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论文范文,公共卫生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2014年鞍山市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55次
  • 评分4
  • 90
  • 0

朱小微 陈艳军 徐绍和

辽宁省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鞍山 114002

[摘要] 目的 分析当前麻疹疫情态势及存在的风险,为鞍山市麻疹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方案,结合鞍山市麻疹发病流行特征、病例麻疹疫苗免疫史,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鞍山市2014年麻疹发病上升趋势明显,麻疹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程度为严重等级。结论鞍山市麻疹属于高危险度风险。应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引起高度重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R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85-02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1-4]。该市自80年代实施麻疹疫苗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决议。2006年我国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以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和麻疹监测为主的消除麻疹综合策略与措施,该市2011年—2013年麻疹发病率达到1/100万以下,麻疹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2013年我国麻疹发病数大幅度增加,辽宁省2013年12月以来麻疹病例数急剧上升,该市部分地区也连续有麻疹确诊病例的报告,发病上升明显,为及时有效遏制该市麻疹发病上升势头,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同时为该市麻疹消除提供理论依据,现对2014年鞍山市麻疹疫情的风险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依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方案,结合鞍山市历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病例麻疹疫苗免疫史、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指标、免疫规划工作痕迹等材料,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麻疹暴发风险进行评估。

2 结果

2.1可能性分析

2.1.1 鞍山市2000—2014年麻疹病例发病情况该市麻疹2001年、2006和2007年、2009年为发病高峰,发病周期为2~3年与该省基本一致,由于2007年以后开展多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发病数明显下降,同时流行周期也有所延长,但是伴随着全省和该市2014年1、2月份麻疹发病数急剧上升,2014年将会出现新的麻疹发病高峰期。

2.1.2 鞍山市2004年-2013年麻疹暴发疫情情况该市2004—2013年共发生10起麻疹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麻疹暴发发生在2006年的辽宁科技大学,共发生病例134例。该市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状态[2]。目前,麻疹暴发疫情的概念是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10 d内发生2例以上病例[3],因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该市麻疹暴发重点场所。

2.1.3鞍山市近年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情况疫苗高接种率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手段[4],该市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率一直处于高水平,2010—2013年以市、县为单位麻疹类疫苗2剂次报告接种率在95%以上。每年规范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调查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基本一致,2010—2013年以市县为单位麻疹类疫苗2剂次调查接种率均在95%以上,同时该市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该市现有小学校581所、幼儿园1034所,2010—2013年累计查验了250 820名托幼机构及学校儿童,入托、入学查验率分别为99.45%、99.63%,麻疹疫苗二剂次接种率分别为99.12%、99.34%,补种率均在85%以上,对适龄儿童接种率形成有效补充。麻疹免疫适龄人群(8月龄~15岁)形成了一定免疫屏障,但是在8月龄以下儿童麻疹类疫苗免疫程序未覆盖,该人群形成了一定的空白人群,目前该市8月龄以下病例占一定比例,一旦有麻疹病毒传播,该人群麻疹发病风险将增大。

2.1.4 鞍山市近年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接种率情况近年来该市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开展了6次麻疹类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目标人群包括8月龄至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学生及教师、医务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劳教人员、饮服行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累计接种752023人,形成一定免疫保护屏障。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大年龄组的麻疹抗体滴度自然衰减,这部分人群抗体水平降低,流动性大,为麻疹发病高危人群。一旦有麻疹病毒传播,麻疹暴发风险的可能性加大。

2.1.5 鞍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2007年、2012年该市对<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共7个年龄组累计采集562份血清样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1岁、≥20岁年龄组阳性率偏低。2012年<1岁、≥20岁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77.14%、84.62%。综合分析两次抗体监测结果,<1岁组和≥20岁组由于8月龄以下儿童麻疹类疫苗免疫程序未覆盖和大年龄组的麻疹抗体滴度自然衰减导致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其他年龄组人群麻疹疫苗保护率较高,这一结果与该市近期麻疹疫情年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2.1.6 2014年鞍山市麻疹病例概况截止2月初共发生麻疹病例7例,其中海城市5例,铁西区2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聚集性。省级医院报告6例,海城市中心医院报告1例,说明该市医疗机构存在报告敏感性不高的问题。外地报告该市病例,个别在该市存在就诊史。1月报告2例,2月报告5例,随着时间推移疫情存在明显上升趋势。病例发生在小年龄组和成人中,18月龄以下6例,25岁1例。1例有麻疹类疫苗免疫史,6例因接种时有禁忌症而未能及时接种麻疹疫苗。3人有发病前7~21 d医疗机构就诊史,提示医院内感染的存在。

2.1.7 2014年该市麻疹暴发疫情可能性综合分析①根据全国、该省及周边城市近期麻疹病例高发态势,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增加了该市高危人群暴露和感染机会。②根据辽宁省和该市历年麻疹发病流行特征和近期病例的发病特点,3月份以后该市将进入麻疹流行季节,发病还会明显上升。③3月份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陆续开学,特别是春节后进城务工人员返回等因素,人口流动性加大,托幼机构、学校、厂矿等集体单位一旦有麻疹病毒传播,暴发的出现风险极大。④近年该市开展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相结合的综合免疫预防措施,已在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有效保护屏障,但20岁以上人群存在麻疹暴发风险的可能性,1岁以下儿童存在高度散发的可能性。

2.2 脆弱性分析

2.2.1风险承受能力方面群众对麻疹的认识不均衡,对麻疹类疫苗接种、就诊、防护等缺乏足够的重视。

2.2.2卫生资源能力方面该市麻疹由传染病定点医院收治,一旦麻疹大面积暴发,该市仅有的四家传染病定点医院从资源、人力等方面可能无法满足接诊、救治需要。

2.2.3风险控制能力方面该市从2009年起麻疹监测实行专报系统管理,监测体系日趋完善,2010—2013年累计报告疑似病例289例,麻疹报告发病率为1.94/10万,监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较高水平。鞍山市疾控中心建立比较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专业人员具备妥善处理好麻疹散发、聚集、暴发疫情能力。

2.3 严重性分析

①近年我国麻疹发病数居世界各国首位,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所以麻疹防制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被纳入了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责任状中,麻疹疫情将对政府产生负面影响。

②麻疹病毒传染性极强,儿童主要易感,对家庭造成伤害,同时人群聚集场所控制不当,易发生暴发疫情。

2.4 风险整体评价

采取风险矩阵法对麻疹暴发风险进行评估,依据消除麻疹目标,麻疹突发事件严重程度为严重等级,结合可能性和脆弱性综合分析,该市麻疹属于高危险度风险。

3讨论

风险评估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的重要环节,是早期发现、识别和评估事件风险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卫生部门均把风险评估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处置的一项重要措施。评估结果显示,鞍山市麻疹突发事件严重程度为严重等级,麻疹属于高危险度风险建议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一是开展全市范围的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建议目标人群为8月龄至6岁儿童;二是建议教育部门在开学时开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晨午检登记制度,一旦发现有发热、出疹病例聚集,应及时向疾控机构报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全国麻疹监测方案[S].2009.

[2]马超,郝利新,苏琪茹,等.中国 2011 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8(3):193-199.

[3]龚震宇,杨小平.2000-2008 年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情况和麻疹死灰复燃的危险性[J].疾病监测,2010,25 (3):252-253.

(收稿日期: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