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降尿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53次
  • 评分4
  • 66
  • 0

黄耀瑾

广西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降尿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 方法 从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降尿酸治疗。结果 经统计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下降为(343±15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6±16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降尿酸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复发的出现,提高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尿酸;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19-02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较强的反复性,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在高危因素中高尿酸血症受到高度关注[1]。通过降尿酸治疗,可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中,笔者从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探讨降尿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男51例,女49例,年龄17 ~ 81岁,平均年龄(39.12±2.3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CT 和(或)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基底节区梗死56 例,小脑梗死14 例,脑叶梗死11 例,脑干梗死10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38.15±2.7)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39.21±2.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采用系统化治疗方案。首先,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指导其戒酒,尤其是啤酒,并少食或不食动物内脏及荤汤、海鱼、无鳞淡水鱼、黄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平时多饮水增加尿酸排泄。另外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口服药物治疗,包括溶栓和抗凝、降纤以及脑保护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降尿酸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立加利仙(苯溴马隆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90012,生产厂家: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50 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

①尿酸水平。抽取所有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酶定量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②复发情况。随访6、12个月,观察记录两组的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一的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尿酸水平分析

经统计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 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两组随访结果分析

经随访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尿酸是一种核酸中嘌呤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大部分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余的一小部分会被肾小管重吸收[2-3]。但是,如果尿酸过量的时候,多余的尿酸便会在体内产生聚集,出现高尿酸情况。而且,研究发现,尿酸水平和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和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等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张艳梅等[4]即通过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进行降尿酸治疗[5]。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例如苯溴马隆等。另一类为抑制嘌呤合成的药物,例如别嘌呤醇[6]。另外,也可以采用口服苏打的方式,增加尿酸在尿溶解程度,使尿酸处于解离状态,便于排出体外。而且,还要注意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并戒烟、戒酒,少食或不食各种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平时还要注意多饮水,以加快尿酸的排泄[7-,8]。本研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立加利仙(苯溴马隆胶囊)治疗,立加利仙为苯骈呋喃衍生物,具有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的作用,可以达到降低血尿酸浓度的效果。本研究最终结果显示,经统计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提示,降尿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

综上所述,降尿酸治疗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包血管病的时候,要重视高尿酸情况,并积极的进行降尿酸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等,综合防治,最大程度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林绍鹏,潘速跃.血清尿酸浓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的影响: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21(7):527-530.

[2] Mankovskya B,Ktrashvilib R,Sadikot S.Is seruml uric acid a risk factor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review of the cliIlicd evidence[J].Part 1.Diabetes Metab Syra Clin Res Rcv,2010(4):176-184.

[3] 唐雨榕,张玉,刘睿,等.NaYF4∶Yb,Er纳米粒子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用于尿酸检测[J].分析化学,2013,41(3):330-336.

[4] 张艳梅,刘太珍,田军,等.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78.

[5] 刘妍汐,文治成,贺传沙,等.颅内外动脉狭窄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3504-3505.

[6] 晏昆,冉守连,林涛,等.老年海员血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预后的关系[J].医学信息,2012,25(9):222-223.

[7] 李洁茹,张雯,赵雅静,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尿酸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06-107.

[8] 刘菲,王一沙.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24.

(收稿日期: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