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老年医学论文范文,老年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 投稿周习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990次
  • 评分4
  • 81
  • 0

侯冰洁 游向东 张静歌

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河北省唐县072350

【摘 要】本文作者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的诊断研究分析,以便和同行切磋、交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心房颤动;二度房室阻滞;动态心电图

心房纤颤(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常伴随有头晕、黑曚、晕厥等相关症状,到目前为止仍然无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原因主要是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不同的人群症状反应不一样,因为两者的治疗及预后不同,如何鉴别二者的区别,一直是心内科医师关心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持续性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资料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1.5s的长R-R间期进行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意义,进行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持续性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老年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2.8±7.5)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均行冠脉造影证实)、风湿性心脏病7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均未近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治疗。

1.2方法

取患者年龄中位数分成两组,低龄组及高龄组,每组10人。低龄组男性7例,女性3例,高龄组男性5例,女性5例,均采用北京同仁光电动态心电监测分析系统,对20例患者进行24h心电监测,统计>1.5s长R-R间期发生时间、次数。记录长R-R间期发生时患者是否有头晕、心悸、乏力及晕厥等不适。根据症状进行两组间比较。

2结果

2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阻滞患者动态心电图检出长R-R间期18例,其中高龄组9人,低龄组9人。长间歇总阵数1537次,以1.5~2s最多见,夜间占1029次(67%)。其中>1.5s18例(90%),>2.0s3例(15%),>3.0s1例1次(5%)。长R-R间期发生时患者有头晕、心悸、晕厥等不适8例,高龄组3人(37.5%),低龄组5人(62.5%);患者症状出现以白天为主,8例患者症状均出现在白天,其中2例夜间也有症状出现。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系统,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器,连续监护患者24小时的心电变化。本研究发现老年患者长R-R间期发生次数两组间统计无明显差异。头晕、心悸及晕厥等症状高龄组明显低于低龄组。考虑此现象可能与高龄组患者活动量少、已经耐受长R-R间期及反应不敏感等有关。所以不能靠患者的主诉症状及普通心电图来判断整个治疗及预后,危险系数与症状在高龄患者中并不呈正比。诊断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十分慎重,必须结合患者原发病,排除迷走神经作用,才能作出诊断。

心房纤颤时的长R-R间期是一种常见现象,白天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缩短,心房纤颤患者心房冲动下传增加,使心率增快;相反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自主心率及房室结传导减慢,心房冲动下传心室减少,增加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形成连续多个隐匿性传导,产生较长的R-R间期。本研究患者为老年,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怀疑心房纤颤合并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都应全部做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我们掌握长R-R间期发生的时间、频度、长度以及有无相关临床伴随症状和患者24h内的整体心室率情况,结合症状更有助于我们发现有临床意义的长间歇,正确及时的做出心房颤动伴病理性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或提示,便于临床医生能尽早的做出心房纤颤治疗时减药、停药、密切的临床随访观察及安置心脏起搏器等干预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10-416.

[2]汪康平.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阻滞诊断的争议[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