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糖尿病管理项目分析

  • 投稿图诺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688次
  • 评分4
  • 42
  • 0

韦新会1 杨凤枝2

1 广西柳州融水县三防中心卫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545306

2 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乡卫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545313

【摘 要】目的:对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糖尿病管理项目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120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针对性的管理)与参考组(常规管理),各60 例,观察两组患者行为习惯情况及各类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行为改变人数明显多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1 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糖尿病管理能够促使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实现血糖的更好控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行为改变;目标;糖尿病;管理项目

为对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糖尿病管理项目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收治的120 例糖尿病,男65 例,女55 例,年龄32-76 岁,平均年龄(51.68±6.33)岁,病程6 月-3 年,平均病程(1.38±1.3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制定的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慢性并发症患者,患者文化水平:小学20 例,初中32 例,高中及中专45 例,大专及其以上23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6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管理中以行为改变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具体如下。

1.2.1 优化管理团队

本科室护士长、医生、高年资护士、心理咨询师、糖尿病教育护士及营养师等组成教育管理团队,明确分工,对不同成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分工明确,同时共同制定行为改变目标,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追踪;不同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教育时,互相沟通交流。

1.2.2 教育管理流程

(1)患者的信息由患者所在地街道、医疗机构及医院等进行详细完整的记录,将患者的联系电话、姓名、教育内容、家庭住址及病情等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方便各组织在对患者进行随访、集中培训时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通知,同时可实现多方对患者病情、行为的监督。

(2)制定自我行为改变卡,在患者接受必要的医疗后,出院前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发放自我行为改变卡,主要包括患者出院后饮食注意事项、医院科室的联系电话、每日用药剂量挤时间、运动要求量、患者血压、血糖等病情监测、胰岛素注射周期、自我保健、情绪管理等,同时将每年本院糖尿病培训讲座时间、复查时间及地点等记录在上,告知患者出院后要严格根据卡上的内容约束改变自身行为,从而将原来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变。

(3)设定行为改变目标,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糖尿病患者必要的行为改变方法制定。主要包括自我血糖监测、血糖及血压控制、压力及情绪控制、戒烟、限酒等,患病期间管理等,根据病情的不同对胰岛素剂量等进行调整,明确患者行为总目标。在总体框架下,根据患者信念、态度、自我效能、行为方式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对患者下一阶段的分目标及总目标进行讨论制定。

(4)随访管理。设定阶段目标后,病房护士与患者进行讨论,对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观察及记录,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鼓励目标实现者,对于目标未达成者,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对出现的差错及障碍进行解决与克服。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观察组患者行为改变55 例,未改变5 例,行为改变达成率为91.7%,参考组患者行为改变34 例,未改变26 例,行为改变达成率为5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管理1 年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65±0.69)mmol/L、(7.36±1.41)mmol/L、(5.68±1.26)%, 参考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8.63±1.02)mmol/L、(11.25±2.69)mmol/L、(8.01±1.1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行为、饮食等有着直接关系,国外相关调查显示,通过改变患者行为能够对血脂、血糖、体质量等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对糖尿病的进展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国内糖尿病教育系统尚不完善,多局限在对患者基础知识的普及,而未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作为终身性疾病,患者治疗后长期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能够使其更好的遵循饮食、运动等规范行为,从而对糖尿病进行控制[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行为改变人数明显少于参考组,患者管理1 年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在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中采用以行为改变为目标的糖尿病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不良行为,从而使其更好的控制血糖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焱, 贾竹敏.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4,2(01):34-36.

[2] 田素斋, 唐丽梅, 康烁等.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08):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