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任务·情境·合作——探究式预习三部曲

  • 投稿波意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70次
  • 评分4
  • 77
  • 0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226300) 李云芳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阅读课文新知,明白哪些知识是自己可以独立学习而习得的,哪些知识是自己所无法获取的,从而让学生学有目标。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会重点关注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甚至不理解的语文知识点,以增强语文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是预习教学的良好载体,也是预习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十分注重预习教学,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停于表象。这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对语文课程产生消极的学习情感,得不偿失。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预习教学的效率,我主要从任务设置、情境创设以及合作探究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明晰任务,驱动探究热情

探究是基于一定的主题或任务而开展的创造性活动。没有明确的主题,没有明晰的任务,再好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也无济于事。因此,探究性预习必须帮助学生确立明晰的任务,以驱动学生探究热情,为学生指引探究预习的道路,提升学生的预习效能。其具体的任务应当包括会读课文,会认、会写生字词,明白预习内容的大体含义,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预习等。例如,苏教版第九册《伊索寓言》一课,主要是通过三则故事来说明三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预习这一课,要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而是以简单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伊索寓言》,下节课老师会检查你们的预习成果”来提示学生进行预习,那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根本不明白要预习什么,但迫于教师的检查,他们便拾起传统的那一招:读一遍这三则寓言、查一下生字词。这样,就算完成了他们认为的艰难的预习任务了。因此,我们应当向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以驱动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这三则寓言的热情。具体的任务可设置为:能流利、清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思考这三则寓言故事分别讲了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请你准备几个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流淌探究灵感

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也没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恰当的预习情境,加上几乎所有的预习工作都是在课后、在家里完成的,学生已经将预习看作是一种机械性的、无生机、无活力的刚性任务。预习时,走马观花,流于语言表层,没有深入文本的内部,没有理解知识的本质内涵。为了激起学生对预习的激情和活力,我们应当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学生喜爱的情境。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留出一点时间,引入一些与预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图片、视频、文本材料、实物模型等。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预习自觉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预习内容。其次,教师要时常安排一些课堂时间,营造一个和谐、宁静的环境,让学生当堂预习,训练他们的预习能力,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最后,语文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时间安排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形成时间的观念,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预习。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郑和远航》时,我们可以在教上一篇课文《二泉映月》时留出一小段时间,呈现与《郑和远航》相关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内容,如讲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看与本课相关的古沉船照片等图片资料等;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组织学生利用一小段时间进行精细的预习,以检查和训练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究中完成预习任务。

三、依托合作,增强探究合力

探究虽然是个体意志主导的结果,但个人的力量、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没有与人合作,那凭借一个人的才智所能完成的预习工作必然会比一个小组合作完成的预习任务来得少,效果也相对较差。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还必须结合合作学习,以增强探究预习的合力。例如,苏教版第十册《秦兵马俑》一文,不仅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和旅游业等跨行业、跨学科的诸多问题,而且蕴含着较多的语文知识。如果凭借学生单个个体来完成这个繁重的预习任务,那结果必将残缺不全。因此,在组织学生预习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分工合作,如有的查阅其历史背景,有的探究其文化价值,有的查找其规模和排列等,涉及的语文知识必须靠学生独立去完成。

总之,预习作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行为,需要学生具有探究的意识,投入探究行动,从而对语文知识产生认知,对疑难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参与有目的,互动有方向。要解决当前预习停留于表面或存在于虚无的不良窘境,我们教师应当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明晰的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热情,以和谐且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合作的优势增强探究的合力,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