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妇产医学论文范文,妇产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电刺激结合按摩对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的疗效观察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1-10
  • 阅读量19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按摩对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盆底表面肌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疼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NRSmax评分、NRSm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表面肌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快速收缩(Ⅰ类肌)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前静息电位与后静息电位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肌筋膜疼痛患者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盆底肌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电刺激;按摩;盆腔肌筋膜疼痛;盆底表面肌电;


盆腔肌筋膜疼痛(MPPS)多指患者腿、臀、腰骶部筋膜疼痛和肌肉僵硬,属于慢性盆腔痛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复杂,是女性产后的常见疾病[1]。MPPS多由筋膜和盆底肌肉损伤导致,具有高度敏感的触发点,并且疼痛会涉及膀胱、直肠、阴道以及盆骨等部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针对MPPS多应用红外线照射、针灸、药物等治疗方法,但效果不理想,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2]。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推荐采取电刺激治疗MPPS患者,其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3]。因此,为了提升产后MPP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采取电刺激结合按摩治疗,并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25±2.01)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28.30±2.06)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MPPS诊断标准[4]。(2)产后1年内。(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

排除标准:(1)合并较严重器质性疾病,如急性心力衰竭。(2)合并精神疾病、沟通障碍。(3)不配合临床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展开治疗。具体方法:将治疗仪探头放入阴道内,并设置相关参数,其中频率为50 Hz、脉宽为300μs,根据患者的感觉调节电流的大小,以患者感觉肌肉收缩而不疼痛为宜,30 min/次,3次/周,持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均行4个疗程的治疗。

观察组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治疗。待患者电刺激治疗结束后,由康复医师为患者进行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15 min。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找到触痛点和痉挛肌肉,应用单指进行拉伸和按压,压力由小至大,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为精准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分别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应用VAS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其中VAS评分满分为10分,患者主观以自身疼痛感从0~10分选取一个数值,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NRS评分包括最大值(NRSmax)和最小值(NRSmin),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2)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变化。检测前排空膀胱,露出会阴部,应用酒精擦拭主要疼痛部位皮肤,并将电极片放置在擦拭部位,将阴道探头放入阴道内,应用盆底表面肌电分析及生物反馈训练系统检测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变化参数。(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腰部疼痛、漏尿症状消失,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70%以上,盆底肌肉轻微压痛或无压痛为显效;治疗后漏尿症状明显改善,腰部疼痛消失,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30%~70%,盆底肌肉轻度压痛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漏尿症状和腰部疼痛现象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疼痛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NRSmax评分、NRSm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表面肌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快速收缩(Ⅰ类肌)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前静息电位与后静息电位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变化比较(±s,μV)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论

MMPS多以臀部酸痛、性交痛、阴道疼痛、会阴疼痛为主,而且疼痛会逐渐扩散至大腿后方,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脊柱侧弯、间歇性跛行等并发症。研究发现,盆底筋膜及肌肉神经纤维比较丰富,感觉纤维对于精神、营养、代谢、损伤等因素具有强烈敏感性,也是盆底肌筋膜疼痛的主要触发点[5]。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应用电刺激与按摩手法联合治疗MMPS能够改善血供、降低敏感性,治疗效果显著[6]。例如,姚珊珊等[7]研究发现,应用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但是该项研究中选择对患者阴道深部进行按摩,操作难度大,对医师要求高,即便能够达到深部也容易对患者造成不适感,会降低患者体验感受和治疗依从性。而采用电刺激治疗,能够应用高频率的止痛电流,依照盆底肌表面的肌电活动,转化成视觉信号与听觉信号,逐渐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放松,避免活动过度,减轻疼痛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能够提升对盆腔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在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过程中应用电刺激,使用高频率电流能够达到兴奋交感神经的效果,并对副交感神经产生抑制,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并且低频率电流的刺激会使机体局部释放出内啡肽止痛物质,从而产生疼痛缓解效果[8]。另外,低频电刺激能够收缩患者盆底肌,促进盆底肌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再加上电刺激生物反馈的应用,能够依照患者盆底肌表面肌电活动转化成的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进一步指导患者主动放松盆底肌,避免出现盆底肌过度与功能失调现象,进而减少患者漏尿情况。同时,应用手法按摩刺激,用手指垂直按摩挛缩疼痛肌肉,能够进一步促进肌肉收缩功能恢复,舒张肌肉,进一步恢复患者盆底肌供血,减轻盆底肌疼痛[9]。对触发点的按压可以提高肌肉筋膜内感受器痛阈,松解受累的肌肉,进而缓解挛缩筋膜,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杨世朋等[10]发现,对盆腔肌筋膜疼痛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雷火灸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临床疗效,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袁丽娜[11]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应用按摩结合电刺激治疗,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情况。这是因为,MMPS的疼痛多来源于盆底肌肉过度活动,电刺激产生的脉冲电流能够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阻断机体疼痛信号传导,且增加按摩手法之后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和协调性收缩,改善疼痛症状。同时,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这是因为,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过程中,通过在阴道中放置探头电极,给予患者低频电刺激,有利于盆底肌肉兴奋性的有效提升,进而发挥锻炼盆底肌肉的作用,提升患者盆底肌生理功能[12]。另外,通过手法按摩对触痛点和盆底肌肉进行按压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肌肉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盆腔肌肉过度活动,从而提升患者盆腔肌肉功能。

综上所述,对盆腔肌筋膜疼痛患者应用电刺激结合按摩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盆底肌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