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兽医学论文范文,兽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兽医学的教学发展方向及对策论文(共4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30
  • 阅读量244次
  • 评分0
  • 0
  • 0

兽医学可以说它是现状动物科学专业当中的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而且随着当下畜牧业现代化和兽医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兽医学的范畴已经从传统的家畜家禽疾病防治的研究,逐步扩大到涉及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医学的发展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兽医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简论中兽医学中的阳虚证


  黄宁(青海省大通县长宁镇后子河畜牧兽医站,810105)


  阴阳学说是中兽医学的根本大法和重要理论基础,它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不仅寓含表里、虚实、寒热,更是反映疾病的过程即正气与邪气的相搏过程。动物机体是统一有机联系的整体,“阴阳宜相济,不宜相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祖国中兽医学这些重要学说阐示了阴阳一旦失衡,疾病就会发生的病机。在此前提和基础下,笔者仅“阳”中“阳虚”一证浅作探讨,请同仁指正。


  1阳的重要性


  1.1阳的根源:古人谓之元气,元气是畜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古人形象地把它比作太阳“犹天之有太阳,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体中之物莫贵焉,故谓之阳也”。《素问,生气通无论》中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有阳则生,阳无则亡。由此说明阳在畜禽生命活动中的极端重要性。


  1.2阳的特点:《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然其要一也”。表明在畜禽生命活动、辨证、治疗中凡轻的、向上的、动的、亢进的、在外的、有热性倾向的等等都可属阳。


  1.3阳的来源及作用:阳是由先天之气(元气)和后天之气(宗气)及自然界清气通过畜体系列生命活动共同形成。它具有推动、温煦、腐熟、固摄、防御、气化等重要作用。


  1.4阳虚的形成:中兽医学中有“不及”和“太过”两个概念。如“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等。因大汗或发汗过多,则亡表中之阳;剧吐剧泻则亡里之阳。又汗、吐、下等法误用兼太过,则表里之阳俱亡,即是畜体濒死的征兆。


  1.5阳虚的症状:临床上常现畏寒怕风,喜暖,尿清便稀溏,完谷不化,精神萎顿,舌体胖苔白滑等等。


  2兽医临床上常见的阳虚证及治疗方剂


  2.1心阳虚指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生引起、常因寒湿、痰饮之邪阻抑心阴、素体阳虚、久病失养、出现心悸冷汗、恶寒肢冷、心神不足、疲乏无力等证。


  2.1.1方剂真武汤:炮附子25g,茯苓45g,白芍45g,白术30g,生姜45g,炙甘草30g。


  2.1.2病例:2016年4月,我镇后子河村王某饲养一头5岁里白花奶牛,主诉:近一段时间,草料俱减,不倒沫,喜卧动则易出汗。症见:舌淡胖苔白滑,鼻流少量鼻涕,精神萎顿,反刍弱,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证为心阳虚,方用真武汤加大枣20枚(去核),一剂两煎服,连服4剂告愈。


  2.2肺阳虚多因内伤久咳,久喘,肺气耗损所致,其证候常现:咳吐涎质清量多,短气息微,自汗,精疲乏力。习惯上称至为肺气虚寒,其根仍为阳不足。


  2.2.1方剂四君子汤加味:党參60g,白术50g,茯苓50g,炙甘草40g,干姜35g,细辛30g,五味子45g,黄芪45g,紫菀40g,桑皮40g,补骨脂35g,煨益智仁35g,苏子30g,半夏10g。


  2.2.2病例:后子河西村一枣红马,5岁,鼻流清涕,易汗易喘,气短,经用上方粉碎细末加开水用胃管投服,3剂愈。


  2.3脾阳虚此症临床遇到最多,脾属中州,司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机,升降失司,治宜健脾温运,散滞除满。


  2.3.1方剂健脾散:木香30g,砂仁35g,党參45g,白术40g,茯苓40g,生草20g,陈皮30g,肉蔻30g,山药35g,炒三仙各35g,炮姜35g


  2.3.2病例:2012-2016年以耳鼻凉,草料饮水渐减,粪便稀溏或含未消化饲料。反刍减弱、口温较低、口水较多及苔白滑,怕冷等诸症的奶牛24头,均以上方健脾散治愈。


