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 投稿蔡的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38次
  • 评分4
  • 33
  • 0

王玮

(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黄果树镇大洋小学56102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教学 现状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我校是农村学校,布依族的聚居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布依族。由于经济发展和信息传递的落后,多数小学生的汉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却相对很匮乏。针对这一特点,我曾多次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尝试性的实践与探索。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强探究、力求处理好这一教学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如何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本文所述的是我多年在双语环境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点拙见。

一、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要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语文科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小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认识世界服务社会打下好基础。

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发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与学费时费力效果差,主要原因就是少数民族学生受母语影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教育者应重视民族语文教学策略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二、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科学习的现状

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与汉语差异极大,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并非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与学出现了种种现象。

现象一:某民族乡小学一至六年级期末统一考试成绩表(春季学期)

现象二:某少数民族村完小校领导给教师安排功课前,请大家把自己想教的科目(语文、数学任选一科),用纸条写给教务处,结果全校16位教师中,有10位明确表示希望安排自己上数学课,有四人表示教哪一科都可以,两人写了:“上语文课也可以”。

现象三:某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2012年有小学毕业生27人,全部升入乡中学就读。但2013年春季学期就有其中的四人辍学;2013年秋季学期又有三人辍学,究其原因,回答几乎是:老师讲课太快听不懂,学习成绩不好,再读下去也没有用……

从以上三种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年级越低,语文越难教,质量越差;教师教语文科难、烦;小学时语文学习不好,影响到中学以后的各科学习,使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信心……

 三、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学生(如布依族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转译”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过滤”“ 选择”才能完全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转弯”多,费时也相对较多。布依族学生用母语思维,在造句作文中常出现语序颠倒现象。如布、汉语“直”译时,汉语的“我妈把新书包放桌子上”。布依语为“妈我把书包新放桌子上”,”Dexbeix geul aol zonglslel mos zos genzzuangz”(布依文)等等。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语序由逆到顺的调整过程,且单词还得“对译”。这样,他们听用普通话讲的课时需用较多的时间多次转译调整才能理解。这既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也造成他们语文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思维中转层次多,速度慢,甚至时有思维“卡壳”(不能将普通话译成母语)现象,影响了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他们如果不改变用母语思维习惯,就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思维的需要。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是民族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呢?

(一) 推行““快节奏求高效率”策略。

对刚入学的民族小学生,还得用方言辅助授课,但随着时日的增多,师生都要增加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难度。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拐棍,要让他们掌握好,但也不宜做过高的要求。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常因学生接受汉语不快而把教学时间不断拉长的现象在民族教学中较普遍。对此现象我们不妨引进“快节奏求高效率”这个概念。

“快节奏求高效率”在民族教育中应按正常教学节奏或稍快些的节奏教授语文课,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同时,适当加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的布、汉对译练习(或其他民族语言与汉语对译)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认识的词语应是课文虽暂时还没出现,但是学生却容易认识,且对下一步的学习有用的词语,让他们对这些词有初步的认识,且能对译。如在上第四册《骄傲的孔雀》时,第一课时是解题,接着让学生根据拼音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让大家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骄傲、炫耀、拖、散步、礼貌、一模一样、五彩洒金、迈步、挣扎、丑等,这些词语要让学生分别用布、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当学生基本理解后,再提出以下词语(课文中没有)自豪、自卑、夸耀、大话、吹牛皮、拽、漫步、闲逛、礼节、怪模怪样、五彩缤纷、起步、挣开、丑八怪等等,这些词语一般只以小黑板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认识,并与前面要求掌握的词语稍作对比,如骄傲——自豪,夸耀——炫耀等。通过加强词汇量的积累,为学生用普通话思维打下基础。

“快节奏求高效率”的快节奏、多信息似乎违反了“量力性”原则,增加了学生负担。但要看到学生性格活泼,求知欲旺盛,有的教材内容与他们生活距离太远,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往往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减退,慢的教学节奏使他们难以形成最佳学习心理状态。信息量少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放松,紧张度不够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降低了学习的内驱力,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快节奏求高效率”应该是高效率基础上的快,这快的“度”得在实践中细心观察,认真把握,多多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总之,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他们对汉文认识的视野,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是提高他们汉语言实践能力,尽快走上用普通话思维的有效方法。

(二)从民族教育实际出发,紧跟语文教改浪潮,提倡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力求教得活,学得乐。

1、所谓的自主学习即教师应注意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民族地区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应常提醒学生做学习汉文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文。如在看影视时注意听影视中人物对白,积累讲普通话的经验,积累词汇。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以自己的认识思考问题,尝试多思、多问问题。如在上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时,在第一课认识生字、词,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后,教师打破课后思考题限制,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第二课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狐狸会说话吗?听到乌鸦叫是不吉利的吗?狐狸会不会爬到树上吃了小乌鸦?狐狸是好的还是坏的?用布依语说狐狸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幼稚可笑,有的跑离课文题旨,但须认真对待。可引导他们讨论或直接回答,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好奇、探究之心,以及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问题的习惯。

2、合作学习在民族语文教育中是重要的、很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得到重视。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群体间的合作。

要从小培养民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合作学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小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呢?可让他们合作进行民族语言与普通话间的对译;合作进行对话、朗读训练;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心得;同学间合作互评互改作文、作业等等。如在上第六册《赵州桥》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中,“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较难理解,在老师讲解后,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明白,此时可让学生同桌间套用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这样一听一说,说得不全不对的可以补充纠正。经过同桌间的相互提醒、开导,原先不理解的同学终于也弄明白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互相启迪。这样,他们心情舒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用普通话交流、思维的兴趣,提高了汉语的学习效率。

3.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提高民族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因为他们只有深入探究,主动求索,才会有所“见”可抒。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还可试着让学生将优美的少数民族民歌译成汉语(量不可太多),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习信心的同时,尝试、探讨母语与普通话的异同,开发习作资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如在第十册学习了《古诗两首》后,告诉他们一些古诗乍见时觉得很难懂,但读懂后却让我们感到这些古诗很美。当地也有不少优秀民歌,教师让学生把平时听到长辈诵读的当地民歌,用母语念出他们熟悉的民歌,然后让他们把这些民歌译成汉语。学生们兴趣很浓,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译出来了。通过探究学习,获得对汉语言更深广的认识,克服用普通话思维时的障碍,也使他们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总之,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只有使学生对汉语的认识更深更广,对汉语言的实践更深入扎实,使他们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这样才能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红寿.中国民族教育论丛(五)[M].成教科技出版社,1992.

[2]江平,朱松年.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谢启晃,孙若穷.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抉择[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4]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