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把握三个“点”,激活一堂课

  • 投稿彻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00次
  • 评分4
  • 38
  • 0

江苏如东县丰利镇凌河小学(226400) 桑美华

鉴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题材、体裁、内容、情感、风格、意蕴等均丰富多彩之缘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认知、理解、鉴赏、感悟文本的方式与切入点也应该因课制宜、丰富多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力,将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与创新思维等真正引入文本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内充分体味到文本的丰富意蕴。

一、从标题寓意切入

教材中选入了许多诸如《螳螂捕蝉》等短小生动、极富理趣的寓言故事,它们是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螳螂捕蝉》等具有特定寓意及深刻含义的寓言故事时,我们宜从文本标题的寓意切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上课伊始,我们可以紧扣标题与学生聊聊螳螂、蝉、黄雀等三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相生相克之关系,待学生对此话题倍感兴趣、议论纷纷时,趁势抛出另一个话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与探究兴趣:“自然界中,动物与动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现象比比皆是,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螳螂捕蝉’的故事呢?作者想借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和给同学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欲知详情如何,请细细品读课文。”当学生细读深品完课文,明白了故事的寓意和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之后,教师还可以延伸下列思考:1.除《螳螂捕蝉》以外,你学过的寓言还有哪些?其寓意分别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发?2.在现实生活中,你遇见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人与事吗?如果遇见过,你想对当事人说些什么?

事实证明,以课文标题蕴涵着的寓意为教学突破口,可以快速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品鉴文本的思想内涵。

二、从文本情感切入

好的文本之所以能够深切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育、熏陶学生的品格,净化学生的灵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本中承载着作者丰富而美丽的思想和情感等元素。特别是诗歌与散文,二者往往能用最精美、最简洁、最凝练、最生动、最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容易使学生受到作品中美好心灵与美好情感的熏陶。所以,教学时,我们可以以诗歌或者散文的标题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为切入口,引领学生顺利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发自肺腑的心灵沟通,与文本产生物我交融的生本对话,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在极短的时间内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层次,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等课文,作者或是用豪壮舒张的笔调,或是细腻温婉的笔触分别描写了祖国长江的壮美、三亚落日的辉煌、烟台大海的壮阔等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宜通过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所蕴涵着的作者激越、美丽的爱国情怀入手,引导学生分别以高声朗诵或者浅吟低唱的方式认知、感悟、品鉴作者蕴涵于文本中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及对祖国美好江山无比热爱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从故事情节切入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具有结构完整、短小精悍、情节动人的故事情节,如《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负荆请罪》等文本中承载的感人故事、美丽情操等无不给学生带来了空前的视觉盛宴和精神洗礼。所以,教学时宜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美丽动人的故事情节入手,走进文本,理解文意,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比如,教学《郑成功》时,课前我们可以预设下列问答题供学生思考或者讨论:1.郑成功为何要收复台湾?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2.请结合课文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大意义。

事实证明,如此紧扣标题,将文本中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作为导入文本教学的切入口,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思考感悟文本之精髓,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品鉴文本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文本的能力。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之下,必定会启动多向思维的潜能,进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系列质疑、释疑活动。

再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们可以将故事情节的结局部分——肖邦临终时对其姐姐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肖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临终嘱咐?这样的临终嘱咐表现了肖邦对祖国怎样的情感?然后由此情节切入整个故事与课文主题,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文本的强烈愿望。事实证明,这种以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为切入点导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容易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走进文本所构造的故事情境之中,进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的切入点应根据文本的题材、形式、内容、风格、主题、文体等的不同而设置。当然,在此前提下,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品质、情感特点等诸多因素,并加以研究和设计,切不可千篇一律或者东施效颦。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构建精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作用,反而会给营造美丽、和谐、快乐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