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学教育论文范文,医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与教学设想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0-14
  • 阅读量256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课程整合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以学科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强,但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目标,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设想;卓越医生教育;


  作者简介:徐昌水。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电生理与药理学。


  自1866年美国医药传教会在广州开设第一所医科学校——广州博济医学校开始,国内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一直沿用由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国外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医学生。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便于教学实施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和财力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重复或互相矛盾[1]。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2]。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综合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提出几点设想。


  1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存在弊端


  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所学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科门数较多,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免疫学等课程[3],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段式医学培养教学模式。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为求本身的完整性,较少考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医学专门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学科带头人。因此,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如有些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上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时还是会重复组织结构的内容,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互相脱节等现象,如单独讲病理生理学知识时,老师对前面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后面的临床专业知识就不会讲授,严重影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


  2课程整合是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虽然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但片面强调专门化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医学整体概念的状况,与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对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5-6]。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多方面整合,主要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7]。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8];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9]。


  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设想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零散而缺乏联系,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对一个器官系统进行认识和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淡化学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克服了“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弊端[10]。因此,根据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按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与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式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组建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课程融合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三大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11]。


  3.1重组后的三大课程体系理论的教学内容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各模块所含学科共性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主要介绍人体基本组织与形态结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病理学研究方法、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疾病概论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内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进化与遗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各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各论部分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综合和重组而系统教学,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与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与感官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等8个教学单元,从人体的正常形态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各系统的病理形态与功能改变以及临床疾病联系进行整合讲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联系,早期接触临床。


  3.2各学科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传统的单学科实验采用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手册的要求,简单重复实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2]。结合医学培养目标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原则,对原有的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整合课程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形态发育学实验,主要综合原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病理学大体实验等,观察从正常到异常的结构改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功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整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各系统的功能综合性实验(如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血压调节和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整合课程实验将开展从细胞形态结构到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整合课程实验将从人体寄生虫与微生物形态结构到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整合为一体。这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实验,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早期接触科研[13]。


  4“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淡化学科,其各论将形态、结构、功能、病理、病理生理等课程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各系统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学科内容融合渗透与衔接,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系统。如学习呼吸系统时,从呼吸系统的大体结构、形态、呼吸系统生理学知识(功能)、呼吸系统病理学(针对呼吸系统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理诊断要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将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到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理生理学改变),从结构发育、功能到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系统性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记忆扎实、理解透彻、应用自如,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减少了学时,同时减轻了学生负担。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的学科界限;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等多方面课程融合;避免了学科间知识点的重复和脱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从整体上讲授了学生毕业后在医学实践中所需的全部基础理论知识[14];突出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思维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去解决实际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实现了人文素质和医学科学素质的结合。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高等医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范例,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沿袭的“以学科为中心”课程模式的补充,开辟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这些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教学模式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新医学教育模式及全球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将为教育部推广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