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立足区域文化背景 涵育语文学习品格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2-03
  • 阅读量23次
  • 评分0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坚持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品格教育的应然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区域文化背景,在语文教学中涵育学生品格,拓展语文学习时空,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区域文化;品格教育;涵养化育;


当下,随着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文化正逐渐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一种无根感与去乡情化浪潮,正向着青少年学生袭来。但从文化功能来看,区域文化其实是一个人存在的精神家园,对人的生命记忆与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文化寻根,回归家园,也就是要积极链接区域文化,结合具体教材文本学习语文,进而涵养品格,丰盈精神,润泽生命。


一、品格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品格教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深刻地指出,“美德不能仅仅靠教,还应当通过表现美德的行为来形成习惯”。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教育要促进品格的发展”。英国另一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要达到形成品格的目标”。而20世纪初的法国哲学家布贝尔则鲜明地提出“品格教育”主张。他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1]基于这些观点,我们认为,品格教育不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专属”,而应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也只有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品格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常态教育。


(一)品格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的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价值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价值、意义属性决定了品格教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格教育,可以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区域文化特性等结合起来,然后将区域文化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比如结合区域文化中的“敬老”“爱老”等元素,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搭石》;结合乡土习俗文化,可以教学《北京的春天》《腊八粥》《寒食》;结合乡土旅游资源文化,可以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等;结合乡土革命传统教育,可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等。结合区域文化进行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更加亲近语文,从而感知、体验到语文学科的特质和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品格教育是从学生的学习特质出发的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全面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品格教育从学生的学习特质出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协同活动,投入语文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语文感知、思维与想象,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品格教育。品格教育不仅仅体现为一种识见、性情、才气,更表现为一种灵感、想象与表达。教师应当设计、研发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握语文的特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从学生的学习特质出发实施品格教育,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思维、想象特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切入认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语文学科的品格教育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品格教育是基于学生实践活动的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品格教育,应当注重实践性。[2]语文教学中的品格教育实践,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学生的生命活动。高品质的语文实践活动必然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而基于区域文化的语文品格教育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生动、更形象、更鲜活。比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结合区域的“五化”“五治”“五个振兴”等,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深切的情感,并将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转化为一幅幅令人深思的画面。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关怀自然、关怀生命、关怀人类。


二、品格教育: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一)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3]“教育性教学”是指学科教学一定是负载一定价值观的。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纯粹的学科教学,只有蕴含一定价值取向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品格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品格教育不是贴标签,也不是简单地穿靴戴帽,而是必须采用渗透、融入的方式,以教材中的相关课文为载体。比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文时,可以结合区域劳动文化,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品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美丽;教学《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时,可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教育;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这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能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举品格教育的旗帜,明确品格教育方向,既尊重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规律,同时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锐意改革、守正创新


(二)继承传统文化,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品格”是个体素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与个性、人格等相联系的品质、品行。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引导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天地人》时,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更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融入其中。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天”与“地”,并了解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乃万物之灵长。这样的语文教学就超越了简单的识字教学,走向了文化教育。再如教学《金木水火土》时,笔者带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中国传统五行文化。教学“你我他”时,笔者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熟悉家庭成员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便可以逐步了解并亲近传统文化,形成优秀的品格。


(三)契合时代要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融入品格教育,还要契合时代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品格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注重吸收课改的先进成果,通过品格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八礼四仪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融入其中。这样的品格教育意味着要让每一个学生认同时代的共同核心价值,比如“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负责”等。这些核心价值是构成个人、群体、人类存在的基础。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日月潭》《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葡萄沟》等课文时,教师便可适时融入“环境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环保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品格教育:语文教学的实然路径

在语文品格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区域文化,以关键能力为核心,将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附着其间,引导学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开拓时空,让学生积极体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要链接生活,建构情境,开拓教学时空,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比如,区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历史名胜等能涵养学生的文化情怀,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西门豹治邺》等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联系乡土名人,比如本乡的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体育健将等,引导学生走进这些名人的精神世界,接受家乡名人优秀品格的熏陶。


(二)和谐关系,让学生深刻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区域文化进行品格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借助自身品格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文时,有学生认为“这个人的精神值得肯定,因为他能够持之以恒”;有学生认为“这个人有点傻,因为他只知道傻等”;还有学生认为“我觉得他可能真会等来一只兔子”。显然,学生还没有领悟这则寓言故事的真正寓意。鉴于此,教师必须加入学生的研讨行列,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并启发学生围绕故事的寓意进行思考,进而认识到坚持自己的目标固然好,但有时候不能固执己见。我们在实践中也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而应善于灵活变通,否则就会如守株待兔的人一样,浪费时间却一事无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思考与表达,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充分交流

有效的评价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适时融入品格教育。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价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更要让学生对彼此的学习情况进行相互评价。比如,学完《女娲补天》一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评价课文内容。通过这样的综合性评价,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文中人物,同时也能积极主动地联系身边的人、事,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品格自然会得到有效培养。


语文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品格教育,能起到“双塑造”的作用。一方面,品格教育能对学生的品格形成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品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对教师产生反哺效应。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区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培育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朱良才.让思维更创新——思辨与发散让学生思维活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商德远.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堂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