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情”动课堂

  • 投稿diba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98次
  • 评分4
  • 50
  • 0

金海江

不管时代如何进步,不管教育如何发展,不管语文课堂如何创新,语文的本质属性不会变,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内涵不会变。而且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写出来的,作者以文载道不会变,以文寄情不会变。纵观古今中华,翻遍语文课本,一篇篇名篇佳作均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生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就要以文入情,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晓畅的教育语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心田,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情,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我以为,语文课堂,必须有情味,上课一定要激情四射。

一、要会解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文都是以情铸成的,文字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以力量的东西……

语文教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会解情,理解体会作者的情,要能把握课文外在的、内蕴的思想感情。落叶飞花,本是平常,在黛玉眼里,那是自己的凄美爱情;月缺月圆,见怪不怪,在东坡心中,恰是作者的人生缩影。对于文章,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能深刻地解读和把握。没有情的文章,那不过是一堆文字和杂碎,毫无生命和意义。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情动于衷、感人至深的文章。读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能让人热泪盈眶,泪流满面,眼前闪现出慈祥、善良、勤劳的母亲形象,久久不去: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子》,会让人黯然神伤,心如刀割,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忍不住深深扼腕叹息;读《长城》,则让人荡气回肠,油然而生对祖国历史的一种自豪之感。教师要善于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因素,将心比心,以情激情,才有可能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二、要有激情

课堂更需有情人,语文教师须心中有情。情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课堂的活力所在。我们中很多人看韩剧、台剧特别会流泪,为什么?除了感人的场景外,他们的眼泪是被剧中人无数的眼泪给引下来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也是一个演员,在三尺讲台上是唯一的一个演员,想打动底下的观众——我们的学生,想让他们也跟你一样,真情参演,唯有用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只有以真诚、强烈的情感走进文章的深处,以情动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张志公先生曾说:“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教师的感情投入、铺路,没有感情就不能提高教学艺术。”“教师上课要有激情,要用教师的情感打动学生,这是解决教学艺术的重大前提。”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展示出来。教师上课需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我们喜欢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小眼放光,小耳竖起,小脸通红,小手常举,小口常开,可是我们教师自己呢?今天,我们还能听到左友仁、贾志敏老师等名师的课,深深为他们折服,折服于他们对课堂强大的驾驭能力,折服于他们在课堂上声若洪钟、精神饱满,他们那么大年纪,还能屹立课堂,常盛不衰,我觉得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语文课堂,特有激情,他们真的很爱学生,真的非常敬业,真的全身心投入了——他们爱他们所上的每一节语文课。

三、要能释情

语文教师要学当演员,能以文之喜而喜,能以文之悲而悲。文中的喜怒哀乐,教师得把它释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心中有情,更须手中有法。要用好的办法把文章之情、作者之情,用教师之情来真情演绎,然后来影响、感染、拨动学生之情。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学生虽然有接收能力,但并不一定乐意接受,关键在于这些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让学生阅读、思考,那么学生的心田必定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增加,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事情了。

语文教师要能说,能用情说。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语文课堂,同样如此。起,那是课堂导语,教师得说;承和转,就是课堂过渡语,从一个环节转入下一环节,教师必说:而合,是文章的结束语,可能就是课堂的“眼”,起着画龙点睛、总结升华的作用,教师尤其要说。而这些话,教师必须用心设计。一位初中教师在讲授《祝福》时,用这样的言语导入:“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爆竹声声。一位四十上下的女人走过来,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左手提着一个竹篮,内装一只破碗;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寥寥数语,如投石击水,从情感上一下子牵引住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感悟课文的兴趣。小学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

语文教师要会读,有表情读。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实践证明,教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从听觉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直至水乳交融,和谐共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有一段朗读的描写:“‘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一;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干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寿老先生读课文,入情入景,如痴如醉,那是用情朗读的一种境界。我辈课堂范读,也应若斯。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当我以缓慢、低沉、冰冷、哆嗦的语调只读了个开头:“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便声震全场,自己声音哽咽,而学生也悲伤莫名,自然就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氛围中了。朗读,可以有技巧,高低,快慢,强弱,抑扬,重音,我们要学习,要掌握,但大巧不工,朗读最感人的莫过于情,随文入境,随文化情,随情化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发生共鸣,便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这样,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融入文本,走进文本,就能感知语言的魅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师要会演,以真情演。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6%的声调+57%的面部表情。这说明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面部表情很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师生的面目表情、身体姿势等体态语言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外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体态语言来表情达意,多么重要。近三十年的语文课上下来,不敢说上得如何好,在课堂上却能真情流露。我笑,经常笑,或许大笑,或许轻笑,或许苦笑,或许微笑,为文,也为学生;我哭过,但屈指可数。早时,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我热泪盈眶过:教《小抄写员》,讲到父亲发现错怪儿子,为儿子披上外衣的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哽咽了好久好久;前几年上《最后一头战象》,读到老战象故地重游,伫立江滩,激越悲壮,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时,我又流泪了,学生惊讶了。课后,学生关心地问我怎么了,我说:读到此时,我心中酸,想到英雄末路,悲从中来,这泪就情不自禁了。读书,我们需要有代入感,觉得自己就是主人公,这样的阅读才是投入的,有效的;上课,我们也需要有代入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情的,有生命力的。有人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在课堂上,我倒觉得“真的弹了又何妨”,哭了就哭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然,体态语言要与感情的自然流露融为一体,做到合情、合理、合度,我反对教师为演而演、虚情假意,让人难受至极;痛恨矫揉造作、无限夸张,那会让人毛骨悚然。

四、要善“煽”情

煽情,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来激发情感。

一说煽情,我就想到舞台上明星闪耀、台下粉丝疯狂的场景,一首歌唱下来,一批批的俊男靓女奔上去,一根根的荧光棒挥起来,万众欢腾,群“魔”乱舞,明星说啥就是啥,明星想啥就能啥,怎个疯字了得!不可否认,除了明星的名气和表演功底外,你会发觉,这些明星很善于煽情。语文教师上课,也是可以学一点的。

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是煽情高手,他在做《艺术人生》时常常让被采访者泪洒舞台,有高手总结,他有三个套路:第一,利用资料旧事重提,揭开嘉宾的陈年伤疤;第二,亲人朋友现身说法,让嘉宾回到伤心环境:第三,朱军自己循循善诱,逼迫嘉宾回忆伤心事。所以,《艺术人生》的收视率就噌噌噌地上去了。我们总结朱军的套路发现,这其实是我们课堂上经常在用的情境法。情境情境,就是用情用境,朱军用情,采访时候极其投入:朱军用境,设计内容极其感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可以设计许多的情境,把我们的学生带入这些感人的情境中,再充分运用我们语文教师的三寸之舌,运用我们的诸多手段,不愁学生无动于衷、麻木不仁。

当今的语文课堂已进入“机器化生产的时代”——不可否认,多媒体真的是个好方法!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片、音乐、动画、录像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描述课文情境,渲染课文感情,让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其声仿佛触手可及、侧耳可听,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教学《月光曲》,不妨来段贝多芬的钢琴曲;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不妨为大家提供圆明园的相关图片,见证毁前的美和毁后的悲。这时,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个程序操作员,只消鼠标轻点,课堂便轻松行进,何乐不为?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会解情,有激情,能释情,善煽情,我想,一定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得快乐、激动、高兴,那么,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向往的课,学语文就成为一件幸福有意义的事l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那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为了孩子,让我们情“动”课堂!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心小学3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