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体组织学论文范文,人体组织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人体组织学有效运用以及体会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6
  • 阅读量420次
  • 评分0
  • 0
  • 0

  伴随着当下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代医学的一个高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需要更多具备扎实临床理论知识,人体组织学就是当下尤为关注的学科,本文就整理了关于人体组织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思维导图在高职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陈歌,崔颜宏,吕会茹,何静辉,商留珂(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内容烦琐枯燥的医学基础课程,应用思维导图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新形势下教学改革要求。


  关键词:思维导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学范畴,主要探讨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发生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1],是医学生的入门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课时偏少而内容多且烦琐枯燥,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现象。因此,如何把知识化繁为简,如何进行发散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一位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2],它是根据人类左右脑的分工理论,综合运用左脑的逻辑、文字、顺序、推理、分析和右脑的图画、想象、颜色、空间等功能,将放射性的思维外显化、具体化[3-4]。其核心是以平面上的一个主题为起点,运用线条、词汇、图形、颜色,通过联想和想象,画出与其相关联的对象,形成一幅图文并茂的树状结构图形[2,5]。思维导图模式详见图1,以鼓室为例,其思维导图见图2。


  目前,思维导图在国外许多大学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已经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6]。鉴于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要求,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我院2017级8个临床医学专业班级中,随机选择4个班级作为观察组,另外4个班级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具体如下。


  1.2.1课前预习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找出中心词及与其相关的概念、知识点,梳理后画出思维导图,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呈现出来。


  1.2.2课上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针对不同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互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到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投入课堂讨论中。其次,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再次,教师对展示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提炼讲解,同时强调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谐。


  1.2.3课后补充完善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学习情况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还方便了以后的阶段性复习。在一个章节和系统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单独或与同学合作绘制思维导图,以利于课程结束后自行复习。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解决,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课前学生是否充分预习教材内容并绘出代表自己预习结果的思维导图,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课后学生是否能针对课堂上总结的重难点完善思维导图。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兴趣、思维导图对学习的作用、对思维导图的意见和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比两组成绩。


  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预习效果好,课堂上讨论热烈,课下补充完善的思维导图质量高。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大多数学生对思维导图很感兴趣,认为其对自己的学习很有用。分析期末考试成绩,观察组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3思考与体会


  3.1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导图的放射状结构以及不同分支采用的多变的字体、图形、色彩,使烦琐枯燥的文字信息瞬间变成了彩色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形,这种图形化的表现方式比单纯的文本方式更直观、更形象[7],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能厘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准确提炼出关键词,学生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思考,努力想象,整个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3.2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以及逻辑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学生要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就必须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合理优化知识结构。思维导图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并系统化。例如,在学到中耳炎这部分内容时,中耳炎严重时可以引起颅内感染,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解剖学中中耳鼓室的上壁这一知识点。因此,在绘制鼓室的思维导图时,应在上壁这一分支基础上引出下一级分支,与中耳炎并发症相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扎实,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就越宽,分析问题的步骤就会更加准确、清晰和简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高[8],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3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与大脑思考问题的过程相吻合,实现了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使得内隐的知识转化为外显的知识。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生活背景以及性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以绘制的思维导图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思维导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评价、反思,在互相评价、补充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更是锻炼了沟通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带来很多益处。


  总之,引入思维导图,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为他们从基础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教师而言,提升了驾驭课堂能力,提高了综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值得在今后临床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第2篇: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


  谌木清(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探究微课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64名学生,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微课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另统计研究组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对微课教学的认可效果较高,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配合各项学习,建立学习信心,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微课;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可选择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简单高效教学方式的引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自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探究微课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64名,男8名,女56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1±0.5)岁;研究组64名,男8名,女56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4±0.3)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以及平均成绩等基线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研究要求。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以板书以及口头讲述为主,偶尔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研究组实施微课教学,①建立微信交流群,以便于微课视频的发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制作三段左右的微课视频,将课程内容以图像以及视频的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②教师可通过微信群对学生的沟通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程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确保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③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将课后作业以及复习内容发送到微信群中,指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巩固。④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不断细化各项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微课制作方式以及制作内容。⑤考试之前教师可以将考试重点制作成微课的方式发送给学生,通过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佳深刻的记忆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及复习质量。


  1.3观察指标详细统计两组学生学习后期末考试成绩,详细计算各组学生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以及生理学成绩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研究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认可情况,调查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的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沟通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自信心的养成效果。


  1.4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由spss20.0软件分析、整理,检验定数资料用χ2,描述用百分比(%),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对比检验值为t;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对比两组学生教学后考试成绩研究组学生实施微课教学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以及生理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统计研究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调查情况研究组65名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微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信心的养成,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沟通能力的提升均有显著的作用,详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2。


  3讨论


  微课教学模式在其教学中的应用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的形式进行展现,将课程内容以更佳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2]。加上微信群的沟通交流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的氛围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习信心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3]。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中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以及生理学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微课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提高考试成绩。对研究组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可见,96.88%的学生认为微课教学对于自身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98.44%的学生认为微课教学能够提升学习效率,93.75%的学生认为微课教学的实施对自身沟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另有95.31%的学生认为微课教学增强了自身学习的信心,可见微课教学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施对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化均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可知,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缓解传统教学中的枯燥氛围,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感受,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配合各项学习,建立学习信心,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