  2.4肾阳虚此类症也较多见,方以肾气丸加五子衍宗汤,补肾扶阳为治则。


  处方:肉桂25g,制附子25g,山萸肉25g,熟地30g,山药30g,泽泻25g,丹皮25g,炒杜仲25g,炒补骨脂25g,车前子、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各20g。


  在实际临床中,常遇到如心肺阳虚、肾脾阳虚、心脾肾肺俱阳虚等病例,治疗中应严格按照“辨证论治”原则,分清虚实表里,抓住扶阳固本这一治则,临证化裁,均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第2篇:略论预防兽医学发展方向


  李月梅(长春市九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吉林长春1305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预防兽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从研究领域的范围来看越来越宽泛,从研究的层次来看越来越深入,从研究的思维方法来看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从一定意义上讲,预防兽医学为公共卫生安全及畜牧业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保障。主要研究目前我国预防兽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预防兽医学;问题;发展方向


  一、当前我预防兽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在预防兽医学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畜禽疾病预防过程中的一些失范操作所导致的药物残留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对寄生虫病等一些常见疾病的研究并不深入,而且其中逐渐诱发的新的疾病形式不时冒出,解决的应对性不强;对畜禽等疾病的防治疫苗以及疾病发生后选取的治疗药物监督不彻底,造成假疫苗、药物成分含量不合格的疫苗问题泛滥。


  二、预防兽医学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一)预防兽医学中的相关病毒性传染疾病免疫的研究方向


  在预防兽医学防控的疾病对象中,病毒性传染疾病是其中的一个大项,不仅在其中占据着极高的比例,而且与一般的疾病相比较,病毒性疾病的传染范围、传播强度都非常大。对于该种疾病的防治,我国实施了预防接种的防治办法,从防治的效果来看是比较突出的。但目前这一防治措施中免疫疫苗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从免疫疫苗的生产环节到对疫苗的防护做得很不到位,造成了畜禽有时即使接受了疫苗接种但效果仍然不明显的情况,一些传染性疾病暴发的概率非常大。针对这一问题,预防兽医学应当坚持多元化、多角度地研究粘膜、抗感染、免疫识别、细胞免疫等多种免疫机制,加强对畜禽免疫状况的跟踪性、及时性防治,对畜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样本提取和分类研究,特别要从免疫疫苗的保护环节强化监管。


  (二)预防兽医学中的相关寄生虫防治的研究方向


  在寄生虫防治上也要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从畜禽疾病防治的发展历程来看,寄生虫病对我国畜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从全球的范围来讲,着眼于动物保健品开发的研发投入费用是非常巨大的,每四个保健品中就有一个专门用于寄生虫病防治的产品。但目前防治畜禽寄生虫病的药物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寄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致使一般的预防性药物往往对于畜禽的作用微乎其微。免疫预防寄生虫病发生成为预防兽医学新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国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针对鸡、牛、羊、犬等不同类型寄生虫的防治疫苗。为持续提升预防医学中对寄生虫病防治的效果,需要将研发的方向定位于抗寄生虫生物医药制品的防治上,从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两个层面予以强化,从畜禽先天的寄生虫免疫、后续的获得性寄生虫免疫以及保护性的免疫、接种病理的免疫性、交互抗原递送的免疫调控等多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三)预防医学中的相关发病机制研究方向


  从现状来看,我国畜禽养殖的方法非常多,也非常杂。从养殖的单一和混合程度看,有同种畜禽单一养殖的,也有同种畜禽集约化养殖的,还有多种畜禽混合养殖的,有进行规模的圈养的,也有散养的模式,这样交揉混杂的养殖模式往往给疾病的防治增加了巨大的困难。而且养殖的从业人员往往素质参差不齐,在养殖的过程中发生的不规范操作问题尤为突出。预防兽医的相关操作人员也是差别很大,一些失当、失范的操作造成了相关疾病易发、多发、频发,且有时造成了新旧疾病此起彼伏、交替发生的问题,更加重了疫情的复杂程度。针对这些问题,在预防兽医学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当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一些新发现的畜禽疾病、顽固性的疫病以及易传染、难根除的疫病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理清病原与畜禽受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掌握病原体的移动规律,从疾病疫情发生的原因入手,将病原体的变异机制以及病原体在受体内部的反应特征等搞清楚、弄明白,为畜禽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充分地做好铺垫。在这个基础上,应当充分地将畜禽养殖的一些相关的诸如养殖环境、影响条件等影响因素纳入其中。


