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ACE基因I/D多态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202次
  • 评分4
  • 33
  • 0

徐 鹤 林海龙 邱恒霞 惠 慧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房,辽宁大连 11603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55例高血压患者ACE基因的I/D多态性基因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比较不同基因型的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携带D等位基因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大于I等位基因。 结论 ACE基因 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有关,DD基因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室肥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左室重量指数

[中图分类号] R5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094-02

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多个基因在其发病及并发症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ACE为较重要的候选基因,可能影响血浆ACE水平[1],从而对血压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ACE基因第16内含子存在Alu插入/缺失(I/D)多态性,该变异是否可以作为左心室肥厚的一个预测因子,文献报道结论不一,本实验探讨ACE基因 I/D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

1.2 实验方法

1.2.1 DNA的提取 10 mL静脉血抗凝后经细胞裂解液和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法提取DNA

1.2.2 PCR扩增 上游引物: CTG GAG ACC ACT CCC ATC CTT TCT下游引物:GAT GTG GCC ATC ACA TTC GTC AGAT反应体系:DNA 160ng 10*Buffer 2.5ul Taq聚合酶1u,其余成分终浓度分别为:dNTP 0.2mmol/L mgcl2 2.0mmol/L 引物0.4umol/L。反应条件:95℃予变性5min,循环,94℃变性60s,64℃退火60s,73℃延伸3min,30个循环,72℃延伸8min。

1.2.3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g/mZ)=LVM/BSA.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x±s)差表示,组间比较方差分析q检验。

2结果

此多态性位于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DNA经PCR扩增并酶切后可产生3种基因型: DD型:(190bp )、 II型:(490bp )、ID型:(190bp和490bp 杂合子)。本实验患者DD型14例、ID型37例、II型4例。D等位基因频率为59.10%, I等位基因频率为41.90%。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说明来自同一人群,电泳照片如下。

DD:1, 3, 5, 9, 11 DD:1, 3, 5, 9, 11 II: 2, 12

3 ACEI/D 多态性与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关系

见表1。

注:与ID型比较*P<0.05。

左心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发展至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有较高的心血管猝死率[2],因为还有神经内分泌因子参与,所以肥厚的程度与血压升高不平行,本实验结果发现DD基因型者更易发生心室肥厚,Sehunkert1J等的研究也证实左室肥厚者ACE基因DD型的频率较高[3],.其机制可能与DD型者血清ACE浓度的较高有关,合成血管紧张索Ⅱ增多,缓激肽减少,蛋白质在心肌细胞合成增加,导致左心室发生心肌肥厚 [4]。因此明确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对于左室肥厚及时诊断,干预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余惠珍,白玉茹,陈辉,等.AT1R基因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相关分析[J].高血压杂志,1999(7):319-322.

[2] Koren MJ,Devereux RB,Casale PN,et a1.Rel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geometry to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uncomplicated essential hypertension[J].Ann lntem Med,1991,1 14:345.352.

[3] Schunkert H,Hense HV,Holmer SR,et a1.Associ.ation between a deletion polymorphism of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J].New Engl J Med,1994,330:1634.

[4] Ho CY.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preclinical and early phenotype[J].J Cardiovasc Transl Res,2009,2(4):462-70.

(收稿日期: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