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立足语文本体性知识的教学——《牧童和狼》教学设计

  • 投稿金知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81次
  • 评分4
  • 12
  • 0

马良生 【教学目标】 《牧童和狼》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中的第二则故事。这是一则耳熟能详的经典寓言,故事的情节学生早就熟知,寓言的寓意学生也早就理解。这不应该再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学参考书上认为“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这不仅是学情特点所确定的,也是语文学科本体性特点所决定的。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反映语文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语文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各门学科共同承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

有了以上的学情和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认识,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点:

1.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特别是能夸张式地读好牧童的喊话。

2.理解“短语式语言描写”能够表现牧童的情感和品质。

3.训练“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言的寓意和写法。

【教学理念】

立足语文本体性教学,按“认识一实践一迁移”的程序设计教学,强化语言表达,落实语言实践,形成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

一、比较牧童的前后喊话,感情朗读故事、讲述故事

1.朗读。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则故事《牧童和狼》,谁来读好故事?

2.比较。师:故事的主角是牧童,伊索写了他的两次语言。比较下,要读出牧童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你想怎么读?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第一句要读出牧童表面慌张,实质在戏弄、欺骗村民,有种扬扬自得的感觉;第二句要读出牧童真的是害怕、慌张的语气。两句都可以采用夸张的语调读,第一句拉长语调、得意扬扬地读,第二句带着哭腔读。)

3.演读。师:请采用表演式的朗读,来讲一讲这则故事。

(设计理念:感情朗读是每篇课文共性的语文技能,就是语文本体性教学的共性内容。本则寓言的朗读训练是采用夸张式的语调表现人物情感,将体会牧童的内心情感渗透在感情朗读这一本体性教学内容之中。)

二、比较长句与短句,认识“短语式语言描写”方法

1.比较。师:我们再来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想想课文为什么不用第二句呢。

第一组:

(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好几次他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

第二组:

(1)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真的已经来了。狼真的已经来了。大家快来帮忙啊,狼真的在吃羊了。”

(第二句一是没有用“!”,二是都是长句子,不能很好地表现牧童的情感。)

2.小结。师在人物语言描写中,为了表达急切、害怕、慌张等情感,要用短句和感叹号,不该用长句。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让学生读读、议议,认识到“短语式语言描写”能表达急切、慌张等现场情感,但学生形成的还只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三、比较原文与改写,练习“短语式语言描写”,理解寓意和写法

1.练习描写。师,故事中没有村民的语言描写,我们来试着描写村民的两次语言,写在课文合适的地方。想想,你想表达出村民怎样的内心,采用长句还是短句,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2.交流表达。

出示学生的描写:

(1)好几次村民们都互相大喊:“快打狼!快打狼!”

(2)村民们听了,摇了摇头说:“又在说谎!又在说谎!真是个贯说谎的孩子,谁还相信他呢?”

(通过“短语式语言描写”,第一句表现出村民的急切、果断,第二句表现出村民的无奈、气愤。)

3.理解寓意。师:最后,牧童明明说的是真话,村民们为什么还这样说呢?(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比较写法。师:再比较一下,伊索为什么不写出村民的语言,这样不是更具体些吗?(“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情节紧凑,出现村民们的语言描写就不符合特点了;再说,村民们不是故事的主角,写了就不能更好地突出牧童。看来,还是请同学们擦去刚才村民们的语言描写为好。)

(设计理念:在上个环节学生获得“短语式语言描写”的概念后,通过仿写村民语言的实践运用,对“短语式语言描写”的认识变得更为清晰具体,这才可能转化为语文技能。并在实践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机渗透了寓言的寓意理解。)

四、作业

师: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请你仿照《牧童和狼》的写法,也来写一个故事,可以是编的寓言故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做到短小精悍、突出语言描写、点出道理。

(设计理念:在学生对寓言故事特点已形成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力图通过故事编写这一语言实践活动,使寓言故事特点在学生脑海中明晰起来。)

(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