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业经济论文范文,农业经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江苏农业劳动力减少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

  • 投稿排骨
  • 更新时间2015-11-01
  • 阅读量508次
  • 评分4
  • 85
  • 0

张旭青 何 伟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21世纪以来,江苏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且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究其根源,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容易导致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和耕地撂荒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和新的经营方式代替旧的经营方式。最后,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可行性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农业发展方式;要素替代;经营方式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4SJB664)。

[作者简介]张旭青(1979-),男,江苏涟水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何伟(1963-),男,江苏沭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一、引言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2015年初,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特别是2001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导致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流失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和粮食安全[1]。那么,农业劳动力减少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局面?江苏省的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排在全国前列,并且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分析和总结江苏经验,不但可以为新时期江苏农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而且对其他地区也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由于过去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过剩状况,因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如何转移过剩劳动力等问题,很少关注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查阅1979-2000年期间的文献,只有少数文献提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2][3],由于当时资料和数据限制,这些研究均缺乏实证支持。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步显现,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相关文献逐渐增多,主要关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4];老龄化导致种植模式趋于简单化,农民选择劳动力投入少的作物耕种[5]。但也有研究认为,由于生产决策趋同和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普及,老龄化并没有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6];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担心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7];随着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增加,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出现倒“U”型的趋势,其中50-60岁年龄段耕地利用效率最高[8]。以上成果给本研究带来了启发。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产生的影响。

二、江苏省农业劳动力变动状况

(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

本文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衡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见图1)。1978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是1937.06万人,在全部从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为69.7%,此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所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又有所上升。199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达到最高值2405.68万人,所占比重为56.3%。1991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呈现持续减少趋势,特别是2001年以后,呈现了加速下降势头。2013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仅为956.74万人,比2001年减少875.51万人,下降幅度达到48%,快于同期全国34%的降幅。与此同时,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20%。这一比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是最低的,相当于台湾省20世纪80年代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江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预计2020年左右将降至10%以下。

(二)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反映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指标有雇工工价和劳动日工价。其中,雇工工价是指平均每个雇工劳动一个标准劳动日(8小时)所得到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和合理的饮食费、招待费等),劳动日工价是指每个劳动力从事一个标准劳动日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理论报酬,被用于核算家庭劳动用工的机会成本。由于雇工工价更多的是反映农村雇工市场决定的劳动力价格,而劳动日工价是基于农村人均收入确定的一种理论价格,因而前者往往高于后者。

以水稻种植为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江苏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传统的插秧工等农业雇工越来越稀缺,雇工工价不断攀升,同时家庭用工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见表1)。水稻生产中雇工工价从2002年的22.2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79.7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55%。而劳动日工价由2002年的13.0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68.0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1%。

(三)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特征

江苏农业劳动力不仅面临着数量下降、成本上升,而且呈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以及有文化、懂农业科技的劳动力减少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和低人力资本化趋势。根据课题组对省内一些农村的走访调研,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保守估计一些农村社区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大约三分之二,留守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在现有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中,50岁以上劳动力约占一半以上,女性劳动力约占60%以上,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50%;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导致一些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凋敝。

(四)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原因

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和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江苏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只有200万左右;随着20世纪8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部分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到了90年代,以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苏南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人口流动政策放宽,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刺激下,苏中、苏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苏南打工;进入21世纪,受城市非公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非农部门吸纳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次,伴随城镇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省乡村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随之下降,同时农村家庭就读高中、职业教育以及大学的青年人数增加,受教育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劳动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力参与率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

三、劳动力大幅减少对江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经济结构由过去的农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下降将给全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江苏农业发展而言,农业劳动力减少具有潜在的双重影响。

(一)消极影响

在一些农村地区,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锐减,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民的收入已不再主要依靠农业,一些农户对农业生产变得不太重视,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甚至出现耕地撂荒,导致粮食产量低下。以复种指数为例,江苏从1991年的1.77降至2010年的1.60。同时,农业人才的流失也给农业新技术推广带来了困难。面对家庭劳动力减少,一些农户不得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节省劳动力投入的作物种植面积,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增大了作物病虫害爆发的风险。一方面,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小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2001年的22%增加到2013年的28%,另一方面,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17%下降到2013年的9%。另外,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村通过集体劳动兴修水利设施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维护,对农业生产将构成潜在的威胁。

不仅如此,农业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攀升,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和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有所变化,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农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出口趋于减少,贸易逆差大幅飙升。

(二)积极影响

农业劳动力减少,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它诱致了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和经营方式创新,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1.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经历了由早期的劳动替代资金,向现在的资本替代劳动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全省的温饱问题,农业采用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例如,农忙时搞人海战术、增加复种指数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要素禀赋或供给条件发生变化,结合要素需求的作用,导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资本变得相对丰裕和便宜,劳动变得相对稀缺和昂贵。测算结果表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要素价格比率从2002年的6.4∶1急剧上升至2013年的22.7∶1(见表2)。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农民会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以利用市场所提供的机会。他们会依据要素价格变化方向,相应地调整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的比例,用资本投入品替代劳动投入。以水稻为例,每亩资本投入(用物质与服务费用衡量)不断上升,而每亩劳动投入(用用工数量衡量)基本上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见表3)。资本与劳动投入比率从2002年的23.1元/工日增加到2013年的89.1元/工日。这意味着江苏农业生产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农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2.农业劳动力下降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经济体制完成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不改变的前提下,土地被按照农户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这一制度变迁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早期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由于土地承包是与家庭人口数量挂钩,当人口增加时,土地面临不断调整的风险,导致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耕地细碎化程度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超细小的农户规模使得农业几乎无法能够向农民提供与非农部门相媲美的就业收入。当大量劳动力离开农业,甚至家庭整体搬离农村时,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需求逐渐增加,土地流转的供给也逐渐增加,这给一些停留在农业部门的农民提供了出售专业化服务或者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这部分农民基本上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他们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依靠出售服务或适度规模经营可获得与非农就业相当或更高的收入。潜在利益的需求,有力地诱导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江苏已经发展出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江苏农委的近期调查,2013年江苏家庭农场认定数量为1.58万家,专业大户达到23.5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为67.5%。这些新型主体已成为推动农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劳动力下降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也较快。一些研究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部分是源于对农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够造成。农业发展规律本质是一个动态的生产要素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过程。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并且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如果能够顺应要素动态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这一世界农业发展规律,推动诱致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依靠增加劳动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现阶段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不一定是不利的,相反,这恰恰可能是加快转变江苏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实践也证明,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下转第50页)

(上接第15页)

当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协同全社会、工业部门和科研机构来促进要素动态替代,推动技术进步,协同广大农户来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技术进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将极大地释放农民耕作土地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宏观层面要发挥苏北和苏中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享有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节约劳动力好处;中观层面要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成立农业家政服务组织,就近开展代耕和农田托管等有偿服务;微观层面要重视节省劳动力投入的农业适用技术创新和推广,比如插秧技术、小型农业机械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启臻,杨汇泉.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3-168.

[2]全若谷.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要防止农业劳动力老弱化[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72-74.

[3]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51-53.

[4]李旻,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5]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6]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39.

[7]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15-25.

[8]杨俊,杨钢桥,胡贤辉.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来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证[J].资源科学,2011,(9):1691-1698.

(责任编辑:李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