  (四)预防兽医学中相关的模式生物学研究方向


  受客观条件等的限制,现阶段我国的预防兽医学缺少一些必要的模式生物等的标准化配置,导致研究难以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开展,比如,在全方位实验的实现上、在实验研究过程的交流上、在实验结果的共享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动物实验试剂的疫苗开发、基因动物数据库的组建、动物免疫问题标准化模型的构建都有待于完善和提升。对类似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上升到国家宏观统筹的层面上,从资金的投入到政策的倾斜再到相关部门的协作帮助以及产学研模式的标准化实施上都需要加大力度,强化相应的措施,力求建立起相关生物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在这个过程中,预防兽医学应当将操作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立与多学科的交融和发展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多学科互补、多种措施并举的预防兽医学发展新模式。


  总之,当前我国预防兽医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的研究领域进入了研究的瓶颈期,因此,研究人员必须从正视和分析目前预防兽医学中的问题出发,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等的防治和发病机制及模式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和发展应当是未来一个时期预防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第3篇: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及其发展趋向


  王书恩、谢盛勇、蔡芬奇、王秋梅、王洋/河南省舞钢市畜牧局


  董会民/河南省扶沟县畜牧局


  查阅世界兽医大会(下称兽医大会或大会)年鉴可知自1863年至今的140多年中已举办了三十多届。从历届大会议题及会议中报告和讨论的分支议题可以认为,兽医学研究的内容和性质从初始的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生物兽医学随着社会发展,在病因、病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只是研究单纯的生物兽医学致病因素及其导致的病理学,而是同步研究了并存的社会因素和动物心理因素的综合性致病因素所导致的病因病理学。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的理论兽医学和实践兽医学并存的新的兽医学,即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但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并不了解兽医学已经内涵了这一科学属性,长期以来只认识和注意到通过运用单纯的生物兽医学理论和技术保护动物的健康,没有运用综合性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理论和技术去保护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新的领域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起到促进兽医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纵观兽医大会议题,可以认为随时间推移,将传统生物兽医学升华到复合型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兽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突破,更是符合兽医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发展现代动物生产的需要以及保障动物和人类共同健康生存的需要。


  一、研究、解读世界兽医大会议题的意义


  首先,从动物医学角度说,了解国际间动物主要疫病发生发展概况,尤其了解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恶性和危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的简要病史以及近代和现代某些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概况,对防控当今继续存在乃至在国际间的传播的疫病具有重要的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意义。


  其次,从兽医公共卫生和医学公共卫生领域看,由于存在诸多人畜共患病,了解兽医大会议题对从兽医公共卫生和相关医学公共卫生角度防控动物和人类疾病的发生以及提高健康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这对研究和发展预防兽医学和相关预防医学,实现人畜共同健康和谐共存具有现实和深远的重大意义。


  无怪乎1983年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大会就号召“所有兽医、包括国际组织有关人员,为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要共同协作加强动物保护”。


  另外,在本次大会中还讨论了几个值得人们关注的议题,一是兽医科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二是兽医与世界饥饿斗争中的贡献;三是食品卫生和消费者的问题;四是国际组织在动物保健组织中的作用;五是伴侣动物在人类保健中的作用。此五项议题就其性质看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兽医学技术范畴,而具有典型的社会兽医学属性和具有兽医学边缘科学的性质,更具有兽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为了人类的健康和需要。


  二、兽医大会议题简况以及值得关注的会议议题和重大事件


  (一)大会简况


  世界兽医大会是国际兽医组织举办的专业性学术会议。第一次会议始于1863年,迄今为止(2011年)的140多年间已经举办了三十多届次(现能查阅的资料中缺少24、26、28、29届会议资料),就历次会议的主题看,以传染性为主题和议题的会议有18届,这表明早在100多年间家畜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已经引起了国际的高度关注。


