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浅析

  • 投稿周赛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911次
  • 评分4
  • 47
  • 0

杨伏林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中医院 湖南湘潭411400)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感染性休克患者29例,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麻醉处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治疗效果:救治成功26例,占89.7%;死亡3例,占10.3%。26例患者麻醉处理前、后生命指征监测值相比较:患者麻醉处理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等检测值均高于麻醉处理前;患者麻醉处理后心率检测值低于麻醉处理前P<0.05。结论:正确麻醉处理可有效促进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减轻各脏器损伤程度,对降低患者临床死亡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麻醉处理;生命指标;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364.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66-02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感染病灶内微生物与毒素进入至机体血液循环中,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在其与内源介质的作用下,各脏器体液灌注减少,有效循环容量降低所致[1]。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阻断休克引发病因及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症的关键[2]。但此类患者多为急诊且病情危重,麻醉处理比较困难,为了探寻感染性休克麻醉处理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29例,将其麻醉处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感染性休克患者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1.3±10.6)岁。患者原发疾病类型分为:坏疽性阑尾炎9例;坏死性胰腺炎6例;化脓性胆管炎5例;胃穿孔并发感染4例;肠穿孔并发感染3例;肠梗阻性坏死2例。

1.2 方法

1.2.1麻醉药物与方式选择: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为宜。麻醉药物均按患者每公斤体重计算:力月西0.05-0.075mg+维库溴铵0.1mg+芬太尼1-3ug+依托咪酯0.2-0.3mg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及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及松药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1.2.2围麻醉期处理:第一,患者麻醉期间采用直接动脉压监测指导用药。根据监测结果首先含钠液输注1000-2000ml,再输注胶体液。第二,采用多巴胺维持组织灌注,最初剂量为每分钟4-10ug/kg输注,机体组织灌注无改善时,可将多巴胺剂量增加至20ug,若此时患者仍有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可改用去甲肾上腺素+小剂量多巴胺,以达到维持血压目的。第三,采用多巴酚丁胺改善心肌收缩,药物用量为每分钟2-10ug/kg。若患者应用药物心肌力改善不明显时,可适量加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恢复。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给予每分钟硝酸甘油0.5-5ug持续泵注。第四,加强呼吸管理,增加氧含量。

1.3 评价指标

1.3.1感染性休克判定标准[3]:患者在严重毒血症情况下,为其补足血容量后仍无法改善低血压症状或在药物作用下机体血压值处于较正常状态,但却呈现组织灌注不足症状。

1.3.2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处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监测值变化情况及患者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 19.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分别采用百分率与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做为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救治成功26例,占89.7%;死亡3例,占10.3%。

2.2 26例患者麻醉处理前、后生命指征监测值相比较:患者麻醉处理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等检测值均高于麻醉处理前;患者麻醉处理后心率检测值低于麻醉处理前P<0.05,详见表一。

3讨论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属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据相关资料统计[4]: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可达至40—85%左右。本组病例3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0.3%,低于文献资料报道,其可能与引发感染性休克病种不同或治疗较及时有关。

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一般情况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原因为气管插管可保证麻醉期间充分氧供及有效保持呼吸通畅,便于呼吸系统管理,另外,术中加用肌松药可减少对循环系统抑制。对于垂危、昏迷、饱胃患者在行麻醉时应先给予患者充分吸氧、表面麻醉后再行气管插管,其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以及确保插管安全。在选择麻醉药物时,应以循环抑制较轻药物为宜,如维库溴胺、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并且药物应用以小剂量达到最佳麻醉深度为宜。

感染性休克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前,应尽量对其各种病理、生理异常给予纠正,尤其是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以及补充血容量,其中低血容量是影响组织灌注常见因素。据资料报道[5]:将肺动脉楔压维持在16-18mmHg间可达到较理想的充盈压。本组病例采用先输注含钠液再输注胶体液补液方法,其不仅利于维持机体血液动力学与血容量稳定,而且维持时间也比较长久。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机体多存有高排低阻症状,在给予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加用血管收缩药物能够较快速恢复机体灌注压。首选药物为多巴胺,当多巴胺应用剂量较小时,其可激活机体内多巴胺受体,扩张各脏器内血管,更利于器官灌注。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多巴胺所产生的药物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当用量超过20ug/kg时,患者心率与血压仍无改善,应考虑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其不仅利于肾脏灌注,又能够达到维持血压目的。

心肌抑制是感染性休克易引发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早期既应给予患者应用兴奋心肌药物,以改善机体心肌收缩力,避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从而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在给予麻醉处理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取合适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物,加强患者手术管理,才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于晓玲.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1(24):182-183.

[2]覃子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30):75-76.

[3]韩玲娟.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607-2608.

[4]高文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7(9):8-9.

[5]李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6(30):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