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淬厉其固,采补本无——浅析知识迁移在生态课堂的运用

  • 投稿狸发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03次
  • 评分4
  • 17
  • 0

江苏赣榆县青口镇第二中心小学 (222100) 于 燕

“举一反三”、“由此知彼”、“温故知新”这些古代经典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先导。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知识的习得是不断累加的结果。学习总是由一点开始,逐渐延伸,形成一条线,进而扩展到一个面。可见,学习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知识的迁移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在不同学科间、在旧识的淬厉中,在新知的探究中,学生不断吸吮知识的养分,以丰富大脑的信息。

一、掘井汲泉——生活经历迁移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因为教材中所展现的景观、故事、经历,甚至人文、历史,都是生活的缩影,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唤起沉睡的记忆。尤其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感性认知阶段,生活能带给他们感官的刺激,丰富情感积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生活元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给语文教学增添活泼生动的色彩。

(一)融入情感

情感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如同一口井,井下蕴藏汩汩溪流,只待懂得之人去挖掘。比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满溢了浓浓的母爱。作为一位母亲,即使身体再瘦弱,即使挑起超出身体负荷的重担,也不会退缩,仍然为子女遮风挡雨;加上文中母亲质朴的言语,衬托出母亲伟大的形象。但是,我们的小学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习惯了被呵护、被照顾。要体会这篇课文的深刻内涵,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的生活琐事,在课堂上模仿母亲的语言或肢体动作,以便酝酿感情。在课文解读中,教师再融入情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模仿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堂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还原生活,为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空间。比如,《黄山奇松》一文,辞藻华美,是一篇写景佳作,重点突出了黄山松树之“奇”。在教学中,教师尽管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现出“黄山奇松”的瑰丽景象,但对于未到过黄山,未领略过黄山松树之“奇”的学生来说,仍很难产生共鸣。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熟悉其描写方法和语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一次“小导游”活动,让学生模仿导游为大家介绍黄山松树“石作母”、“云当乳”的奇特景观。这样,不但令学生熟悉了课文,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生活知识的迁移。

二、淬厉其固——原有知识迁移

“温故知新”是知识习得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作为语言类学科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品读回味的过程。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特别是经典名著,或是能启迪智慧、引发思考的文章,要反复阅读。每读一篇,就是将旧知淬厉涤新的过程。只有反复体味,才能与作者产生深度的心灵碰撞。朱熹若没有日读十遍《大学》的经历,又岂能创出“读书六法”,以供后人领悟学习呢?

(一)知识迁移

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某种共通性,特别在新旧知识之间尤为明显。所以,在知识的迁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点、通过类比、举一反三等方法去理解消化新的知识。如,《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诗人辛弃疾所作的田园词,词中对三个儿子的描绘栩栩如生,再现了一幅宋代乡村风景画。全词借助对温馨田园生活的描写,反衬出词人一心抗战、收复中原的热忱。而其后学习的《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所作,韵律、意境、词中所展现的作者志向等,均与前作相似。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所掌握的解读方法,特别在意境、韵律方面来理解《清平乐·六盘山》中作者的内心世界和革命胸襟。

(二)方法迁移

学习方法的迁移在语文学习中运用得更为广泛。同一文体或相似文体的课文在阅读中具有极高相似性,有助于学生从固有的知识中总结学习经验、汲取营养,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提升解读效果。如记叙类的课文,大致以写人叙事为主线。在解读时,要分析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叙事技巧;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些要素入手探寻文章主线,并根据主线来理清文章的框架;最后要重新阅读课文,对文中的语言、心理活动、关键词等进行深入剖析,以透彻解读文章。

三、勾连反思——读写知识迁移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品读名著、教材,既增长阅读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便是读与写两大教学主题的完美结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使学生在领略到文本写作技巧与文字魅力的同时,能够内化,达到“使其言皆出自吾之口”的境界。

(一)提炼

《山谷中的谜底》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极具写作参考价值。因此,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炼文章价值,积累词汇,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以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悬念所在,也是文章发展的主线。文章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开篇一二自然段,设置悬念,激起读者遐思;中间的三至五自然段,讲述旅行者如何发现山谷中雪松的秘密;最后一段指出全文的写作主旨,揭示不屈不挠的人生哲理。文章从设置悬念开始,到引领读者去探寻悬念,再到揭开悬念——告诫读者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对小学生的写作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仿写

在上面的例子中,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仿写课文。首先,归纳总结文中的描写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其次,选取相近的题材,突出景物的个性特点,如描写树木、草、花等景观。第三,模仿文中题目,如 “花园的秘密”,突出写花园里一年四季花开花谢,唯有常春腾四季常青,为整个花园增添一抹绿色,特别是在万物凋零的隆冬,带给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其四,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运用排比、拟人等写出常春腾的个性。最后,在结尾处突出全文主旨。这样学生在勾连反思中,实现读写知识的迁移。

四、采补本无——其他学科迁移

学习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这不仅运用于学科内部不同知识之间的反思,还可运用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迁移。尽管知识各有不同,但学习方法却不乏共通之处。特别是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其包容性与其他学科正好形成互补、互促的作用。

(一)与历史结合

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这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在解析一首诗词时,仅仅了解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否则无法理解作者作品的用意。如《石灰吟》一诗,如果学生不了解诗人所处的明英宗亲征被俘的历史事件,不了解明代士人的政治抱负,就无法深刻地体会字里行间的浩然正气,诗人那刚正不阿的气节。可以说,历史知识是学好诗词、文言文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插入历史知识,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历史故事,可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音乐促情趣

音乐是另一门与语文学习关系紧密的学科。音乐有助于熏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增强课文学习的代入感,改善阅读的氛围。如上面所提到的《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教师在音乐伴奏下,娓娓地朗读课文。随着音乐的起伏,渲染了情感,营造了一个与文章情境相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积累知识。教师在建构生态课堂的过程中,杂糅生活的知识,帮助学生运用生活元素迁移到知识的学习中;教会学生在固有的知识中,淬厉固本,并挖掘其中的新元素;同时运用本学科内的知识,进行勾连反思,将阅读与写作巧妙融合,使学生在习得知识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吸收,达到采补本无的目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