  (二)值得关注的会议主题、议题和重大事件


  1.建议召开国际防治传染病大会与成立“家畜传染病机构(OIE)”:值得关注的是在第六届会议中(1895年)首次提出了“召开国际防治传染病大会的建议”;后于1914年第十届会议中又建议成立“家畜传染病国际机构”。这些建议已经打开了国际共同防控传染病的大门,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2.另外有两届大会更值得人们重视,一是在1934年举行的第十二届大会中会议的赞助人竟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再是2002年第二十七届大会中突尼斯国家总统本·阿里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国家总理又在大会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充分表明动物医学的发展和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已经引起了国际政界人士的关注。显然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兽医学发展的充分体现。


  3.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在第十七届大会中把1963年定为“世界动物保健年”。这表明在国际动物疾病防控中已经开始注意向预防兽医学方面发展而重视对动物疾病进行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


  4.还有于2011年在三十届的大会中将2011年定为“兽医年”,并呼吁社会各界要更加关注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而且把“兽医年”的口号定为“兽医—为了健康、食品和地球”。同时OIE总干事贝尔纳.瓦莱特在会议中还指出“目前人类所患疾病的60%都与动物有关,新型的动物传染病在逐渐增多,历史上的某些疾病不时卷土重来”。这一论断应该说为国际合作防控人畜共患病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警钟,具有重要的社会兽医学和社会医学意义。


  综上述,可以认为大会中的议题以及会议要求社会各界关注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和防治动物疾病传染给人类等,这些都已经具有典型的社会兽医学属性了。


  三、用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理论深化认识大会若干议题的重要意义,为促进现代兽医学研究和发展所借鉴


  1.在现代动物疾病防控中仍需高度警惕疫病长期存在的特点与危害性。了解大会议题和简要内容应该给人们在当今动物疾病防控中带来何种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其中值得讨论和建立共识的是当代社会仍然要高度警惕和重视传染病的长期存在和新的流行特点以及引发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笔者对大会的主题和议题及简要内容,按其属性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30多届次的大会中有18届次的主题和议题都与传染病有关。无怪乎在第18届会议中(1967年)就明确指出“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传染病防治”,这足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而其目的是“旨在保证生产足够的动物食品以及这些产品的卫生,保护人类的健康”。


  显然这也是今后兽医工作面临的重心。如果说当时指出的“世界兽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传染病的防治”是对以后兽医工作重点的指示性预言,那么仍将其作为当今全球兽医面临的主要任务并不为过。因为当今动物疫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悉我国每年因动物疾病造成的损失,已过1000亿元。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警惕的信息。


  2.世界兽医大会的重要警示-加强国际防控是消灭和防控家畜传染病的战略性举措。早在1863年召开的第一届大会中就重点讨论了家畜传染病的防治问题。


  会议中确立了“家畜传染病可以通过社会力量来控制”的指导思想。这一提法已经超越了单纯依赖药物防控疾病的生物兽医学行为。可谓是早期具有雏形的社会兽医学理论的论述和带有社会兽医学性质防控传染病的行为。可以认为其仍不失作为现代国际防控传染病所必须采取的战略性措施。因为可以肯定地说就当代防控传染病而言,如果缺乏国际合作不仅在认识上是愚昧和陈旧的,而且在方法和技术路线上也是错误的,取得的成效也是低微的。因为传染病的传播具有无国界特征,大量的具有国际性传播的疫病频发已经足证了这一事实。因此,通过国际兽医组织号召全球共同参与防控疫病在国际间传播是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另外,在1895年举办的第六届大会中又首次提出“建议召开国际防治传染病大会”以及时隔26年之久于1921年召开的第十届大会中又“建议成立家畜传染病国际机构(OIE)(后于1924年成立)。这充分表明当时与会国对国际合作防控动物疫病已形成共识,那就是通过国际联动的力量防控传染病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和传播。这应该是国际兽医工作发展中早期展现出的最典型的社会兽医学行为。直至当今OIE仍在担负着防控全球动物疫病的职责和国际义务。因为当今仍有一些重大疫病通过生物入侵方式造成国际间传播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这仍然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3.“世界兽医保健组织的建立和确立“世界动物保健年“是对畜禽实施健康管理的预防兽医学进展的巨大推动。在1959年的第16届大会中首提“世界动物保健年”,后于1963年的大会中又把1963年定为“世界动物保健年”。这是预防兽医学研究中首先使用“保健”一词。


