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教育

  • 投稿白熊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96次
  • 评分4
  • 21
  • 0

胡 灵?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东山小学 553100)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渐健全的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健全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笔者认为,法制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高层表现,做好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对上好小学品德课以及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文学科教学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法制教育

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如何让人们知法懂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而教育是普法过程的必经途径,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是育人之本,而德育的再一步上升便成了法制。据报道,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低龄化逐渐成上升趋势。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能不能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第一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及其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但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注重发现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将法制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健全,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总之,让孩子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呢??

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渗透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学科,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具有不可抹灭的作用,简单举个例子,小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就是通过写地球的美丽壮观、渺小、自然资源的有限,但人类却贪婪地开采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等,给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资源枯竭的灾难,可人类目前又无法移居到其它星球上去生活,只有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于子孙后代……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进行了教育,更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延伸,及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制定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抓住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是喧宾夺主,而是顺其自然,一气呵成之事。只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牛头不对马嘴,生搬硬套,同时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材解读要透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譬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仅仅要从思想上热爱文物,热爱文化遗产,而且要自觉地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卫士;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通过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的防震防灾、自救互救的意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的行为……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积极思考,多方联系,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展示出一气呵成的效果。?

(二)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在渗透法制教育中,一定要抓到最适当的渗透点,不能因为了渗透法制教育而影响课堂的连贯性,系统性。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本来是精彩而有条有理的,但由于不顾课堂内容,不顾课堂时机,一定要将法制教育加进去,这样反而可能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内容,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把握时机,适时渗透。在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最终做到两全其美。?

二、以语文课外活动为载体丰富法制教育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科是学生的母语,因此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以促进普法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经。比如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另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设计一次手抄报,出一期黑板报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法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当教师要讲师德,当医生讲医德,做艺人讲艺德,当然法制教育也必须讲法制道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三、把握适度原则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注重适量。过多,过深,会把语文课变成法制讲座,失去语文课堂的精髓;过少,过浅,又会导致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接受的度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差异等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四、注重法制教育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一再强调,课堂教学一定要有效,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个人成长经历、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一部分课文内容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不够符合实际,课堂中如果不进行迁移的话,孩子们便会认为这样的东西对们没有学习的必要,或者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也比较枯燥无味。比如,在上小学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这课时,教师只是单调的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保护好故宫等文物,这样的话,我们农村孩子就会认为我们离北京这么远,如何谈得上去保护啊,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课堂显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进行一下由远到近的迁移,告之孩子们,玉皇阁、凤山寺等也是文物,同学们也一定要保护好它们,不能……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更有效。?

总之,学生就像是等待雕刻的模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上途径和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只强调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而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挖掘身边的素材,尤其是体现学生知识经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2〖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