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椎间植骨融合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 投稿小明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631次
  • 评分4
  • 72
  • 0

刘 强 程景民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 要】目的:对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2013 年12 月120 例来我院就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对甲组患者采取的是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对乙组患者采取横突间植骨融合技术。经过治疗之后,在6-60 个月的时间段内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进行对比。结果:甲组60 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植骨总融合率为95%(57 例),乙组60 例患者中,植骨融合率为86.7%(52 例),两组患者植骨总融合率相差不大,P>0.05。但是在甲组60 例患者中,有11 例患者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植骨均融合,植骨融合率达100%,而乙组有13 例患者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只有10 例患者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76.9%,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Ⅰ度退变性滑脱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相差无几,但是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的疗效更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椎间植骨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腰椎滑脱症

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疾病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一种是横突间植骨融合[1]。相关的报道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对于到底那种方法的疗效更佳,意见尚未统一。本次研究通过对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期望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1 年1 月-2013 年12月120 例来我院就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各60 例。在这120 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53 例为男性患者,67 例为女性患者。

年龄16-80 岁,平均58 岁。共96 例属于Ⅰ度滑脱,其余24 例均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这些患者的患病时间均在6 个月以上,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腰痛、下肢神经症状和间歇性跛行。将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资料等进行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从患者的腰椎后正中位置将患者的滑脱节段的椎板、黄韧带和增生瘢痕组织,从而减轻患者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力。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的间盘有突出的迹象,并压迫到了患者的神经,就应该切除突出的间盘,并采用弓根螺钉对相应的节段椎进行内固定,随即将患者滑脱的椎体复位即可。对甲组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椎间植骨有前路椎体间植骨和后路椎体间植骨两种方式,前路椎体间植骨是从患者前路腹膜外切除间盘,从而将骨架结构置于椎体之间,而后路椎体间植骨则是从后路将患者的间盘切除,并将患者的软骨板切除,然后将骨架结构置于椎体之间;对乙组患者采取横突间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需将患者的椎旁肌切开,并剥向两侧,这样才能将患者的拟融合节段的横突暴露出来,之后再对患者的横突表面进行打磨,使其变得粗糙,最后通过植入由明胶海绵覆盖的椎板骨质,从而破坏目标节段间的小关节面。

1.3 疗效判定

经过治疗之后,在6-60 个月的时间段内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本次研究对植骨融合情况采取的判断标准是Suk。该标准主要根据以下两个条件进行判断:

(1)患者的椎骨间(横突间)与植骨之间可以清楚的看见有骨小梁生出。

(2)患者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小于4°。

如果患者同时满足两个个条件,则说明植骨已融合;如果患者仅满足条件二,则说明植骨可能融合,需通过采用CT 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再判断植骨是否融合,如果患者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则说明植骨未融合

1.4 统计学分析

在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到spss 统计学软件,采用t 检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在对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进行差异分析时,需要采用倒X2 检验方法。若P<0.05,则说明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甲组60 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49 例属于Ⅰ度退变性滑脱患者,其余11 例均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经过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之后,其中,11 例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植骨均融合,46 例Ⅰ度退变性滑脱患者植骨融合,共57 例患者的植骨融合,植骨总融合率为95%(57 例),而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的植骨融合率达100%。

乙组60 例患者中,47 例属于Ⅰ度退变性滑脱患者,其余13 例均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经过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之后,10 例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植骨融合,42 例Ⅰ度退变性滑脱患者植骨融合,共52 例患者的植骨融合,植骨总融合率为86.7%,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的植骨融合率为76.9%。经过对比可知,两组患者的植骨总融合率相差不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但是两组患者中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却具有显著的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结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疾病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一种是横突间植骨融合。关于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尚未有统一的意见,虽然大部分的学者都支持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疗效更佳的说法,但是,也有人认为两种方法的疗效其实相差不大[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甲组患者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采取横突间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发现两组患者的植骨总融合率相差无几,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中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却具有显著的差异,甲组远远大于乙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于Ⅰ度退变性滑脱患者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两种方法中选一种即可,但是,对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则应优先选择椎间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植骨融合情况一般通过正位X 线片观察即可,如果出现了无法确定植骨是否融合的情况,需换用动态X 线片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动态X 线片还是无法确定,还需对患者进行CT 检查[5]。

综上所述,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都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当患者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时,则宜采用椎间植骨融合进行治疗。( 通讯作者:程景民 )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翟江华, 闫开文, 谭建华. 后路减压松解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分析[J]. 安徽药,2012(10).

[2] 刘鹏, 赵建华, 范伟力, 刘明永, 李远安. 新型止血材料Arista AH 在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23).

[3] 肖文德, 周初松, 靳安民, 张辉, 陈永红, 刘健.PLF 与PLIF 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07).

[4] 曹正霖, 陈逊文, 吴增晖. 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对比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01).

[5] 张松, 张涛, 朱伟民, 龙胜利, 张祖根. 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7 例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2011(07).

作者简介

刘强(1981-),男, 山西省晋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西晋煤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骨科(关节、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