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聚焦言语形式提升语感能力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47次
  • 评分4
  • 45
  • 0

江苏张家港市青龙小学(215600) 林艳萍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 “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的都是‘目’,纲举目张,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王尚荣先生一语道破了语文的核心:语文最本质性的东西是文字表达形式,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为言语形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是左右读、写、听、说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语文教材高品位的言语形式,正是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主要对象。众多教育学家对语感的重视,体现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主要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咬文嚼字,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伸向言语形式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

一、在品词与析句中积淀语感

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精妙的言语形式,正是文本作者高品位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语感物化。通过品词析句可以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含英咀华,可以想象作者的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因此,领悟言语形式的过程,正是吸收理解和运用语言、发展语感能力的过程。

人教版第三册有一篇课文《我是什么》,有位教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了解“我”“遇到冷风会变成雨落下来,有时候变成小硬球打下来,到了冬天又变成小花朵飘下来”这样的文本内容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打”“飘”这两个动词使用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有这样的引导片断——

师:谁能用动作表演雹子“打”下来?

生1:用手击打课桌。

师:那雹子落在汽车上、屋顶上、苹果上、庄稼上呢?

生2:汽车顶发出嗒嗒的声音。

生3:贴皮的屋顶“咚咚咚”。

生4:苹果砸烂了。

生5:庄稼低下了脑袋。

师:谁能表演“飘”?

(师范读课文,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同时表演)

师:小花朵飘,是像男生那样飘,还是像女生那样飘?为什么?

生6:小雪花像女生那样飘,很轻很柔。

生7:像女生那样飘,因为男生的雪花向四面八方乱飘,没有那样的风会吹成这样的。

(生全体朗读句子,并表演“飘”的动作)

师:再看看黑板,就这两个字,“打”“飘”,我来给它们换个位置,变成“雹子飘下来”,变成“雪花打下来”,行不行?

生8:不行。因为雹子是小硬球,下来的时候力量很大,所以一定要用上“打”。

生9:不行,因为雪花很轻、很轻,只有用“飘”才准确。

师:那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落”“打”“飘”怎么读,不打桌子,把这个劲用在读书上。

(生齐读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三个动词的准确性,并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展示)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案例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非常灵性地感受到“落”“打”“飘”等动词的准确而精妙。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成了雨点,当成了冰雹,当成了雪花,用心灵与景物交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内化并运用文本的言语形式,使得巧妙的表演和动听的朗读也借助文本的言语形式表达了出来。学生凭借个人经验,经过揣摩词语,领悟深层意义,将词语同化或顺应为自己的语感图式,进而积淀为语感能力。

二、在“理解内容”与“领悟表达”中锤炼语感

学一篇课文,当然要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但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仅仅理解课文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言语形式,领悟表达方法。因为理解内容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领悟表达方法解决的是“怎样写”的问题。从言语内容中得来的东西只有在言语形式的“炉”中整理、归纳、熔炼,才能化入心灵,融入骨髓。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则能更好地锤炼学生的语感。如有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的片段——

师: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短短28个字,没有一个“情”字,却处处传情。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需要细细品味。那李白是怎么写出这份不可见、不可摸的情的呢?

生1:李白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意。

师:看看诗中写了几处景?

生2:黄鹤楼、烟花三月、远影、碧空尽、长江、孤帆……

师:写的景物实在太多了,我们来不及一一品味,就选择其中一个大家一起来细赏吧。

师:(点击出示“孤帆”)长江是黄金水道,应该是船来船往,但李白却写“孤帆”,说说这个景是怎么表现李白的情的?

生3: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只关注这艘船、这片帆。

生4:在李白心里,这艘船是唯一的。

生5:心就像孤帆。因为好朋友就要远去了,所以心里十分孤独。

师:像李白的这种写法就叫“寓情于景”。其实本文的作者也是这种写法。

(师出示句子,生齐读)

师:这些句子绝大部分都是作者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的,只有一处是作者自己写的,诗句里没写。(出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作者为何写这句?

生6:因为“柳”与“留”是谐音,写“杨柳依依”是为了表达想挽留孟浩然的情义。

生7:沙鸥是成群结队的动物,成群沙鸥也表达了不愿离去的心情。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舍得花时间、花力气,为学生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做引导。“说说这个景是怎么表现李白的情的”,问得简洁,指向明确,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领悟了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寓情于景。“这些句子绝大部分都是作者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的,只有一处是作者自己写的,诗句里没写。(出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作者为何写这句?”这一问,使学生借助于对古诗言语形式的模仿,对课文的言语形式进行了巩固,进一步加深了对寓情于景这种写法的理解,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获得了深度锤炼。

三、在模仿与借鉴中深化语感

“语感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它的特点是迁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选取典范的、学生可接受和模仿的言语事实,提炼其中蕴藏的言语运用规则,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借鉴运用,实现迁移。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迁移练习,加强语言实践,可促进学生吸收、消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化学生的语感。正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十册《神奇的克隆》的片段——

师:今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了解了课文先写了神话故事,再写了克隆的科学定义,接着从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以及高等生物的克隆来详细介绍,最后写了克隆的作用和前景。确实写出了神奇的克隆。请读题。

(生齐读课题——《神奇的克隆》)

师:你们听说过不会淋湿的雨伞吗?这个技术就来源于纳米科技。(出示相关的纳米资料,讲解)纳米大家不熟悉,如果让你来介绍,该怎样构思?小组讨论一下。

(师提示:《神奇的纳米》第一部分______第二部分______第三部分______第四部分______)

(生根据提示进行讨论交流)

生1:第一部分可以从介绍纳米的应用开始。

师: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

生2: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简单介绍。

生3:第二部分可以从生活的现象引出定义。

生4:第三部分可以具体分类列举纳米技术。

生5:第四部分可以介绍纳米的前景。

师:有序化地介绍能让大家一下子明白这样的高新技术。理清了思路,大家就动笔来介绍纳米技术吧。

(生进行《神奇的纳米》练写活动)

郭沫若先生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案例中,正是教师依据说明文的文本言语形式特点,营造了一种提高学生运用言语能力的大环境,并提供了一定的言语内容,让学生来练习说明文的言语表达形式,让学生有依可遁,有例可鉴,从而不断丰富、扩展语言,培养了学生熟练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言语感性经验的积累,才有了言语质量的飞跃。由于“认识了的东西可以更好地感觉它”,所以,教师介入有用、精要、好懂的动态的言语运用知识,用以引导学生领悟言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的感性经验得到理性的解释与概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提升内化言语对象的速度,提高语感教学的效率。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教师应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的言语形式,破解语言密码,凭借高品质的言语实践活动,于真锤实炼中发展语言。唯有这样聚焦言语形式,才能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将其领悟、内化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为一种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