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问题发现的语文教学

  • 投稿来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07次
  • 评分4
  • 93
  • 0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226363) 朱言刚

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伯格曾说:“当回望我的青少年时期,我意识到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不一定是学习未知最容易的方法,但却是最有意义的方法。教育对人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你发展好奇心和培养你去寻找有创造性答案的直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了解的许多事实都会被遗忘,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却永远不会失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现问题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钥匙;发现问题是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发现问题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开端。那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

一、依托教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爱因斯坦的话一语中的,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更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问题的发现,是兴趣激发的源泉。这除了需要教师能够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理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外,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资源,发掘教材中隐藏着的问题,以不断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向教师、同伴或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首先,我让学生弄清楚了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并“失误”地展示了这样两个句子:

(1)“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2)“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这恰似给宁静的池塘投下了一块小石子一样,泛起阵阵涟漪。学生纷纷质疑:“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独木难道可以成林吗?”“‘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成是‘树林’呢?”在学生的一片质疑声中,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云南西双版纳榕树独木成林的壮丽景色。这让学生陷入沉思之中,他们领悟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在这一环节中,我从文本中的自相矛盾处打开缺口,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路,引起学生认识冲突,进而产生发现、提出问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提出对整节课起关键性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眼前的知识图式的认知冲突,并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始终参与整个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这样学生就会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

二、依托情境,营造学生发现问题的氛围

思维缘于问题,问题促进思维。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与表现欲也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可以多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宽松、民主和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一般学生对待问题有以下四种态度:不敢发问,不会发问,不善发问,不愿发问。这些思想障碍或方法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和学生的表达实践得以解决。因此,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做到“枝节问题不纠缠,典型问题不放过”。因为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提的问题就会增多。在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果学生敢说,那他的思维就活跃了,他发现问题的概率也就增加了。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抓住“借”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一个学生就这样质疑:“与其说是‘借’,不如说是‘骗’更恰当。作者为什么要用‘借’呢?”对这个问题,我让他们小组讨论,细细揣摩作者的意图。经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这里用“借”,不但凸显了诸葛亮的睿智,更因为暗示出这“借”来的箭在以后在战场上还要“还”给曹操的,这不就是曹军自己造箭来射杀自己吗?可见,教师应该多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让他们敢问、会问、善问。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把它们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学生才能兴趣倍增,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产生发现问题的冲动。

三、根据心理特点,挖掘学生发现问题的潜能

人人都有好奇心、求知欲。它们是在人的精神需要和实际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态度。在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的作用下,这种积极的态度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而持久的内驱力,推动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性活动。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经历,学生有时所提出的问题显得过于肤浅、幼稚,但这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潜在动力。可有些教师对学生这种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却不屑一顾,甚至经常批评、讥讽学生。这样使学生妄自菲薄,挫伤了他们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记得有一次,我正教学寓言《乌鸦与狐狸》一文,突然有个男学生说道:“老师,我们在一年级学习《乌鸦喝水》的时候,乌鸦是那么聪明,怎么现在这只乌鸦变得这么愚蠢?是不是乌鸦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变笨了呢?”而坐在他旁边的一个淘气的学生阴阳怪气地说一声:“闭上你的乌鸦嘴。”男生听了之后低头坐了下去。我将课停下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这两篇课文的背景、写作意图,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乌鸦是聪明的,但骄傲自满终究会导致失败。这个男生小脸蛋涨得通红。我想,也许探知世界的欲望正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鼓励,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让中下等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学生提出问题。只要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促使学生提出自己的“为什么”,以挖掘出学生发现问题的潜能。

四、依托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就可以在学用结合上促进学生去发现问题。其实,看似简单的生活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多加注意,并思考为什么,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一个冬日的早晨,我带学生到校外赏雪。一出教室,学生就像一群放飞的小鸟,兴奋异常。于是就有下面一段对话:

生:真美!

师:美在何处?

生1:美在蓝天,蓝澄澄的真纯碧。

生2:美在河水,清粼粼的真干净。

生3:美在田野,白茫茫的真壮观。

生4:美在树林,银闪闪的真迷人。

师:雪中还藏着怎样生动的故事?

生1:麦子在雪被中睡觉,做着丰收的梦。

生2:雪花是圣诞老人在冬天里送给我们的礼物。

生3: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4:“北国风光,万里雪飘。”老师,雪里还有很多动听的诗歌。

生5:“瑞雪兆丰年。”老师,雪里还有谚语。

生6:老师,雪里还有童话故事呢!

师:你们自己呢,有何感想?不妨说来听听。

生1:我想采撷一朵雪花,带入我的梦中。

生2:我闭上眼,深吸一口空气,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生3:我似乎看到了金黄的稻谷,听到了农民伯伯的笑声。

生4:我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学生的视角在拓展,想象在延伸,问题在发散,思维在深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问题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要重视对新理念、新思想的吸收,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用知识去探索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