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儿科医学论文范文,儿科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儿科医学的重要作用及应用研究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4-09
  • 阅读量278次
  • 评分0

  导读:写作儿科医学论文对于很多初次写作的作者来说,应该都是不怎么清楚的吧,它可以说是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的专业了,所以不可避免的需要撰写儿科医学论文,本论文分类为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儿科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系统管理在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系统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系统管理,对比两组实验室抽查24次对比实验室物品缺失、实验室物品损害及实验室卫生不达标等情况及实验室器材管理、设备管理、物品摆放及实验室卫生等的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实验室物品缺失、实验室物品损害、实验室卫生不达标等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检验质量、检验服务、检验效率及实验室卫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系统化管理显著的减少实验室不良事件的发生,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及操作的安全性,保證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系统管理;儿科;医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5(a)-0125-02


  儿科医学教学为实验室重要的组成、实验室的各项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在实验的具体操作中儿科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行为和习惯对医学生的工作作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常规管理,常会引起实验室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将系统管理应用在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其是社会发展的现代管理学,常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及博弈论等3个方面[1]。以往系统管理常被应用于企业信息技术管理中,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对相关要素的收集、管理、分配、完善和维护,最后将要素设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企业管理更加完善,更加规范,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笔者研究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系统管理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每月的使用次数为10~18次,每次最大限度容纳学生60名。其中实验组中有20台操作台,每个操作台均配备成套的实验室物品,实验室中45件设备能够重复使用,76件实验室模型可被重复使用。


  1.2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系统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对儿科医学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管理①对于实验室内科重复利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编号、粘贴标签,按照编号的顺序定期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修,对于年限较久,不可维修的设备,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报废[2]。②根据学生的实验课程,对仪器的使用频率进行合理的安排,将常用的仪器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仪器可将其放置器械柜中。根据柜内相关仪器的标号,详细地记录入册,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仪器的规格、型号及放置的地点等[3]。③定期核查、保养器材,可按照存放单的内容进行一一检查。


  1.2.2儿科医学实验室教学设备的使用管理①在实验室课程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学习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使学生了解系统管理应用儿科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同时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仪器操作的要求、规定及相关细则。②实验课开始前,学生应提前5~10min到达实验室,将携带的包锁在物品柜中,并换好白大褂[4]。③在开课时,医师可根据课程逐一的展示设备模型,并按照模型存放的位置粘贴模型的名称,并制作相关目录。④在实验室课程开始前,应明确模型的名称、编号及数量。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对模型的数量进行清点,确认模型数量及无损害后将模型回收,并于下次开课前摆放于实验台。⑤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应对实验台进行清洁,对物品进行统一的摆放,应教育学生爱护实验室的设备、模型,每次课程后各班安排值日对实验室进行清洁[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实验室物品缺失、实验室物品损害、实验室卫生不达标等事件发生率及实验室器材管理、设备管理、物品摆放及实验室卫生等的管理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其表示方法分别为[n(%)]、均数±标准差(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实验室物品缺失、实验室物品损害、实验室卫生不达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见表1。


  对比两组实验室管理质量,见表2。


  3讨论


  高效实验室中完善、规范的管理在促进科学快速稳定发展,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验室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发现儿科实验室中存在许多的不良事件,如管理不完善、操作过程不规范及实验室物品、设备管理不全面等,这严重不仅影响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也阻碍实验室的快速发展,所以将系统管理应用于儿科实验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系统管理的应用首先是对儿科实验室内的器材、设备进行管理,这是改善实验室相关问题的第一步。将设备、器材管理作为管理第一步的原因为,区分实验室内常用的操作仪器、设备和不常用的操作仪器、设备,将其分开放置,更便于使用和区分,有效地减少库存,使实验器材、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7]。标准化放置实验室中的器材和设备,按照器材和设备的规格、使用频率,对其粘贴标签后,分类储存于储存柜中,并在登记本详细记录设备、仪器放置的具体位置,便于学生在实验课程时能够及时找到[8]。其次,儿科实验室中应定期对器材进行保养和维护,使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按照规定使用,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损坏,并及时上报维修,对于使用频率较高,不能再维修的设备应及时办理报废,避免再次使用,出现不良事件[9]。在完善上述儿科实验室管理后,应持久地保持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流程,最终形成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儿科实验室医学生能够坚持从实际情况点滴做起,从每个细节做起,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儿科医学实验室器材、设备的管理流程,保证实验室能够正常的运行[10]。


