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课程建设呼唤儿童文学

  • 投稿张政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54次
  • 评分4
  • 87
  • 0

编者按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一直以来都颇受大家的重视。为引领一线教师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刊于2014年12月初主办了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习活动,与会的专家与500多位来自省内外的教师一同观摩了四堂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体的儿童文学教育展示课。四位教师用他们独特的文学教学思想、精湛的文学教学设计、睿智的文学教学方法,彰显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也让与会人员受到了一次儿童文学教育的洗礼。在活动中,各位儿童文学专家、特级教师、教学专家还做了有关儿童阅读、儿童写作、小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的报告。本期我们特开辟专栏,将本次活动的精彩内容予以呈现,以飨读者。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全部教育内容。就某种角度说,“教育即课程”,课程建设无疑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核心话题。

小学是儿童这一生命阶段最为主要的学程。如果说“人本”的世界潮流决定了“生本”的教育理念,那么“童本”便是小学教育不可移易的信念。

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可以认为儿童期是文学期。儿童的心境是文学的,儿童的想象是文学的,儿童的情趣是文学的,儿童的言语也是文学的。为此,笔者在这里才有了小学课程建设呼唤儿童文学的期盼。

这是因为文学对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是从一降生就开始的。海婴要出世了,鲁迅曾和许广平商量:管他叫什么呢?干脆就把父亲的绰号送给他,叫“小白象”吧……许广平回忆说,当鲁迅第一次尽父亲的职责,将孩子抱在怀里时,只见他把海婴横在他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小房间从门口走到窗前,又从窗前走到门口,一边走一边唱:

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

“小白象”怎么变成“小红象”了——许广平回忆说,大概是看着新生婴儿红润的皮肤而引起的联想吧!

小海婴没有满月,就听到了大作家那首充满爱的“童谣”,其实,所有的生命在呱呱坠地之后都会听到由母亲创作的各式各样的“催眠曲”或“摇篮曲”,并从这里开始了与温暖的文学相伴的人生之旅。

由此看来,小学的课程是童年的课程,适度地融入儿童文学元素自然是应有之义。语文课自不必说,现在几乎所有的阅读课文都是文学作品。之前所谓的“常识性课文”,其实就是文艺性说明文,也在广义的文学作品的范畴之内。如果说从前的课本还有一些应用文,如“请假条”“书信”之类,现在也已淡化,或不再列为课文。有人说,“语文”包括了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但这三者绝非等量齐观,而是一种各具特色的“共建”:语言文字是基本载体,语言文学则是内容主体,“载体”和“主体”才有机构成了“语言文化”这一共体。另外,音乐、美术、体育一类课程,因其所含的艺术性,也就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它们与文学的亲近。即使是最理性的数学,它也一样需要融入文学元素才能使其温润柔软,方能进入儿童世界。我自小数学成绩不太好,但也有令我感兴趣的地方:一是背口诀,珠算口诀和乘法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念儿歌一样好玩;二是解答典型应用题,我觉得一道题仿佛是一个故事,所以对“和差问题”“行程问题”“植树问题”“鸡兔问题”……颇感兴趣,解应用题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计算能力。现在想来,还不正是因为“歌诀”和“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才引起了我的兴趣。

不只是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会有文学的基因,课程的教学方式,更需要多采用文学的手段。著名作家刘绍棠十分敬重他四年级时教语文的田老师。刘绍棠刚上一年级,田老师让三年级学生把着一年级学弟学妹的小手描红。描红纸上印的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田老师先把这首小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个故事:“有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吃了早饭收拾好家务才上路,一口气便走出了二三里地。这时候,路过了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开始做午饭了,家家的烟囱里冒出了炊烟。娘儿俩走呀走,看见一路上路边亭儿挺多,有六七座吧,就走进了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呈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插在耳朵边,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喊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花儿越开越多,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刘绍棠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旁边的三年级学生捅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几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竟听到了上千个故事。想不到正是这些故事,在他的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知识的背后没有丰富的情感,那么知识只不过是最粗糙的工具。”

儿童文学的强大,正在于它有着能为儿童理解和感受的丰富的情感。于是,所有课程要儿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都必须伴随着只有文学才能有的丰富情感。舍此别无他途了。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教育集团和畅堂校区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