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7-13
  • 阅读量339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生物技术和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目的是培养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并将研究生教育成全面型与创新型人才,而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对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医学人文素质的内涵表现为个人人格、道德情操、思维方式、职业操守、沟通能力、团队文化精神和和价值观等。[1]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本文探讨了目前医学人文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强化基础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并提出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注重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加强研究生身体素质等有效手段,为促进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17


  基础医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石。它从微观到宏观角度揭示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从机体和外在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础医学研究对整个医学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2]培养素质全面的高科技人才是近年来基础医学研究的重要目標,因此,构建特色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具有实际的导向作用。而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或缺。


  1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1)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缺乏。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是西方高等教育与我国传统教育交互影响、融合的产物。[3]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不仅在于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样包含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侧重点依然偏向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在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仅涵盖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且所占必修学分的百分比比例也是区区之众。此类课程设置的缺乏在宏观上也凸显出其地位的尴尬。(2)研究生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意识不足。基础医学研究生对学习医学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匮乏。基础医学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直接入学系(教研室)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及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而现阶段,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压力日益增大,重心多是放在对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自身内在品格、道德情操、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的塑造,对道德感、责任感、职业操守、交流合作精神等人文知识学习也较为被动。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学生的重视,与此同时,对此类课程单一性、乏味性的固有印象也给研究生人文教育增加了一定困难。


  (3)导师对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关注度弱化。导师负责制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之一。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人,其具体体现在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等专业方面,同时也涵盖了研究生道德素质、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4]然而,目前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多半负责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但在人文素养的学习和培养的意识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究其原因,可能由于高校之内甚或高校之间导师在教学和学术上的无形压力使其不能兼顾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忽略了研究生除课题和专业知识之外的获得。


  2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人文素质是研究生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为了使基础医学培养有更深层次地进步,需要通过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对现代医学模式加以辅助。基础医学研究是一项以解决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和问题为目的的事业,它作为现代医学的科学基础,是我们窥探生命构成的最根本的手段,其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此,人文素质在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基础医学道阻且艰,只有具有顽强毅力、勇于为科研事业献身的人,才能真正探究生命科学的意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注重专业基础与人文素养并重,对研究生进行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医学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立。近年来,国内学术造假现象比较严重。学术科研环境浮躁,作为科研事业的中坚分子,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学术不当行为的发生与否。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有效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能够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在当前研究生培养中,不仅要求研究生专注学习专业知识和钻研课题,同样也要求研究生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切实做到自律自强,形成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尚。


  (3)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沟通、协作技巧。基础医学研究生性格大多内向,彼此互动稀疏,且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对外界讯息的获取,致使多数学生眼界狭窄,所见有限。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引导其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思考,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沟通、理解与团队协作技能,推动科研事业的进步。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外界的灌输和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


  3基础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


  (1)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做好研究生心理引导和教育工作。在做基础研究时,常常有设置“placebogroup”阐述心理状态对当前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毋庸置疑地,健康向上的心理条件对实验的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且百利而无一害的。然而,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压力尤为大,毕业时,科研论文要求高,导师科研项目多,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任务。并且科研成果的好坏与奖学金、工作密切相关。这些都造成基础医学研究生心理状态的“亚健康”。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研究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课题和科研工作,有效处理科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会更加有利于科研实验的开展,使科研协作走向成功。


  (2)加强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和获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具有系统性、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并也因此愈加凸显科研协作的重要性。科研协作使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有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识,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5]研究生仅凭一己之力,对科研的完成度有绝对的局限。因此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对获得高效的科研成果有着重要作用。


  (3)通过阅读和旅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阅读是人文素养的提高的重要路径之一。因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实验压力大,研究生需广泛阅读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因此大部分阅读时间都用于专业文献的阅读,忽略了对其他领域书籍的思考和理解。同样,由于实验占据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如此紧张的时间便不得不为实验计划让步。阅读会使人视野开阔,将获得的知识,当成一种不一样的养分吸收,在完成科研本职的过程中,涉猎一些专业之外的书籍和知识,培养研究生人文情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候抽出一些时间去实验室之外的地方去看看不仅可以排解实验带来的压力,有时也可以使自己迷茫的心情豁然开朗,甚至发掘出内心的自己。人文素质提升的过程是漫长的,而其一旦形成,不仅提高了研究生内在的涵养,更是道德和修养的提升。


  (4)重视基础医学研究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拥有健康的体格是开展实验的前提。基础医学研究生是一股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力量,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研究生身体素质水平整体普遍堪忧,包括基本身体素质水平下降、超重和肥胖加重、近视发生率持续增加等方面。[6]基础研究周期长,耗费精力大,普遍存在着研究生作息时间不正常的现象,用于身体锻炼的时间微乎其微,严重影响研究生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研究生锻炼身体意识,建立正常规律的作息时间,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可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以饱满的精神面对科研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也可以在鍛炼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身心压力,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