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探讨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 投稿不懂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49次
  • 评分4
  • 83
  • 0

覃双英

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 目的 探讨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探究危险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借鉴。方法 以某院肾内科2006年2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患者187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发生感染者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等资料进行统计,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剖析。结果 肾内科患者1871例发生医院感染172例,感染率为9.19%,其中呼吸道感染5.67%(106/1871)、泌尿道感染1.39%(52/1871)、皮肤感染1.07%(40/1871)、胃肠道感染0.86%(16/1871);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变形菌属、大肠埃希菌构成比分别为34.88%、24.42%、13.95%、12.79%;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6.83%、12.18%;相关因素中年龄(≥55)、住院时间(>15d)、有创伤操作、抗生素使用量多、合并两个系统以上基础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护理因素相关性P<0.05。结论 院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感染,合理用药、标准操作,提高护理标准,对尿毒症、狼疮性肾病者给予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肾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150-02

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肾内科是诊疗肾脏病设置的临床科室,肾内科住院患者病情累积严重,多合并其它系统基础疾病,身体机能较差,治疗时间较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大[1],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肾内科医院感染依据病情有其特异性,采取积极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抑制医院感染。本次研究就2006年2月—2012年6月某院医院肾内科收治18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发生的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抑制感染措施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院肾内科2006年2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871例,其中男1121例,女750例,年龄21~83岁,平均(58.07±4.82)岁;病程5个月~28年,平均(8.69±2.77)年。病症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8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61例,糖尿病肾病353例,狼疮性肾炎303,其它4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利用医院计算机病例系统调取患者临床病例、诊断、检验、并发感染情况,疑似感染时采集患者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对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治疗与病情发展情况,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年龄、性别个人信息以及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操作、抗菌药物等临床治疗资料。

1.2.2 细菌培养方法 将获取的样本接种在培养基,放置于常温生长18只24 h,行分离培养,对所得单个菌落进行形态、生化与血清反应鉴定,鉴定病原菌类型。病原菌培养用M-H培养基(由北京清大天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常规分离(同一患者相同菌株只取1次)。病原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系统,根据CLSI/NCCLS标准判断结果。

1.3判定标准

感染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医院感染及感染部位分布

肾内科患者1871例发生医院感染172例,感染率为9.19%,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构成比61.63%,其次为泌尿道、皮肤与胃肠道(表1)。

2.2感染病原菌分布

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变形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高占到总感染的34.88%,其次为铜绿假单细胞菌占24.42%,菌谱较广(表2)。

2.3医院感染按照病症类型分布

肾内科患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感染比率较高分别为12.18%、16.83%,慢性肾小球肾炎感染集中在呼吸道、泌尿道,慢性肾功能衰竭呼吸道与皮肤、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感染部位较广。

2.4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相关因素中年龄(≥55)、住院时间(>15d)、有创伤操作、抗生素使用量多、合并两个系统以上基础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危险因素,因素相关性P<0.05,其中创伤性操作、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差异较显著,P值均小于0.01。

2.5 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创伤性操作、抗生素使用、基础病情是肾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讨论

3.1医院感染的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指患者因院方因素获得的感染,通过消毒、提高护理标准、加强对患者宣教、合理用药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医院感染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水平,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抑制危险因素发挥作用,筛查易感人群,为医院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据统计,肾内科住院患者反生医院感染比率在5%~15%之间,如陈光权统计989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5例,感染率为9.6%,本次研究感染率为9.19%,与其它学者统计结果基本相同[3]。

研究中按照病症类型狼疮性肾病与糖尿病肾病的感染几率较高,分别为16.83%、12.18%。狼疮性肾病是系统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引起的一种免疫符合性肾炎,狼疮累及系统较多,给身体机能造成极大的破坏,发病时表现为全身性的发热,甚至是肺出血,破坏皮肤、呼吸道黏膜,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高[4]。本次研究中的狼疮性肾病医院感染51例中30例为呼吸道感染、10例为皮肤感染,研究中并未计算合并感染,有学者统计80%的系统狼疮性感染为合并感染,甚至是全身感染。研究中采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遏制狼疮性肾病的恶化,对于病情较轻者预防感染效果良好,但对病危者效果微乎其微,虽然遏制了病情恶化,但是并不能有效抑制医院感染的发生[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若住院治疗,病情一般较危重进入临床期,出现急性肾衰竭,导致系统功能紊乱,引发感染。研究中糖尿病肾病医院感染43例,消化道感染5例,泌尿道感染10例,呼吸道感染27例。研究中患者糖尿病肾病(DN)均进入临床期,伴有高血压、浮肿,住院期间多采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DN恶化,而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抗炎症药物,对病菌并不能起到杀灭作用,甚至可能引发消化道溃疡造成消化道感染[6]。研究中糖尿病肾病消化道感染5例占11.63%,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糖皮质激素对消化道感染影响较小,因糖尿病肾病本身可能牵连肝脏、胰腺等消化器官,引起器官病变分泌功能紊乱,引发感染[7]。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小球炎症都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肾脏病,发病率较高,在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显著,患者若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病症迁延日久可能恶化[8]。研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有56例确诊为尿毒症,其中感染34例,感染率60.71%,此时采取治疗措施的主要目为遏制病情恶化、维持肾功能,不能有效遏制感染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尿毒症的感染几率在80%左右,感染部位集中在消化道、泌尿道以及呼吸道,本次研究中尿毒症的感染部位集中在消化道与泌尿道,与相关统计结果基本相同[8]。

3.2 预防感染的措施

研究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间、创伤性操作、抗生素使用、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其中患者年龄与基础疾病为不可控因素。

医院预防感染的常规措施包括杀毒、灭菌、隔离等,执行的标准是否严格据医院情况而定。经过多因素分析,年龄、创伤性操作、抗生素使用以及基础病情是肾内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院方应予以重视,在诊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营养状况,合理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现象,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对药物与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联系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将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

针对老年体弱、多合并其它系统基础疾病者,应加强监护,控制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既能够促进康复又能减少药物的使用,据病情给予特别监护,提高护理标准,必要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对于尿毒症、狼疮性肾炎患者提高护理标准,给予专科护理;对伴有呕吐、发热、咳嗽等症状者,采取吸痰、降温等措施[9]。

综上所述,针对肾内科患者院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感染,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尽可能减少创伤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严密监控年老体弱、合并其它系统疾病较多者,提高护理标准给予优质护理,对基础病情进行治疗;对尿毒症、狼疮性肾病者加强监控,积极治疗,给予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朱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7-58.

[2] Christensson L,Unosson M,EkAC.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Bssessment techniques in elderly people newly admitted to municipal Calt[J].Eur J Elin Nutr,2008(56):810-818.

[3] H enger A,Sc hmid H,Kret z ler M.Gene expres sion analysi s of human renal biopsies:recent development s t ow ards molecular diagnosis of kidney disease[J].Curr Opin Nephrol Hypert ens,2009(13):313-318.

[4] 许勇芝.肾脏疾病患者1627例肾活检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377-379.

[5] 蒋景华.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与目标性监测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154.

[6] 刘蓬蓬,刘宁宁,何宏,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47-350.

[7] Taylor C,Cahill J,Gerrish M,et al.A new haemodialysis catheter—locking agent reduces infection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J].J Ren Care,2008,34(3):116-120.

[8] 杨静,吴永贵,沈继录,等.泌尿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280-282.

[9] Mahmood N,Junejo AM,Jamal Q,et al.Association of visfatin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se[J].J Pak Med Assoc,2010,60(11):233-240.

(收稿日期: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