  笔者通过该次对某一时间段儿科医学实验室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实验组实验室物品缺失、实验室物品损害、实验室卫生不达标等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检验质量、检验服务、检验效率及实验室卫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系统管理应用于儿科药学实验室中,显著减少实验室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实验室中物品的缺失,保证实验室的清洁,同时提升实验室整体的管理质量,使实验器材、设备合理的放置,保证学生在实验室学习中的效率,同时保证实验室课程的顺利进行,值得被广泛应用。


  第2篇:浅谈医院感染控制在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应用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该院因住院感染而患病患儿134例,实验室人员48名,将两组人员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67例,每组实验室人员2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实验室的整体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生感染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验室整体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院感染控制应用在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有效减少患儿在治疗期间感染的发生,并且完善患儿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儿科;医学实验室;管理


  医院为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同时也是大部分患者聚集的地方。虽然医院的主要职能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但是多种疾病、多种细菌的发生,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患者在治疗中,常因实验室的不完善管理,引起感染的发生,这样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发生率显著的提高。此外儿科中的患儿发育仍不完善,抵抗力较差,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实验室的管理及对感染控制和预防,对减少和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非常重要。因此,在儿科实验室中施行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选取患儿67例、实验室人员24名,对比分析实验室常规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取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因住院感染而患病患儿134例,实验室人员48名,将两组人员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67例,每组实验室人员24名。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31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年龄(6.51±2.62)岁;实验室男性9人,女性15人,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54±5.34)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6.62±2.54)岁;实验室男性13人,女性11人,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9.84±6.24)岁。对比两组患儿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构建完善的、全新的管理体系:严格监控和预防院内的各项感染,使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并随着医疗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使管理的作用在实验室能充分地发挥。同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反馈,达到全面的预防和监控[2]。


  ②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与感染相关的工作能够有效、顺利地开展,使实验室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有各项规章制度可循,提高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避免工作漏洞的出现,与此同时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能力[3]。


  ③定期组织相关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培训的人员包括院内的各个领导、负责人、医生及护士等,使其完全掌握感染知识,做到预防感染、避免感染、控制感染。与此同时院内可定期举办感染知识的讲座和讨论会,对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相应预防和解决的方案,避免感染情况发生。此外,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总结,并逐渐提高培训质量。


  ④对于可能发生的感染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实验室应加强对易感染科室的检测力度,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如果出现感染,应及时给予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⑤实验室应严格筛选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对于器械的购入应严格的把关,避免购买重复使用的器械,导致二次感染的发生[4]。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保证其达到消毒的标准,对于未经过消毒的器械和物品应严禁使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实验室的整体管理质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其表示方法分别为[n(%)]、均数±标准差(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儿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实验室管理质量比较


  对比两组实验室管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院内感染又名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如何有效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不仅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率,对实验室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儿科为医院内重要的组成科室,患儿的发育不完全,体制较差,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所以将医院感染控制应用于儿科医学实验室中,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控制患儿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作用体现以下方面:①完善管理制度,促使儿科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控制感染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关键。所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时也是预防各种感染的重要手段[5]。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意识,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对于使用的医疗器械,做好严格的消毒灭菌,这样不仅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也避免患儿不必要感染的发生。②通过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讲座,使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得到加强。实验室的各项操作均可能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而这其中医护人员的素质及行为对感染的发生造成直接的影响[6]。通过培训和讲座提高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按照规章制度实施操作流程,彻底杜绝感染的发生。同时,在培训后应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使医护人员提高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对感染的控制意识均为控制感染,减少感染的关键因素[7]。③重视对感染的检测和管理,实施有效的检测感染方法,预防感染,杜绝感染源。加强监测重点操作,发现医护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应及时制止,并给予纠正。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应定期抽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总结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完善的措施和意见。感染的发生与实验室的环境也存在很大关系,所以,应做好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通风,避免细菌的滋生。定期监测实验室内的空气指标,总结检验结果,分析感染发生的具体原因,对预防实验室感染也具有一定的作用[8]。④对相关机构的监督工作应高度重视: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儿科医学实验室也是医院的组成部分,所以,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非常重要。对于实验室内感染的发生,应详细、认真的记录,制定完善的感染报告制度,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的源头,感染发生的原因,感染可能导致的后果等全面记录。医院应定期监控实验室感染情况,制定责任制管理。


  通过上诉观察实验组患儿发生感染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验室整体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控制应用儿科医学实验室中显著减少患儿感染的发生,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提升实验室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被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