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

  • 投稿Zpuz
  • 更新时间2017-06-19
  • 阅读量712次
  • 评分4
  • 31
  • 0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平南中学  劳德造

【摘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需求欲望的发展变化,农村中学教师应立根农村,不断吸取先进的思想理念,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具有勤奋进取、敢于创新的勇气。认真透彻地领会新的课程改革及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精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农村中学;农村特色;创新思维;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它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水平低,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结合作文教学的理论,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

在农村中学每到周五我们会听到学生这样的谈论:唉,放周末不如不放,回去又要写作文,或者:每周都要写周记,烦人,我都不知道这周又去编什么。再看看语文老师们每次改作文:这些作文非常差,真想两下子给撕了。要是碰到月考,语文老师也就是改作文的机器,一天下来全年级的作文就盖棺定论了,这样一来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长此以往,岂能不令我们认真反省。

二、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农村虽然在发展但相对闭塞。农村中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匮乏,所以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立意不深,考试时背人家的作文。

在农村中学教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然而部份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实事求是,写作理论较差。在上写作课时,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讲一大堆的写作技巧、手法,使得学生无法对这此高标准的东西有兴趣。另外,部份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理解为课文教学,因为这才是考试时有把握抓分的硬件,而作文教与不教都无防,使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低,或者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所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多少,对于语文成绩怎样,作文怎样根本不在乎,而留守儿童这类更是无人关心他们的写作。这样一来父母的态度,留守儿童的无人关心也就对写作兴趣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三、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一)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1、坚持“只写了解的东西”的原则

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道听途说的材料一进入文章就会出现破绽。因此,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然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够发掘出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比如:农村孩子从小频繁接触大自然,对农村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挚情感。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曲径通幽――这一切都烙上农村的印记,又能给以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集农村之言

“立夏不下,犁扒高挂”讲的是春旱应早作好积水灌田的准备,比如“条条蛇都咬人,四脚蛇不咬人,毒气却大”一条极富哲理的俗语。农村学生收集,交流这些语言,既能提高农事作文的生动性,又能积累素材。

3、体验农村生活写日记

亲身体验。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人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肃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试行。

(1)自我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对学习的促进功能将越大。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我尝试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读作文后,经过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有的还提出了不懂的问题。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打破了教师一个人评价作文的传统作法,促进了主体性的发展。

(2)学生互评。素质教育的课堂打破了师生单向的封闭的交流形式,而是创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开放的活动氛围,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交流,而且体现了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的过程。作文评价也应如此 。我在作文评价中,就开展了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学生亲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别人文章的优点,有的针对别人的文章结构提出宝贵的意见,有的能发现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有的也能针对别人的不足提出不同的看法……诸如此类的评语在我们班学生作文本上常常出现。学生参与评阅他人的文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他们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尊重他人;被别人批阅作文的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看法,这些难道不能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吗?

(3)开展群评。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课堂气氛活跃,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这种评价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

这种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为合作评价的做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农村学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等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应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记录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相互讨论,在劳动中,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达到拓展范围的目的,这样一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便产生了。

(二)拥有素材后,力求具体细致

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比如有老师这样强调作文“六不准”: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不熟悉不作文;不精练的话不说,如果是写天气,冷天不用冷字,热天不用热字等。如在描写冷的片断时,有的写:“一片西风吹过,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学的小弟弟放下帽子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围巾”有的则写:“大雪过后,房檐下挂着一排冰溜儿,行人身穿大棉衣,头戴大皮帽,但还是把脖子往下缩”等。这样经常强调,语言精练具体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便是以情动人,但要真能“打动人心”绝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令人生厌,无病呻吟让人恶心,只有真情实感让人开怀,掩卷深思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也就没有了灵性。

(三)教法应创新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能改变,但经常在教法上探新路却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做到的。

1、教师应身先士卒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说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创新作文,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的精神。不但要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上时有创新,而且更要在思维上有创新,同时还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学会与学生一起学习,为学生的学习与写作创设宽松的环境。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从来不会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接着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而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少而精的点拨(如营造创新氛围等)。否则就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自然也被老师扼杀了。“创新”从何谈起?又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搞“一言堂”,自己讲这篇作文好就好,那篇差就差;一篇作文中这里好就好,那里差就差。没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即使有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不鼓励,不认同,一棍子打死,学生头脑中刚冒出的一点可贵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这样熄灭了。本身自己没有创造力的老师,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无异于纸上谈兵,缘木求鱼。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成功激励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教师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换言之,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而“一言堂”的做法只满足一部分学习的心理需求。

1、爱岗敬业。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全心全意地投身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才能不遗余力地进行作文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先进观念。即语文教师应该关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需求欲望的发展变化,不断吸取先进的思想理念,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具有勤奋进取、敢于创新的勇气。认真透彻地领会新的课程改革及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精神,在创新教学实践中,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点,创造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3.具备创造性的信息获取、加工与输出的能力。在具体的创新教学环节中,从生活、实践、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获得新的信息,并在处理信息的时候灵活机智,求异求变,不能设置太多的框架和模式,能够突破形形色色的思维定势,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加工处理,树立语文教师的创新形象,为学生作出表率,以此影响和激励学生。

