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学实验论文范文,医学实验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神经重症患者脱机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1-03
  • 阅读量31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脱机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普通治疗与吸痰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泵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观察组采用恒温湿化器进行2 h间歇湿化治疗。比较两组湿化良好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湿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湿化器2 h间歇湿化在神经重症脱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可提高湿化效果,控制并发症发生,是理想的湿化方式。

关键词:神经重症;脱机;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


在神经重症患者康复阶段,暂时不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可利用加热湿化器解决康复治疗中无法持续气道加温湿化的问题,对痰液进行稀释,改善肺不张,增加氧合,提高拔管率,促进康复[1,2]。气道加温湿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模仿人生理气道持续分泌黏液的环节,通过相关湿化装置将湿化液体持续滴入到气道中,从而保证气道持续处于湿润状态,提高吸入气体的温度,减轻对肺部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选取科学、有效的湿化方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3]。本研究旨在分析微泵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及恒温湿化器2 h间歇湿化治疗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4岁,平均(47.54±4.21)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47.56±4.22)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颅脑损伤、脑卒中、脑肿瘤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的患者;(2)年龄20~75岁者;(3)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的神经重症患者;(4)患者或其家属同意进行加温湿化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行机械通气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

方法: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及吸痰治疗。(1)吸痰:护理人员戴好口罩、洗手,备齐药物后,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口腔及鼻腔,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铺巾,吸入少量盐水后将吸痰管置于患者口腔中,吸尽分泌物,换管,在患者吸气状态时,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深部,尽可能吸取气管中痰液,完成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2)药物治疗: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生产厂家: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417),静脉滴注,1 g/次,2次/d。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生产厂家:澳美制药厂;批准文号:HC20120014),口服,30 mg/次,3次/d。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泵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采用深圳迈瑞提供的微量泵进行。气道内用0.45%生理盐水配比液持续滴注,走速根据患者的痰液黏稠度情况设置,一般2~5 m L/h。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痰液的性状、颜色、量,血气分析情况,气道内黏膜有无出血等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型号AIRVO)及台湾凯得提供的恒温加湿湿化器(型号VH1500)进行恒温湿化治疗,在湿化器内添加无菌注射用水,恒定温度37℃,进行每次2 h的湿化治疗。治疗前进行药物雾化治疗,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正确安装管路,一端连接中心供氧,一端使用硅胶螺纹管连接气切面罩紧扣在气管切开处,将氧气作为驱动气体流,经过加热湿化器后,将水分加热产生蒸汽携带氧气对患者进行治疗,确保患者在吸氧的同时能够对呼吸道进行恒温湿化。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气促及心律失常等。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湿化效果。a.湿化过度:痰液稀薄,需要不断吸痰,听诊发现气管内痰鸣音多,频繁咳嗽,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缺氧性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及心率改变;b.湿化良好:痰液稀薄,可顺利吸引或咳出,气管内无痰栓,听诊发现气管中无大量痰鸣音及干鸣音,呼吸道通畅;c.湿化不足:痰液黏稠,较难吸出或咳出,听诊发现气管内存在干啰音,在气管中还存在痰痂,严重者可能出现突然性吸气性呼吸困难[4,5]。(2)记录两组湿化1周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肺部感染。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湿化效果比较:观察组湿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湿化效果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讨论

病情复杂、变化快及并发症较多是神经重症患者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确保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措施,达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临床预后改善的目的。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可通过咽喉部、口腔、鼻腔等吸入气体至气道,而神经重症患者在康复阶段,则可给予脱机治疗,因其气管被切开,气道的生理屏障被破坏,导致身体缺失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湿加温功能,吸入的气体则全部由下呼吸道给予加湿、加温,导致下呼吸道丢失水分,使气道分泌物黏稠,易形成痰痂,严重者可能出现堵塞,导致呼吸不畅;而气道湿化则能促进呼吸道纤毛摆动,利于身体排出分泌物,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6,7,8]。临床上普通病房常用的湿化方法有氧气驱动喉罩雾化、人工鼻湿化法、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及雾化气道湿化法。传统生理盐水气管内滴注的湿化方法效果不明显,无加温功能,易引起支气管痉挛或细支气管阻塞,影响氧的弥散功能,易刺激气道上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受体,导致血压升高;清醒的患者会感到恐惧、焦虑,使呛咳反应和憋气加重;且经常会出现痰痂,不易咳出,进而导致肺部感染。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湿化方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湿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恒温湿化器2 h间歇湿化在神经重症脱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分析其原因:在应用微泵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中,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痰液黏稠程度对微量泵速度进行调整,但较难控制湿化程度,在湿化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导致患者吸痰次数增加,不断中断氧疗,不利于患者康复,且较难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恒温湿化器有以下优点:(1)经过加温的气体对气道无刺激性;(2)保证了患者吸入的氧浓度;(3)保证气道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促使痰液黏稠度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减少吸痰和痰痂的产生;(4)持续湿化减少了反复抽取湿化液滴入气道的操作,且人工气道处于相对密闭的管路中,有利于院内感染的预防,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5)应用恒温湿化器较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更能控制湿化液的量,剂量相对准确,可保持恒定的速度对气管进行湿化,且经加温处理后的湿化液能均匀散布到气道壁四周,适当补充气道损失的水分,保持呼吸道生理湿化状态,能有效改善气道湿化环境,使痰液保持稀化状态,护士可在较浅的位置将痰液吸出,吸痰次数减少,保证气道通畅;(6)恒温湿化器能对吸入气体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不易引起呛咳,患者痛苦得以减轻,另外还可确保湿度适宜。

综上所述,恒温湿化器2 h间歇湿化在神经重症脱机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治疗,可提高湿化效果,控制并发症发生,是理想的湿化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元杰,孙莉彭琳等高流量湿化氧对危重患者脱机后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8,17(3):259-262.

[2]杨雪莲赵庆华,余华,等.颅脑疾病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重庆医学2015, 44(18):2588-2589.

[3]宗雅娟,周姣.谷丽宁,等.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在ICU气管切开脱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5):4284-4287.

[4]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1):1639-1642.

[5]李冬梅,李丽,宋淳,等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305-3308.

[6]陆件,倪兴梅沈奕等序贯高流量气管内吸氧在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0):963-966.

[7]燕朋波,全金梅李志静等三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建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效果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 13(5):480-483.

[8]李颖蕾任建发王惠凌等程序化脱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台急救杂志,2018,25(5):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