesia[J].Br J Ophthalmol, 2002(86):1347-1351.

[10]储兆东,姚勇,傅东红,等.无锡市河埒街道5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2-85.

[11]田玉景,刘焰,邹海东,等.上海市江宁街道20岁及以上人群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9(45):486-491.

[12]杨真龙,李培红.西藏干眼症发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27(63):85-87.

[13]胡丽兴,张玉秋,聂清,等.内蒙地区40岁以上人群干眼病患病状况的调查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5):460-462.

[14]韦春玲,王朝霞,王晓月,等.石家庄某社区干眼症患病率调查[J].中国病案,2013,14(6):76-78.

[15]刘莹,邹留河,赵萌,等.北京市西城区特定人群干眼症的患病率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624-626.

[16]孙一洲,陈蕾.辽宁沿海农村与城镇居民干眼症发病情况初谈[J].山东医药,2010,50(36):79-81.

[17]庄绍君,雷帅臣,罗旭东,等.广东省惠东县社区人群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68-171.

[18]肖秀林,韦福邦,韦礼友,等.广西柳州市普通人群干眼症流行病学的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09,9(5):947-949.

[19]Lin PY, Tsai SY, Cheng CY, et al. 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 Shihpai Eye Study [J].Ophthamology, 2003(110):1096-1101.

[20]Lu P, Chen X, Liu X, et al. Dry eye syndrome in elderly Tibetans at high altitud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China [J].Cornea,2008, 27: 545-551.

[21]Macri A, Rolando M, Pflugfelder S.A standardized visual scale for evaluation of tear fluoresecein clearance[J].Ophthalmolog,2000(107):1338-1343.

[22]Kathleen L, Krenzer M, Reza Dana M, ,et al. Sullivan Effect of Androgen Deficiency on the Human Meibomian Gland and Ocular Surface[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0,85(12):4874-4882.

[23]赵晶晶,闫筠,李建平,等.天津市公安民警干眼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3,41(11):1131-1132.

[24]吕茜.某机关单位人员干眼症患病情况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4):595-597.

[25]王兆艳,李星星,张卯年.干眼在老年人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7):781-783.

[26]刘祖国,彭娟.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眼科研究,2008,26(3):161-164.

(收稿日期: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