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找准引导时机提高课堂实效

  • 投稿Caib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18次
  • 评分4
  • 61
  • 0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215600) 陈小燕

[摘 要]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点拨应合理、恰当。教师应找准课堂的引导时机,充分尊重学生,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进行点拨,把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等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引导 时机 课堂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52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由此可见教师引导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应怎样引导学生,何时引导才能更有效呢?

一、在学生理解困难时引导

“学贵有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课文感到疑惑的时候。学生有了疑惑,则说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愤悱”之中,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愤悱”点,有效引导,就可以摇身一变,使学生的困惑点转变为新的学习起点,从而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阅读效果。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这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主要描写了宋庆龄故居前两棵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可以永久保持。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两棵樟树的赞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宋庆龄深深的怀念之情。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我的处理方法是:首先从樟树的品质入手,让学生说说樟树的内在美是什么?(拒虫香气、永久保持、既使……仍然、只要……就) 在学生对樟树有了初步感知以后,我引导学生:“你知道宋庆龄和两棵樟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樟树蓬蓬勃勃——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樟树有高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这几方面入手,感受到了这两棵樟树在作者心中已经不是普通的樟树,它们与宋庆龄的崇高品质已融为一体。这样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就简单、轻松多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在学生理解困难时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樟树的象征意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在学生情感共鸣处引导

“情动而辞发。”学生是感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丰富的文章,其中蕴涵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出文本情感和学生情感共鸣的地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这样教学,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课堂阅读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船长》一课时,文章主要记叙了哈尔威船长在轮船受到撞击即将沉没之前镇定自若,指挥船上人员顺利脱险的故事。教学时,在读到“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段话时,学生们的眼眶红红的,都被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品质所感动。此时,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与哈尔威船长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了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我引导学生:“同学们,此时此刻,面对这无情的大海,面对哈尔威船长即将消失的身影,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说些什么?把此刻你最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有的学生说:“哈尔威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别人着想,真是一名称职的好船长。”有的学生说:“我不想让船长离开。”还有的学生说:“船长,你放心吧,你的家里我们会替你照顾好的。”这些都表达出了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共鸣。在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再进行适时、有效的引导,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在学生意见分歧时引导

莎士比亚曾经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且这些哈姆雷特的形象各不相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不同,因此,即使是对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学生的理解感悟也不尽相同,经常会产生意见分歧、各执一词的情况。这时,教师巧妙的引导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掌声》一课时,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给予的关心和鼓励。在教学时,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说说小英在发言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有学生说,正是因为有了两次掌声的鼓励,才使小英变得乐观、坚强、自信。但就在这时,有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掌声来得太迟了,如果这掌声早点到来,小英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说明同学们平时对小英并不好。这个大胆的见解让全班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掌声来得及时,一种认为掌声确实来得有点迟。这时,学生都把眼光投向了我,想知道我的看法。面对学生询问的目光,我展开了循序渐进的引导。“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新老师不了解情况,小英以前没上台发过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平时对小英关心不够,小英在班里不受重视。”“也就是新老师的一次无意提问改变了小英的一生,你们说这掌声晚吗?”“不晚。”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逐渐从模糊走向了清晰,由肤浅走向了深刻,提高了阅读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意见的分歧点,就是学生对文本认真思考后的疑惑点。在这时,教师予以恰当的引导,如牧童牵牛,蜜蜂引路,就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领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四、在学生认知错误时引导

学生是人,而不是神,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对文本的感知产生错误的解读。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学生认知错误时,巧妙地引导他们对错误进行剖析,肯定其理解正确的地方,使学生把错误转变成求知的动力,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审视的体验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也许会带给我们柳暗花明的惊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三册《大禹治水》一课时,文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大禹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从中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教材选编时,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大禹的无私奉献精神,还特意编写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禹在外治水十三年……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这段话时,有学生提出看法:“老师,我觉得大禹做得太过分了,他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回家看看孩子,连儿子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另外,三次路过家门都不回去,对父母是不孝顺。”对于学生这种明显的认知错误,我没有批评,因为我知道学生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的。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关爱下成长,肯定对于这种情况难以理解。为了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解读,我这样引导:“是你说的这样吗?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大禹为治水做了哪些事?这样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人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结合大禹的所作所为,对大禹有了正确的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理解感悟。”需要指出的是,尊重学生的理解感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错误认知置之不理。因此,在学生的认知发生错误时,教师要通过自己巧妙的引导,把学生领到正确的解读方向上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文本,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然后找准引导的时机,把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真正提高课堂实效。

(责编 刘宇帆)

同类热门论文
本类最新论文
本频道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