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低段学生语文作业改进策略

  • 投稿Jeff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07次
  • 评分4
  • 96
  • 0

王晔凤

作业,从本质上来看,应该是一种基于课堂延伸、依据教材编排规律又尊重学生实际学情的设计。低段语文作业一般都在课堂中完成,课外的很少;作业形式以抄写、朗读为主,扩展延伸性的题目很少;作业评价也很单一,缺乏激励性。那么,如何改进低段学生语文作业,使学生的作业既有效巩固课堂新知识,又促进不同学生思维能力的二次提升,满足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低段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预习超市,打通一个“连接点”——“教材是个好例子,作业不是硬任务”

所谓“预习超市”,就是教师将课前预习的内容、范围无限量供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甚至时间等因素,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完成。一年来,笔者尝试采用“预习超市”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静态的文本、抽象的语言中灵活地、多角度地穿梭,让预习作业成为学生与课堂的桥梁。

★案例一:“课时预习记录”

第____课 预习记录

(预习记录的设计在学生自读自选的基础上综合了生字与词语的抄写。“预习疑问”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搜集资料”旨在培养学生对资讯搜集整合的能力;“一课一得”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有一个反刍过程,既是综合认识,也是二次学习。)

★案例二:“单元碰碰套餐”

第____单元碰碰套餐

你浏览过本单元的课文了吗?让我们通过以下活动去准备、去积累吧!

(单元学习结束后,我还设计了“小菜一碟”作业,内容是“我会写”“我会读”“我会说”“我会背”“我会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把应该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进行最后的梳理复习。“一课一得”“单元碰碰餐”和“小菜一碟”,前后三份跨周期的作业,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自主作业、课前预习、课后梳理的好习惯。)

个性化语文课前预习,应该有一定的顺序和模式,以便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课前自学。笔者倡导的个性化课前预习的模式,可以概括为“3+X”。

1.理解大意。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三遍,结合课文插图、课后练习、问题提示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思考感悟。学生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者、发展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圈、画、注”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解疑。

3.按需自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该抄的生字、词语以及抄写的遍数,取代传统的作业布置一刀切的模式。

X.自由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前预习方面为学生保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个性化的课前预习,可以是结合获得的知识、生活经验、学习体验、编排表演、想象、变换言语形式、观察实验操作、创作画画等多重空间的预习。

总之,个性化课前预习,就是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能力、不同心理特点进行预习感悟,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进行预习感悟。

二、自助套餐,激发一个“兴奋点”——“数置不是标准,兴趣才是关键”

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显著,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语文作业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不仅有作业量的分层,更有作业难度的分层。

(一)主食:字词句篇

对于一篇阅读课文来说,字词句篇是基础,作业的布置首先可以从读、抄入手,循序渐进。

读一读。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语言、加深理解,储备实用性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

圈一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用圆圈符号圈出来,以便课堂中向老师提问。

抄一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或者美句进行抄写,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难易度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

做一做。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生活的真实场景,加强实践性练习,帮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三:《超市购物》作业设计

(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合各个层次能力学生的需要。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学生具有好强的心理,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果子”。)

(二)杂粮:思考感悟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核心。立足学生思维基点,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性强化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布置作业时,笔者引导、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用心去思考、感悟作者的思想。

★案例四:“思考感悟卡”

第___周___月___日 星期___ 天气___

(“听一听”,每天抽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学生看图听一则课外的故事;“说一说”,要求每位同学养成仔细听的好习惯,将老师讲的故事内容大致复述出来;“想一想”,则要求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或者感受,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注重了课外知识的积累,更训练了学生倾听、表达、思考质疑的能力。)

(三)甜点:知识延伸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因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同,关注点也不同,因此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判断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以此来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如教学《小雨伞》时,笔者结合课文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

★案例五:“阅读笔记”

(如此形式的读书笔记,含多种习惯培养于一体。积累类:认一认,听一听,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雨伞,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表现类:绘画是学生所喜爱的表现形式,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作出不同的选择,加深学生对伞的印象;表达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把伞,主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促成一个“生长点”——“批改不是验收,激励才是根本”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几近一致的“作业反馈观”——重智商反馈,轻情商反馈;重笔练反馈,轻口练反馈;重结果反馈,轻过程反馈。这种“作业反馈观”与语文课程目标有一定的错位,更不利于有效的作业反馈。要做到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就要精心设计反馈过程。

(一)图案交流,多—份温情

传统的作业评价方法,教师一般都采用打“√”或“×”的简单判断符号,缺乏感情色彩,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作业评价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喜好,用生动的图案替代“√”或“×”,让评价更具人文性。

如用“笑脸”代表优秀,“哭脸”代表不足,连续五个“笑脸”,能得到一个“大拇指”或“小苹果”的粘贴。这样富有童趣的评价,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家校评价,多一把“尺子”

家长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因此我们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作业评价中让家长也一起参与。这样可以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孩子的教学情况,使家校之间强强联手,形成合力,为共同的美好愿景努力。

(三)机制推进,多一些激励

学生的作业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缓慢的不断强化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的作业能力稳步发展,笔者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储蓄银行”。次作业认真、正确率高获得一个“笑脸”,获得五个“笑脸”可以换成一个“大拇指”或“小苹果”的粘贴,获得五个粘贴可以换取1元代币。一个月统计一次并在班级内公布。获得代币的同学可以到学校爱心超市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只有适合的作业才是最好的,才能有效巩固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效益。作业改进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新,更是我们持久的行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