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读写结合:重拾语文教学的气韵

  • 投稿Phi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39次
  • 评分4
  • 33
  • 0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港口中心小学(225517) 沈 勇

[摘 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读写结合应关注阅读,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内化。读写结合应注重言语,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实践。读写结合应重视练笔,让学生在选择模仿中创生。

[关键词]读写结合 写话 习作 气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40

重提读写结合,自然会想起林语堂先生《论读书》中批评语文教育的四句话:一是“所读非书”,二是“无书可读”,三是“不许读书”,四是“书读不好”。究其实质,就是不善读书。反思当下的语文教学,学生“无书可读”虽不尽然,教师“不许读书”、学生“不愿读书”的现象也逐渐弱化,但学生“所读非书”“书读不好”的现象仍是十分普遍。至于“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第一学段和第二、第三学段的内容分别是“写话”和“习作”,同时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无疑为读写结合注入了新的内容和生机。

一、阅读,在对话交流中内化

相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更多地表现为兴趣的激发、知识的积累、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引领和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伴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身心的不断发展以及阅读认知水平的有效提升,阅读在理解、领悟、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表征为评价、探究、创造的深层次思维。具体到阅读要求上,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多读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巨人的花园》等,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图文结合,了解故事情节,多读多讲,相互评价,或者请教师、家长评价;第二学段要求适当读整本书,边读边思,背背、诵诵、记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把阅读与讲述、概述、评述相结合,合理想象和联想,培养阅读创造力,并通过课内外比较阅读或阅读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鉴赏力。

可见,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自读、自悟和教师对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等关键因素的点拨与指导,更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阅读场”中积累、倾吐、交流与碰撞,让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亲子对话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在春风化雨中、在针锋相对中实现阅读生长。

《学记》中曾这样记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要按时设教,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上课授业,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而在休息时间,同样也要有课外作业活动。因为课外学习调弦、听音是为课内学好“乐”培基的;同理,课外学习音律、洒扫、应对、进退等杂务与课内学习“诗”“礼”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课外技艺的学习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能安于其学、乐于其学。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书香班级”,开放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发掘、整合多方资源编写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征订少儿报刊,合理选择书籍,拓宽阅读视野,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丰富阅读资源库。

二、言语,在口语交际中实践

实现读写结合,其前提除了读,还有说,只有从说到写、由述到作,小学生的写话和习作才能水到渠成。而口语交际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说,它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既有自己的言说,还有倾听、应对对方或者第三方的对话内容,并准确理解、及时表达。

不难看出,口语交际训练是读写结合形式的有效拓展和丰富。作为一种言语训练形式,是在动态语境中实现语言信息交互以及思想、观念、情感等相互传递、濡染、影响的过程,具有及时性、交互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从学生口语交际的思维过程来看,包括构思阶段—转换阶段—执行阶段—输入和反馈阶段,这与高年级学生习作中的谋篇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因此,教师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可通过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因地、因时制宜,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并充分发掘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生活中密切关注的、较有兴趣的话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不宜采用大量的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法,而应力求口语交际内容生活化、训练层次分明、流程清晰、形式丰富,训练的触角应尽可能多层面、多渠道延伸,以形象刺激学生,触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

三、练笔,在选择模仿中创生

模仿,简言之,就是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从教学论角度看,小学生写话、习作的过程,是一个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仿到创、从放到收的过程。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仿只是写话、习作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学要逐步实现仿中有创、独立习作,进而独立创作的深刻蜕变。而小学写话、习作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拿捏好仿与创的关系及其“度”的适切把握。实践证明,读写结合实现了传统作文教学经验与现代作文教学理论探索的有机渗透与融合:一是自然结合,所谓“熟读成章”“熟读成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二是根据心理学迁移规律,基于不同的训练项目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读写结合,巧安排,勤练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问题是我们教师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从读者、编者、作者还有学生、教师的角度去审读文本,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不仅关注阅读内容,而且留心语言表达,使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1.结构仿写

结构仿写就是对参照的文本在布局谋篇或构段方式等方面有所借鉴,仿中有创。如模仿《记金华的双龙洞》 “双线并进”的写作结构,利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写一篇游记;学习了《“东方之珠”》一文,模仿第五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构段方式,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2.情节续写

顾名思义,情节续写就是学生依据文本提供的材料,顺着故事发展的情节轨迹想象着写。例如,学完了《爱之链》一文,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根据《天游峰的扫路人》中 “我”与扫路人的对话,想象30年后“我”再游天游峰的情景。

3.人物速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篇幅较长的文章,如《郑和远航》《牛郎织女》等,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画情节发展流程图,抓住重点,提炼语言,简要叙述主要内容,也可以创造性地复述。训练的目标是运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同运用速写的手法进行人物白描一样。

4.体裁改写

体裁改写就是以文本内容为蓝本,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借助想象和联想,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创造的一种训练形式。最常见的方式是诗歌改写,如改写古诗《望洞庭》,想象洞庭秋夜,湖光明月两相映照、青山白水相互映衬的秀美恬静的自然画卷;我们也可以用叙事的方式改写现代儿童诗《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以《走进春天》为题创作诗歌。

“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宋代文学家朱熹认为,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般路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自己学国文的体会时这样说:“学古文别无奥诀,只要熟读范作多篇,在头脑里甚至在筋肉里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功夫,到时候下笔一摇,那些所谓的‘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我们是否可以将此看做是对读写结合的经典注解呢?阅读需要“熟读”,需要“浸润”,而这自然而然来的“骨力”“神韵”,是否就是我们重拾的语文教学的气韵呢?

(责编 刘宇帆)

同类热门论文
本类最新论文
本频道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