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5-27
  • 阅读量100次
  • 评分0

摘    要:我国拥有丰富灿烂的诗词歌赋文化,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随着小学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教师需不断提升鉴赏水平和专业素养,带领学生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体会灿烂的诗词文化,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词比例,这提醒广大教师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因其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感受诗歌的魅力入手,探讨诗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学习古诗词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学习古诗词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更加含蓄精炼有韵味。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首先要疏通字词,进而理解全篇。其次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和意境韵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些学生不愿意学习和亲近古诗词,没有真正进入古诗词的世界,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趣味性元素。


二、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注重诗歌朗读训练

古诗词是一种适合诵读的文体,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朗诵是一种非常好的记忆方式,比如标注古诗词的节奏,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朗读和记忆。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思维的快速发展期,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天性活泼,喜欢表演,诵读正好吻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


如教学《采薇》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样的节奏划分学生非常容易掌握。在有了划分节奏的意识之后,学生就会自己去尝试划分一些五七言诗的节奏。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妨变换方式朗读古诗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诗歌语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就能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次诵读后,学生就会感受到每句诗的结尾字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再如《敕勒歌》这首北朝民歌,同样富有音律美,“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标注节奏后,学生更容易在多次诵读后背诵全文。


(二)不断提升鉴赏水平

教师想要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有所提升,自己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跳跃性,教师要能透过精巧的文字和诗词结构,体会诗词的意境之美,感受作者的真挚情感,领略作者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读书,系统深入地研究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故事,了解古代文学理论基本常识和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拥有自己的见解观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如教学汉乐府《江南》时,教师需要了解汉乐府的基本知识,才能解读这首乐府的魅力,带领学生诵读,体会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这首汉代民歌描绘的是劳动人民采莲的生动场景,《江南》作为标题现在仅存这一首古辞,记录在《宋·乐志》和《乐府诗集》中。前两句写出了夏秋之间莲子成熟,年轻的姑娘们划着小船外出采莲,富有江南特点。姑娘们一边划船,一边唱歌,一边手里采着莲子,穿行在碧波荡漾的荷叶之间,悠闲自在。姑娘们看到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生出无限的喜悦和赞美之情,唱出了一曲曲采莲之歌。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描写荷花,却着重描写荷叶呢?学生讨论后总结出:荷花的花期是五到七月,每朵花可开两到三天,花开二十天后,是最佳的采摘莲蓬时机,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虽然句子中没有写荷花,但是描写了叶子之后,读者就自然而然联想到了荷花,这就是诗歌描写的技巧。


在教学白居易的《池上》时,“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短短数语,一个偷采白莲的小孩子形象被生动表现出来,小娃娃的稚嫩可爱,如此天真烂漫,学生十分容易理解,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表演,展示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歌的语言魅力和美好意境。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池上》就是一首描写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语言风格将小娃娃描写得十分可爱可亲。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诗歌是承载文人情感和志向的文学体裁,兼容并包、内涵丰富。诗歌表达的情感十分多元,学习诗歌要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跟随教师分析诗歌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处境,感受诗歌所反映的作者的理想或情感。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音频和视频动画的长处,创设情境,营造意境,带领学生穿越回诗人生活的年代,体会诗人写作此诗时的心境。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空间和平台,古诗词为学生的情感发展提供了抒发和共鸣的机会,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与诗人产生共鸣,相互对话,在心灵上构建出一个精神的后花园,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负面情绪疏导有很大的益处。


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时,笔者用歌曲《小雨沙沙沙》导入古诗,让学生想象: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绵绵的春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飘在果园,浇灌了果树;飘在草地,滋润了草芽;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降在池塘,唤醒了青蛙。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春天的美丽景象,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杜甫笔下的春雨有什么不一样。读完之后,笔者启发学生思考:这首诗中的春雨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从诗中的字词可以看出来,“润、细、无声”等字词表现出春雨的不声张和缓缓落下的特点。“润”字用得尤其精巧,表达了深厚的底蕴,展现了春雨对世间万物的生长作用之大。


在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笔者将春天的景象用一段动画进行了展示,将学生的视线拉回到万物复苏的春天,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带给人无尽的希望和憧憬,学生在观看中进入了春天的意境,再联系诗词的内容,就自然而然地领略了诗词的意境之美,同诗人一道,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首诗主要从二月的柳树、柳条和柳叶三个方面进行描写,把春风比作剪刀,形容春风是美的创造者。通过学习这首诗,笔者让学生体会生动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的手法,栩栩如生的景物刻画,对营造全诗意境的重要作用。


(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统编小学教材选取的多是五七言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节律之美。随着年级的升高,有难度的作品成梯度地增加,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培养其诗歌鉴赏能力。学生不仅要能背诵原文,更要体会语言的用词选择,感受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内学习的诗词阅读和鉴赏方法,可以延伸到课外阅读。如教材中语文园地“我爱阅读”及扩充的诗词,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延伸阅读。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人生阅历有限,对作品的体会和感受不深,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补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在学生对诗人及其生平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鉴赏诗词,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就会容易很多。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板块的《渔歌子》时,学生可以先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注意其中的生僻字,了解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等知识后,进行分析和鉴赏。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江南水乡渔家生活的情趣,寄托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怀。选取的景物和细节极富江南水乡特点,笔法欢快,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流水潺潺、渔翁垂钓、鳜鱼肥美的场景清晰地呈现出来,十分具有画面感,便于学生想象和理解。渔翁戴着箬笠,穿着绿色的蓑衣,在微风细雨中悠闲地钓着鱼,乐而忘归。几个字就将渔翁的悠闲自在描摹出来,十分生动传神。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自学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其二),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借助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第一首借助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的事理,揭示学习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自由畅行在水中的事理,揭示出艺术创作需要灵感。


做好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关键一步。课外的古诗词学习,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有效导入,挖掘古诗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寓教于乐地带领学生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课外学习的古诗词要精炼,“贪多嚼不烂”,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高年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后,可以试着用现代汉语描绘诗歌的意境,相互比较,进一步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审美特点。


古诗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颗颗珍珠。凝练的语言、精致的结构、深厚的情感、唯美的意境,是古诗词给我们的最深的感受,也是其魅力所在。学习古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使其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并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朱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9).

[2]王小平.如何提高当代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