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教学评价引领课堂教学

  • 投稿终结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95次
  • 评分4
  • 62
  • 0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210023) 黄云龙

如今,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它解决了教学的“往哪里去”的问题。但是,教学之后学生是否是朝着原定的方向前进?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这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应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在教学中,不仅要有目标的引领,还应有教学评引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一、以评价引导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教学评价滞后于课堂教学

目前的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依然以考试为主。这种评价是对学生学业的检测、认证、诊断及甄别,是一种结论式的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这种以考试为评价的方式明显滞后于课堂教学,它只能评价目前学生学业所处的位置,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评价的单一性,导致教师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目标

当前语文学业成就的评价,依然是以书面的测试为主,而书面检测的往往只是学生的学业知识。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也只是学生的学业知识,只注重学生智商的发展,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与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是不协调的。

3.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必须以评价引导课堂教学

每次学期结束前进行复习时,语文教师最为痛苦,因为所复习的内容未必能考到,考试的内容与复习大多无关。命题者名曰考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素养”一词却极为模糊不清,无边无际,于是乎考试题常常也是海阔天空,让教者无法捉摸,更让学生无所适从。新课标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但是它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一样,依然存在着陈述不清晰、要求不明确、内容不具体的问题,导致教学目标的模糊化,评价目标不明。

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定位的不清晰,导致不同的教师只能依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更需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的界定,这样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有依据,教师教学时心中有标,教学效果更高。

二、“戴明环”给语文教学评价的启示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

◆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 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如图)

启示1:学业评价标准要先于教学过程,评价建立在标准上,与标准共生

虽然学生教育与工业产品生产有较大的区别,但企业生产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意义。企业的质量标准不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吗?教育是育人的行业,虽然不能也不应该如产品一样统一一个标准,千人一面。学生的个体有千差万别,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整体应有一个培养的目标,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朝着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断迈进,教育的效率才会更高。产品生产过程正如教学过程。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正产品,以使其达标。这正如教师在教学过程过程中,不断地对照培养目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能达到教育的标准,而这标准应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产品生产如果没有对产品的质量评价,则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同理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不断地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则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学业的评价必须先于教学的过程。

启示2:建立良好的教学系统,以保证教学质量

企业中还有一句名言:“不要将质量依赖于检验,依赖检验等于接受次品。”这句话说的并不是不要检验,而是要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产品的每一环节,使其合格,这样才能保证终端产品的合格。从戴明环中可以看出,企业对产品检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将不合格的产品淘汰,而是通过不断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以便在下面的生产中不断地改进问题,提高生产效率。PDCA循环既是一种工作程序,更是一种管理制度。

同样如果将“戴明环”应用于教学之中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 P(Plan)——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案制订。

◆ D(Do)——执行教学计划。执行就是具体运作,课堂教学。

◆ C(Check)——学业评价。就是要检查、反思教学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 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有了这样一样的制度,教师就必须经常性地对照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反思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以评价引导语文教学

1.教师学会关注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教师在教学前既要有“整体视野”与“长程视野”,更要关注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整体视野”、“长程视野”即明确我们的教学最终“要到哪里”,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有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为我们勾勒了语文课程序的整体教育目标,也是教学的指导方向。

2.教师要将学科整体目标划分,落实到每个阶段,并有相应的评价方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给出了总体的目标(包括学段目标),但其目标还较为模糊。教师在教学操作过程中,不易把握。因此,在学期的开始,将学期目标进行分解,并制定评价的方式,以多元、多极评价替代一张评卷的评价。如左表。

3.将学段目标落实到单元及课时目标,运用“戴明环”修正教学行为

有了学期的整体目标及评价后,教师还需将每一个目标及评价落实到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中;同时,每个单元教学结束要有一次综合性的单元目标检测。该检测应是依据学期总目标而制定的。如此评价才更有效度,减少评价的随意性。

单元目标要具体落实在教师的每一堂课中。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评价显得特别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一般每堂课不超过三个。课堂教学设计依据目标而制定,以板块形式推进,每个板块完成一项教学目标。每一板块有目标的达成度反馈,这样的课堂既目标明晰,又有一定的弹性,课堂教学效益也能得以提高。课时及单元目标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不断地调教学策略,减少由于时间拖长带来的知识的反生。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