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妇产医学论文范文,妇产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103次
  • 评分4
  • 76
  • 0

刘小艳

湖南省新化县人民医院产科,湖南娄底 417600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5例与非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运用统计方法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单因素分析提示,BMI、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在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病例组的BMI为(28.3±3.7),对照组为(25.1±2.9);病例组口服避孕药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35.0%、病例组子宫内膜炎发生率26.3%,对照组10.0%;病例组子宫肌瘤发生率为31.4%,对照组为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口服避孕药(OR=5.399)、子宫内膜炎(OR=2.356)、子宫肌瘤(OR=4.264)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子宫内膜息肉;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52-02

[作者简介] 刘小艳(1978-),女,汉族,湖南娄底,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产科工作。

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是妇产科常见病,表现为子宫腔内呈现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肿物,有蒂,大小粗细长短不一。主要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同时也是众多不孕患者的直接病因[1]。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在患者体检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或出现月经改变后,多采用宫腔镜将其切除,但有部分患者在切除之后会复发。目前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不明,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中将对我院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资料,并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提出其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5例为病例组,以及非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以上患者就诊原因均为子宫异常出血、不孕或超声提示存在异常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异常。病例组年龄20~49岁,平均(37.3±5.8)岁;对照组年龄22~50岁,平均(36.2±4.9)岁。病例组中无明显临床症状者为18例,月经改变者为8例,子宫异常出血者为6例,不孕为3例。对照组中无明显临床症状者为21例,月经改变者为9例,子宫异常出血者为6例,不孕为4例。病例组孕次为(1.25±1.63)次,产次为(0.75±0.64)次;对照组孕次为(1.27±1.83)次,产次为(0.76±0.58)次。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阴道超声、宫腔镜、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态特征:超声为内膜区单个或多个强回声灶,呈椭圆形;病检结果为致密的纤维组织间质、腺体排列紊乱;宫腔镜可见子宫内膜上呈现单个或多个的指状或舌状赘生物,质地较为柔软,多有蒂,颜色嫩红色。②临床资料完整,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系统基础性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或精神失常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整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及非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孕产史、既往史、患者病检结果等等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探讨其危险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行两组间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1 两组单因素分析

行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关的统计因素为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见表2及表3。

2.1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行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明显影响。见表4。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子宫内膜中突出的良性结节,呈单发或多发,多有蒂,但蒂的长短粗细多有不同,恶变率较低,但绝经后有异常阴道流血的患者其异变的可能性较大[2]。目前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增加,主要在体检时发现息肉病变。多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治疗。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及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涉及到激素、基因水平、细胞水平中的细胞凋亡、炎性改变等等方面[3]。本次研究中即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本次研究中表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单因素分析提示,BMI、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在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具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5.399、2.356、4.264,提示三者均为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与既往部分文献报道相符合:罗雪梅等认为我国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原因与高血压、肥胖相关[2];也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与高血压、雌孕激素失衡相关[3]。对于本文结果提示的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病理机制,我们通过文献复习进行了如下考虑。

子宫肌瘤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而子宫内膜息肉同时和高雌激素血症有关。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紊乱,雌激素高敏感性的子宫内膜会表现为后半周期仍在生长,促进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ER在分泌期持续高水平表达能够出现细胞持续增殖,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4]。本次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肌瘤有关,提示子宫内膜炎与激素水平的改变关系密切。同时本次研究也发现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息肉有关,可能是由于避孕药人为改变了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使其发病率增加。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93.7%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5]。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与其相关,可能涉及到炎症反应水平。

本次研究中,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均未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息肉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与既往文献的报道并不相符。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常并发,且常常引起年轻患者的不孕症状。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和雌孕激素的比例失衡有关[6]。可能该结果是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数目较少所致。

本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子宫内膜息肉与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密切相关。由于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因素尚未明确,今后应继续进行此类研究。对于符合相关因素的患者,建议今后注意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龚芫.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罗雪梅,程秋蓉,孟晓军,等.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6):588-590.

[3]李宇彬,欧建平,麦庆云,等.不孕症患者临床情况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关系研究[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11):852-855.

[4]孙藜,王树鹤.子宫内膜息肉22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2(3):335-336.

[5]潘萍,李素春,冯苗,等.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5):380-383.

[6]王树鹤.子宫内膜息肉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2(10):829-832.

(收稿日期:20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