  这表明自1863年~1963年的一百年间兽医学的研究和发展都是以实施生物兽医学技术诊疗疾病为中心。甚至到21世纪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兽医仍是以临床诊疗为主要职能。显然在以往很长的时间内兽医和公众对预防兽医学中的健康管理即动物保健工作疏忽了。因此世界动物保健组织的建立和确立“世界动物保健年”对预防兽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动物保健措施的实施除了饲养管理人员在饲养管理中的个人行为外,而更多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兽医行政管理中的社会行为。例如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发布防控疫病和健康管理的法规、通告、通知、规定和管理条例等,并要求或强制养殖业主认真执行。所以动物保健的健康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情况下共同完成的。这种共同参与的健康管理行为就是典型的社会兽医学行为。可以认为研究动物保健即等同于研究预防兽医学。


  大量的事实确证现代集约化养殖情况下如果忽视以保健主为的健康管理工作将会招至灾难性后果。所以“动物保健年”的确立已经具有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特征了,这也是预防兽医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与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引发出食品安全理念雏形,食品安全应是当今关注的重点。在1883年第四届大会中首次对结核及患结核奶牛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后于第五届(1889年)大会中又重点讨论了“结核和屠宰场的产品检验问题”。


  显然这些议题已经涉及到动物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可以认为这已经具有现代食品安全理念的雏形了。但是成熟而又权威的研究则是1901年伦敦国际结核病会议之后才确定“牛结核病传染人的问题”。并认定儿童是最易遭受感染的人群。显然这是通过饮用含有结核菌的牛奶传播的,这也是当今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原因是本病不仅是20世纪的初、中期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而且至20世纪的末期本病居然在全球又呈现出流行趋势。无怪乎1993.4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目前结核病全球处于紧急状态”,并把3.24日定为“世界防结核病日”(至今各地卫生防疫机构坚持在每年的当日宣传本病防控知识),并呼吁“各成员国采取紧急措施,实施WHO提出的防治战略计划”。


  因为在1998年3.22日WHO在发布的公告中称“1997年全球检出了700万新病例近300万人死亡”这在医学发达的当代竟然发生如此问题,实在令人遗憾和深感不安。而本病在我国发生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于1997年3.24日在会议中说“目前我国仍有600万病人”。较新近的报导是“辽宁朝阳第一高中发生结核病50多人。


  至于是否为奶源传染本病值得研究,但是非工厂化奶的饮用问题应是当今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因为目前饮用非工厂化牛奶和羊奶的情况仍然存在。


  近几十年来,结核病在全球的发病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本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仍然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也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之一,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5.心理兽医学理念的萌生。在1983年的二十二届大会中报告了动物的运输应激性疾病和小气候剧变因素影响高密度饲养过程中引发育肥猪的溃疡病;还有1987年在二十三届会议的报告中有关“家禽福利”议题已明确提出了“应激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事实上这已涉及到心理兽医学范畴了。因为应激反应发生的机理是由高级神经活动功能紊乱所致,即大脑皮层受到劣性因子刺激而导致其兴奋与抑制过程紊乱、失调,继而引起垂体—肾上腺轴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失调,从而导致动物心理病理学过程—应激反应。


  时至当今,畜禽的运输应激反应以及集约化高密度饲养过程中均可见到种种应激因素所导致的诸多应激反应性疾病。所幸的是,不少养殖业主已经知道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福利条件,建立舒适的生存环境可明显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并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益。这也是研究心理兽医学的最终目的。


  四、研读世界兽医大会议题,树立大健康理念,确立动物医学发展趋势—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


  所谓大健康理念乃指动物全局性健康。这一健康理念,具有涵盖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健康理念,涵盖的对象不仅是针对动物也包括人类。从世界兽医大会的主题可以看到人们在动物医学研究中已经注意到全局性健康的重要性。


  早在1983年第二十二届大会中就号召“所有兽医,包括国际组织的有关人员为了动物和人的健康要共同协作,加强动物保护”。这应该是早期典型的大健康理念了。后于2011年OIE在巴黎公布2011年为“兽医年”,并呼吁全社会各界要更加关注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提出“兽医—为了健康、食品和地球”的行动口号;再是把第三十届大会的主题定为“关爱动物,健康社会”。


