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老年医学论文范文,老年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张光斗的“一二三四养生术”

  • 投稿可苦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675次
  • 评分4
  • 90
  • 0

文/唐莹莹 摄影/小徐

他负责设计了我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他是60多年来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这一全过程的见证人和主要技术把关者;他先后两次率团参加国际大坝会议和世界工程师联合会,使我国取得了在国际大坝委员会和世界工程师联合会成员国的地位……他就是有”当代李冰”之称的张光斗院士。张光斗享年101岁,对于养生他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把自己的保健方法总结为“一二三四养生术”。

一贯知足

张光斗对名利、地位、物质享受等淡然待之,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淡泊名利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他这样说过:”心平气和,是一种祥和的状态。”

据他的女儿张美怡说:“1955年父亲当选中科院院士,一开始他完全不知道,看了报纸还以为是有人和他重了名,后来接到聘书,还总说自己本领不够,名不副实。”2000年院士楼建成后,张光斗却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问他为什么不搬.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2002年6月.张光斗荣膺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与前三届不同的是,成就奖是在原来奖项基础上首次设立的,为此,他成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工程科学家。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张光斗也功不可没,被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宋健称为“当代李冰”。

对这些荣誉,老先生却看得很淡。他说:”我感到很惭愧,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点事情,感到受之于人民多,为人民工作得少。”尽管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每次开会发言时,他必先声明“我是个小学生,是平头老百姓”。这句话也成了老先生的口头禅。

二目远眺

这里的“远眺”指的是高瞻远瞩。张光斗为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奋斗了一生。

张光斗的学术秘书王光纶教授曾说:“先生视力不好,他就手持放大镜逐行逐字地斟酌,而且一定要提出自己的书面意见。”据王光纶介绍,90多岁的老人仍坚持自己动手,用电脑打字写意见书,有时因视力弱,看不清汉字输入列出的同音字形,就凭记忆去选择数码标识符。20世纪80年代在葛洲坝工地,为了检查二江泄水闸护坦表面混凝土过水后的情况,老先生坚持乘坐沉箱潜入水下亲自查看。驾驶沉箱的工人师傅说,从没见过这么大岁数的人还敢坐沉箱潜到水底下工作。

20世纪90年代,作为国务院派出的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一次在三峡工地检查导流底孔施工质量,张光斗为了掌握底孔过水表面平整度的第一手材料,80多岁的他坚持从基坑顺着脚手架爬到55米高程的底孔,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当全国政协副主席、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钱正英在质量检查汇报会上将此事告诉大家时,与会者无不深深感动。

张光斗的一辈子为了祖国的水电事业无私奉献,2007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给张光斗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七十年来,先生一直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情系山河,为我国的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栉风沐雨,殚精竭虑,建立了卓越功绩……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默默耕耘,传道授业,诲人不倦,为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的品德风范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三餐有节

张光斗说,益寿要“以多餐少食为佳”。他一贯也是这么做的——不偏食、有节制、饮食有规律。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每天吃四餐甚至五餐、多餐少食为佳,这样对身体有利。节食与长寿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比较一致的认识,并得出”限食可以长寿“的结论。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就是人体有病是一种自然生理反应,少吃可以使胃肠得到充分休息,减轻机体消化系统的过度负荷,使免疫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季不懒

“常运动,勤思考,既强身,又健脑。多动手,精神好……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坚持持久,定能防老。”张光斗这“四季不懒”的生活方式是他保持健康长寿最大的秘诀所在。

张光斗的一生都坚持工作。由于工作性质,他跑遍了许多险山恶水,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留下了他的足迹。几十年来,除了在清华园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中度过的。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瓦西到长江中上游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他的身影总是频频出现,因而也磨炼出了他的一副”铁脚板”,无形中也锻炼了身体。

在施工现场,身材瘦小的张光斗头戴安全帽,脚蹬没膝高的黑色胶靴,和工人们一道下基坑,爬脚手架,像壁虎一样匍匐爬行于悬崖峭壁。到了晚年,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高空、高海拔、深水等危险地带人们不再让他去了,但他常常不管不顾,拦都拦不住。“工人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你们是不是想捣鬼,不敢让我看啊?”“这些令人啼笑皆非却都“在理”的语言,成了他冲破“阻挠”的口头禅。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正是因为张光斗一直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才使得他到了耄耋之年依然耳聪目明,反应敏捷。

到了老年,他也依然勤奋不辍。20世纪90年代初,他仍然坚持每日伏案疾书数小时,为了克服年老视力上的困难,他手持放大镜.就这样相继于1992年、1994年、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筑物》上、下册和《专门水工建筑物》三部专著,以此作为他对祖国工程教育事业的再次奉献。

值得一提的是,张光斗在85岁时还学会了用电脑打字。这是因为随着岁数的增大,他的手抖得厉害,写字也颇为吃力,所以他在85岁时便开始学习用电脑打字,他的那本56万字的自传书稿《我的人生之路》就是借助放大镜,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打的。为了打字。老人经常工作到深夜。

张光斗直至90岁高龄,仍然坚持工作教学,依旧给学生讲课。对于他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的。

张光斗的“一二三四养生术”也恰好概括了他的生活方式,”有理想、有追求、爱人民、懂生活”,这就是张光斗的一生。他不但延长了生命的长度,同时还拓宽了生命的广度,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标杆与榜样……张光斗简介

生于1912年5月,逝于2013年6月,享年101岁。出生于江苏常熟,曾担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是我国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的创建人。1934年,张光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曾留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10月起在清华大学任教。1958年任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负责设计了我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被墨西哥国家工程院聘为国外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