许多语文教师教人作文自己却不会作,虽然现在的教材都是名家妙文,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却是遥不可及。他们不会去自主欣赏,而老师的文章学生是乐意学的。因此老师自己先作一篇来谈其中包含的生活体会,写作技巧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2、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鼓励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作文题应给学生想象时空。想象作文有三种类型:①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这是初中学生想象作文训练的主体,是青少年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合乎情理的想象表现出来。此类作文题目如:《假如我是……》、《送你一轮明月》、《20年后的我》、《2020年同学聚会时》、《给500年后人类的一封信》、《徒步月球》… …② 童话式想象作文。中学生喜爱动物,他们会用善良的心,用动物来代替人类形象,表达自身的愿望,表达对诚实、勤劳、勇敢和乐于助人的赞美,表达对懒惰、贪婪和自私等不良行为的批评。③科幻作文。《金星探险记》、《徒步月球》等,这类作文全凭作者自身对科学知识、规律的了解,加以大胆奇特的想象虚构出来的,这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有较高要求。

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在平时教学中一些课讲解时,做好引导,比如沈复的《童趣》一文就极富想象力,蒲松龄的《山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无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好好利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而发挥想象。

3、创新思维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近年的中考考试说明,都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作文的教学和考试要求方面,这一点尤其突出。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应该给作文教学提供一个可能创新的环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环境中得到训练和发展。但是,进行中学作文创新教学,不是单凭教师个人力量而闭门造车的事,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创设一个创新教学的大氛围,而这个大氛围即创新教学环境,它应该是宽松和谐的,自由活泼的,民主平等的。

四、建立创新教学管理体系、正确评价教学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该加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深入人心。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特别是对教学的管理、对教师的评价,都要有一种提倡创新的教育观念和评估体制,提供宽松和谐的,自由活泼的,民主平等教育教学环境。特别是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我认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抛弃后顾之忧,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潜心于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1、更新教学设施、创设物质条件。进行作文创新教学,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更新与补充。图书室中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但这还不够,应该加大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介入,如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为创新教学提供物质条件,给作文创新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交互性强,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从而保证了作文创新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可以说,适当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对进行作文创新教学来说也是重要的环境条件。

2、建立平等关系、培养学生兴趣。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 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感情上更融洽,心理上更沟通。师生之间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三心”: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合理想象,发表独具个性的见解,让心灵与心灵相互碰撞、交流。作为实施作文创新教学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具备进行作文创新教学的观念和志趣。在作文创新教学实践和探索之前,教师要加强创新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使学生明确作文创新的意义,从而产生作文创新的欲望和信心,精神百倍地投身到创新教学中去,为作文创新创造一个重要的条件。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葫芦画瓢,移花接木,习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泼的作文训练,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的展开的训练方式。如一块红砖的作用、一支铅笔的作用,同学们自由的想象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其作用是不同的。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学习之后,请大家续写于勒的命运。这样的习作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拓宽了习作的道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3、批改作文激发兴趣

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是事实,但却是他们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首先做到的就是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的。

老师在批改时应快,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不足或进步。同时作文的批改应解决具体问题,不仅是评改字、词、句,还应指出修辞、语法上的不足,更应在谋篇布局、详略安排等问题上细致修改。

4、厚积薄发,提高写作兴趣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首先,我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平时学生可以从图书室借一些报刊、杂志,让学生带回家阅读。班上学生也可以凑钱订一两份杂志如《读者》、《创新作文》、《小海豚周刊》、《意林》等。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定期组织课前三分钟演讲、五分钟读报、新闻发布、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思维和口才、积累素材。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到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作文素材。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其次收集农村素材。培养创新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写作兴趣是培养作文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创新兴趣,并且保证这种兴趣的稳定性、效能性和发展性。初中生认识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加之科目多、作业繁重、对作文的理解不深,兴趣不浓。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愉快的教学方式,以及鲁迅、茅盾、冰心、贾平凹等著名作家的事例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将学生从枯燥的“三味书屋”引进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把作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多写多练,获得成功。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坚持不懈,才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培养学生兴趣的形式多种多样:带学生到集市、田野、山林、河畔进行观察,组织到附近厂矿参观,积累写作素材;坚持记日记;摘抄名言警句;课前3分钟口头作文或新闻发布;办手抄报、黑板报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作文中乐于创新,追求创新,不懈创新。

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和特点,记录好只言片语,在真正写作时引用进去。腹中不空,成文便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兴趣有了,内容丰富了,农村特色也得到体现。

5、模仿走向成功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仿句、仿文使学生看到名家之语,可以出于已口。当然,模仿不能硬套,力求创新。

总之,农村中学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绝非易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立足于农村这一现实,提升自我,探求新路,引导广大的农村中学生写作文能有新意,有特色。

参考文献

[1]改萍、李守森.主编《教育教学文论汇编》.学菀出版社.第428页

[2]王庆国.《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第474页

[3]曹欣欣.《利用批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第487页

[4]周永松.《作文训练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张良良.《创新思维训练》

[5]刘蓉.《创造性地指导创造性作文》.希望月报.2005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