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导入的味道——例谈语文课堂导入的“语文味”

  • 投稿二月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26次
  • 评分4
  • 69
  • 0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312046) 沈慧芬

精彩的导入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半。但是,导入并不仅仅是呈现几张图片、播放几段音乐那么简单,而应当紧扣语文的本真,在导入环节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感,让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得导入充盈着浓郁的“语文味”。

一、 “诗味”——诗句导入弥漫古韵

以古诗导入新课,既可以发挥古诗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底蕴丰富、耐人寻味,在品味古韵时获得“心求通而未得”的感受,为后继阅读学习活动的展开推波助澜。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一课,本文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表达了孩子们热爱老师、感激老师的情感,赞颂了教师事业的美好与崇高。在本课的教学导入阶段,我以李商隐的《无题》作为导入语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诗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1:这句诗是赞美老师的。

师:在诗中,把老师比作什么呢?

生2:春蚕、蜡烛。

师:为什么?

生3:春蚕和蜡烛都是在默默地奉献,而且不求回报,老师也是这样。

生4:而且这种奉献不是那种一会儿工夫就没有的,而是一直在奉献,一直到最后。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把这句诗念一遍。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样是赞美老师的诗歌,看看它是怎样描写老师的崇高和美好的。

……

教师以一句古诗开始新课,初步向学生渗透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学生后继理解“紫丁香”的象征意义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让学生深情朗读古诗,促进了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的积累,为整节课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 “史味”——故事导入彰显厚重

通过故事导入教学,能够很快地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故事又可以为整个文本内容作生动形象的注脚,能够从课堂教学伊始就渲染出厚重悠远的氛围,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欲望。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课文以通俗易懂的语句向学生介绍了赵州桥的结构和特色,让学生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赵州桥的感性认识,我精心选择了几篇关于赵州桥的故事和传说,让这座神奇的桥一下子走进了学生心中。

师:同学们从图片上已经看到了美丽的赵州桥,一定想亲自到桥上走一走吧!这不,古时候有一个叫张果老的神仙也被这座桥吸引了,于是他骑着小毛驴,兴冲冲地来到了赵州桥,这就有了一个神奇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吗?

生:(众)想!

师:(绘声绘色地讲起赵州桥的传说)这只是一个传说,也没有真正的神仙。但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赵州桥的什么特点呢?

生1:坚固,太阳和月亮都压不倒它!

生2:还有美丽,连神仙都忍不住要去看看。

生3:鲁班真了不起,人们都认为他比神仙还要厉害呢!

……

这样的导入方式,通过一个神奇的传说,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赵州桥坚固美观、历史悠久等特点也以一种特殊的印记鲜明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 “情味”——情感导入融入体验

以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目标的导入方式,是语文教学中“情智合一”的集中体现。教师要通过情境渲染、语言刻画等多种形式,将文本中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内心感受贯通起来,形成共振,促使学生自发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并且从中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一课,课文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让学生认识到了长城作为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的恢弘壮阔,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尽管我们都知道长城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泪,但本文要给予学生的是一种欣赏和赞叹。因此,我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进行导入。

1.语言激情:在我国的北方有一条巨龙,堪称人间奇迹,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2.画面动情:播放经过精心剪辑后的视频,让学生形象地感知长城的雄伟。

3.歌声传情:播放歌曲《长城长》,让学生一边倾听,一边在歌声中自由读课文,让歌声与文本融合在一起。

通过教师的语言诱导、画面的动态展示以及在乐曲声中的自由诵读,从导入阶段起就调动起了学生对于长城雄伟壮丽的激赏之情,并且让这种强烈的情感与直观的体验结合在一起,为后继的新课展开奠定了准确的情感基调。

让课堂导入充盈着“语文味”,有意识地从教学伊始就让课堂弥漫“诗味”、彰显“史味”、融入“情味”,能使学生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就可以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体会到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阅读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为语文课堂增添第一抹亮色!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