  显然这种健康包括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并涉及全局性(健康社会)即全球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可以认为这是典型的社会兽医学理念,也是一种大健康理念,这对推动全球兽医学以及兽医工作的发展以及相关医学的发展,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实现健康社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应是动物医学发展的趋势,更是新的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趋势。


  五、结语


  纵观世界兽医大会议题可透视出随着社会发展,兽医学研究已经由单纯的生物兽医学向社会和心理兽医学边缘科学发展,即向生物—社会—心理兽医学三者并存的方向研究和发展。事实已经证明,这一新的理论兽医学研究和实践对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符合人类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促进动物医学和人类医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第4篇: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利弊及对策


  范云鹏,麻武仁,张为民,宋晓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药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中兽医学是介绍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为教学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多媒体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笔者结合从事中兽医教学的一些体会,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中的利弊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中兽医学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中兽医学;利弊;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更新和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1]。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教学中。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中兽医学教学中,同样具有优势。例如,中兽医的理论抽象、模糊、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的形式往往难以表述清楚,如果借助图像、动画等形式,则可以形象的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课题组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多媒体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防治畜禽疾病的能力,并能贯彻“继承和发扬祖国兽医学的遗产”的方针,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2]。中兽医学课程内容知识量大,且理论部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板书、标本、挂图、模型等进行讲解。而多媒体技术能将中兽医学的课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文字与图像、动画等相结合,从而将晦涩、难懂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直观、且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1.1把教学中抽象的基础理论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


  以往的中兽医学教学中,文字表达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由于中兽医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内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奥,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一支粉笔,一本讲义”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现状[3]。而如果在讲课时若能结合相关的图片、动画进行解释和描述,则能将抽象的基础理论变得直观、易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对阴阳学说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对阴阳的概念和分类,可用图片表达出来——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宇宙万物均可分为阴阳;讲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时,可用太极图进行辅助解释;讲解五行学说时,可先在多媒体课件中画出五行之间的关系图,上课时围绕此图进行详细讲解;讲经络时,配以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流注动态图像;讲察口色时,可将舌色、舌苔、舌形等通过图片显示;讲脉象时,可用动态图像表达脉搏的变化;讲六淫致病时,可配以自然界中六气和六淫致病时的病态图片,进行讲述。通过以上方法,将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易懂,并且能够很好的改善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1.2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中药和方剂是中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兽医学课本中包括了近300种常用中草药和100多个方剂,对于这些中药和方剂,课本上只有文字描述而无图片。仅仅通过文字介绍,让学生记住这些药物的主治与功效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中药的形态、炮制等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中药的炮制时,将各种炮制方法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配以讲解,学生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讲常用中草药时,将中药采收前和炮制后的形态分别配以图片,从而显得形象、生动;在对形态相似而药效不同的两种或几种中药进行辨别时,把中药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分别用图片的形式概括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外在讲针灸时,可以提前给学生播放于船老先生拍摄的《千古神针》录像,将针灸的效果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兽医学教学模式,在内容和方式上均为比较单调、乏味的教条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激情[4]。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内容和枯燥的语言讲解变得直观、形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部分,可以将动物体内不可见的、抽象的“气”,结合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气体,解释气的状态,再结合现在生活中的气功养生,说明气的功能。在讲解的过程中配以相关的图片,从而把抽象、虚无的“气”变的生动形象,同时也能够顺便给学生解释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原因,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扩充教学知识量,丰富课堂内容


  近年来,中兽医学课程课时数被大幅度的压缩和减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中兽医学》由90年代的120学时逐渐被压缩为目前的64学时。对于中兽医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想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把课程内容讲完,并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并应用中兽医,对中兽医授课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而传统的授课方式进度较慢,已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前可以提前制作好课件,在讲课过程中,点击鼠标即可完成教学过程,板书需求较少[5]。此外,将抽象、枯涩的内容用图片或影像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也可以大大节约语言描述讲解的时间,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给学生讲授更多的内容,加快讲课节奏。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成果,比如,中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所取得的成效,针灸技术在国外的兽医领域的应用状况。从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并丰富了教学内容。


