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老年医学论文范文,老年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好先生的坏脾气

  • 投稿尚诚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65次
  • 评分4
  • 54
  • 0

文/马志国

摄影/段玉成

心理案例

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先生诉说的心理困扰,也许很多老年朋友似曾相识。您听:

我今年65岁了,本该安享退休生活,却经常心绪烦乱,感觉很不好。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过您的书,也看过您的文章,很信赖您,今天也来和您谈谈我的困惑,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是这样的。上班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是个好同志。自己几十年来,工作上真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对待工作,我可以说是个完美主义者,不管做什么工作,总是做到竭尽全力,力求尽善尽美。所以,工作上业绩很突出,年轻时候奖状一张接一张。不仅如此,对待同事,对待上下级,我也是努力处好关系,不管是对谁总是做到尽心尽力。因此,我在外面的人缘也很好。过去人们都说我是个好同志,现在大家都说我是位好先生。也正是凭这一点,几十年自己在职场不断晋升,做了很多年的领导工作,最后是从局级调研员退下来的。

可是,我在家里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在家里,和全家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对孩子们,我经常发脾气。孩子们要是哪件事做得不对我心思,我立马变脸。孩子们有些事和我有分歧,我毫不客气,不管怎样必须听我的。我知道,孩子们私下里说我是一言堂。我就是一言堂,在外面,我要和大家商量,在家里,还商量什么,谁不听我的也不行。过去每天上班,家里的这种情况也不太明显。现在退休了,没有外面的生活了,家里的这个状况更明显了。就这样,因为我的坏脾气,弄得和孩子们的关系也很僵,自己也很苦恼。我究竟是怎么回亨?

跟您就多说几句。我父亲是在战争年代牺牲的,那时候我也就一两岁,心里没有父亲的记忆。母亲没有改嫁,我们孤儿寡母几十年。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在记忆中,听别人说起自己的爸爸,我就感到很自卑,很无助,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因此,也就时时处处小心,努力把事情做好,从上学就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但是;我心里一直感觉不安全。直到长大了,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起父亲。我已经写了几篇怀念父亲的文章,歌颂父亲伟大的牺牲精神,表示要永远继承父亲的遗志。不知道我的经历与我的心态是否有关。

拉拉杂杂和您说了这么多,心里感觉轻松多了,希望您再给我一点建议,让我的退休生活更美好一些。谢谢您!

心理解析

我们该怎样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老先生的心灵困扰?

老先生的故事真是挺有意思,外面的一位好先生,在家里却是一副坏脾气。老先生自己也感觉很有点自相矛盾了。但是,我要说,外面的好先生,家里的坏脾气,其实一点不矛盾,都是因为老先生的心里缺少安全感,是缺少安全感在不同情境下自我保护的不同表现。正如老先生自己已经隐约感觉到的,童年的孤儿寡母的生活经历,在心中种下了一颗不安全的种子,从而通过潜意识活动影响了老先生的生活,让老先生在外面是一位好先生,在家里却有一副坏脾气。

我们先说老先生在外面赢得好先生的赞誉,这说明了老先生有完美主义人格特征。完美主义人格特征的背后,往往源于一种不安全感。按照心理学的需要层次学说,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孤儿寡母的生活,让老先生强烈体验到安全需要的不满足。人的需要不满足,总要寻求补偿。安全需要的不满足通过什么途径补偿呢?追求完美便是让安全感得到补偿的一个途径之一。如果我们对完美主义者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常常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就是说,他们做事总是希望毫无瑕疵的完美结局的动机,只是想把自己保护起来,免遭别人的轻视和伤害。一句话,由于缺乏安全感.人就要自我保护,完美主义便是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这种自我保护确实收到了效果,让老先生在工作上有了好业绩,人际关系上有了好人缘。一句话,是内心的不安全感让老先生在外面成了一位好先生。

接下来我们再说老先生在家里的坏脾气,也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在外面靠完美主义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心灵的保护层,来满足心灵对安全感的需要。在家里,这个自我保护的完美主义换了一副面孔,这副面孔多少有了权威的色彩。老先生作为一家之长,按常理本该包容地对待儿女,但是,由于内心的不安全及其导致的完美主义,对儿女也会过多的挑剔,就是说,会看到儿女更多的不是,更多的不完美。于是,老先生内心就受不了,就会借助家长的权威来发号施令颐指气使,让子女看来就成了唯我独尊的一言堂。但是,儿女们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人格,于是,遇事就难免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行事准则。长此以往,家人关系陷入紧张,老先生也就’常发脾气了。一句话,是内.安全感让老先生在家里有了脾气。

心理咨询中了解到,不少老年朋友都有过类似的故事一在外面是一位好先生,在家里却经常一副坏脾气。虽然情况各有不同,但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心理对策

不管是好先生,还是坏脾气,虽然都能帮老先生的安全感获得一些补偿,但是,都不能真正让安全感回归心灵深处。老先生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是,一切顺其自然。具体说来有两个意思。

一是坦然接纳自我,接纳自我的童年,接纳自我的生活,接纳自我的一切。老先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年岁,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一定能够领悟,追求幸福不是跟自己的人生对抗,而是对自己人生的所有都坦然接纳,无条件地接纳。比如接纳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就不再对抗,就不再纠结。这样,自己的心就逐渐回归真正的安宁。

二是直面内在自我,直面自我的内在感情,直面自我的内在感情需求,进而直率表达自我的内在感情。正如老先生所体验到的,他和我说说心里话,就感觉轻松多了,这就是直面内心,直率表达内心的好处。以后老先生还可以这样做,比如,找个适当的机会与家人和孩子们诉说诉说自己的童年生活,诉说诉说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拘形式,放开面子。再有,顺便提醒,老先生写文章表达对父亲的怀念,表面看来是歌颂赞美父亲的伟大,其实,也是为了补偿自己童年亲情缺失导致的不安全感。由于老先生蒙上了一层“歌颂”的外衣,反而难以达到心理补偿的效果。因此,建议老先生也来个直面真实内心,拿起笔来直抒胸臆:“爸爸,我没有见过面的爸爸,儿子想您,儿子一辈子想您啊!”也许这样的表达老先生会苦不堪言;也许这样,老先生会泪水横流但是,如此直抒胸臆,反而是更好的心灵疗伤。能让心灵的伤口得到更好的愈合,老先生才能更早地找到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