  1.5重复性强


  传统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需要板书,相同内容在不同班级讲授时也需要重复板书,劳动量相对较大。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重复利用课件,只需要制作一次,在讲课过程中,点击鼠标,即可代替大量的板书。此外,多媒体课件增删和更新均比较容易,遇到需要更新或增删的知识点,只需要在原课件中进行变更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课件,工作量小,可以大大节约教师在制作课件上消耗的时间,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工作。


  2多媒体技术在中兽医学教学中应用的缺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兽医学教学中具有传统教学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解决了以往教学中难以讲清的抽象、枯涩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此,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推崇备至,甚至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列为评课标准之一。尽管多媒体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在教学中,主体是学生,如果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有时却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从而产生弊端。


  2.1反客为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大部分的多媒体课件均为教学演示型课件,课件为教师自制,而有的教师为了省事,直接用别的老师制作的课件,或是仅进行了少量的修改。因此,教师对于课件中的内容不够熟悉,对所讲内容的把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上课模式僵化,有的基本是在读课件,没有与学生互动,也没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了多媒体课件中,而学生对于此种教学也失去兴趣,课堂上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讲,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而课下把老师的课件拷贝下来,回去自己看。因此,教师也从以前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了现在的计算机操作员,毫无个性。


  2.2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课件能将枯燥的文字与形象生动的图像、视频相结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从上课开始,就按照课件的内容开讲,直到下课,中间都没有停顿,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只会盯着自己面前的显示器,点击鼠标,读自己的课件。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且由于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及展示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不仅使教师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甚至犯困。久而久之,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填鸭式”教育,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无形中教师就把学生的思维方式限制在了课件的固定框架内,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2.3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完全掌握


  多媒体课件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但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害怕内容单薄,或是害怕没备好课,于是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不分主次,全部纳入课件,造成课件容纳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由于课件是提前制作好的,在课堂上只需要点击鼠标放映即可,需要板书的地方很少,从而导致相同的时间内讲授内容增多,不利于学生当堂消化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学生由于进度过快,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笔记,给课后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动画、视频于一体,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从而忽略了动画、图片等所表达的知识内容[6]。


  3多媒体教学中采取的应对策略


  虽然多媒体技术大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内容变得十分丰富,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课堂的主体依旧是学生,而不是课件,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认真仔细的进行教学设计,使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兽医学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1教师仍应发挥主导作用


  多媒体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示的工具,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7]。例如,在讲六淫致病时,首先在一张课件上标出六邪,然后启发学生,自然界中的六气有何特点,先让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下一张课件中,写出六淫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其性质,启发学生推测出六淫的致病特性,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在讲血与津液时,先将血液和体内的津液以图片的形式放在一张课件中,启发学生用现代医学观点,分析血和津液的来源及作用,然后在另一张课件中写出中兽医学中学与津液的来源和生理功能,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中西兽医中血与津液的异同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3.2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设计多媒体课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课堂气氛的调节,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不应该只顾讲自己的课,从而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沉默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如,在讲脏腑辨证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几个病例,然后挑出几个病例,让学生来讲,教师在旁边适当的引导,并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讲八纲辨证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让学生自己分析,属于什么证,该如何治疗,这样既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又能增强趣味性;在讲针灸时,可以播放一些运用针灸治病的视频,然后再配以讲解,或是播放一段后,暂停一下,等待学生提问,然后解答。通过这些措施,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3多媒体课件内容要适量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但其内容也不易过多。如果内容太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很容易不自觉的加快速度,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或是完全没有理解。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对教材中的内容做出精炼的总结和概括,要分清主次。例如,在讲五脏的生理功能时,只需把要点写上即可,详细的解说可以用语言跟学生讲解,而不必写在课件上;讲脏腑辨证时,只需把主证、治则和方例写上即可,具体的分析用语言进行描述。此外,课件不能全是一片文字,要尽量用少的文字归纳出重点,目的在于,一是防止教师过度依赖的课件,杜绝只会埋头读课件的现象;二是让学生有重点的做笔记,而不是全篇通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必要的板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应把节约板书的时间用来过度的增加教学内容,而应该安排一定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和记忆。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做到内容适量,使学生有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余地[8]。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多媒体技术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要时刻谨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同时还要结合中兽医学的特点,摸索出一种适合于中兽医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来提高中兽医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4]。文中所列,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步做法和体会,还不够成熟,也可能有错误,如何更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兽医学教学,有待中兽医教育工作者继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