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肿瘤医学论文范文,肿瘤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肺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 投稿好德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71次
  • 评分4
  • 91
  • 0

仝自强

滁州地区天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安徽天长 239300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肺癌治疗有了影像学技术的加入,使得治疗有了一定的突破。目前,放射治疗肺癌属于临床常用的且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肺癌放射治疗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常规分割/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全脑预防性照射(PCI)等模式。为了进一步对这些治疗模式进行分析,本文针对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全脑预防性照射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189-02

肺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从我国相关研究发现,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发病率增长率为465%,其中城市人口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成为恶性肿瘤之首[1]。此外,肺癌患者在五年内的生存率依旧停留在15%内[2],大部分治愈患者属于可以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I/II期),而且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可采取手术治疗的基本上不足1/3,就诊时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已经到了局部晚期,此时无法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肺癌局部晚期患者,理论上仍有治愈可能,其中放射治疗就能能起到很好的局部治疗效果[3-4]。目前,比较常用的放射治疗模式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5-6]、非常规分割/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7-8]、全脑预防性照射(PCI)[9]等,为了进一步分析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本文进行了相关综述,现分析如下。

1 肺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群对于吃药、手术及打针等治疗方式比较熟悉,因为能做到直观了解,但是对于放射治疗的作用却不甚清楚。放射治疗能达到很好的抗癌效果,主要因为其放射线能承载一种特殊能量,即所谓的辐射,而辐射在自然环境中能诱发癌变,但对于放射治疗,则可以作为癌症的“杀手”。一旦细胞吸收任何形式的辐射线,射线就会直接和细胞中的结构产生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损伤细胞DNA。总之,通过产生的高剂量射线对癌变肿瘤进行照射,从而杀死或破坏癌细胞,抑制他们的生长、繁殖及扩散。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有53.6%的患者在其病程不同时期需要采取放疗,而45.6%的患者则在首程治疗中需要采取放疗。此外,研究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4.3%的患者需要采取放疗,而45.9%的患者在首程中需要采取放疗。由此可见,放疗在肺癌患者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肺癌放射治疗模式分析

2.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 CRT)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相关的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其中现代化的放疗技术逐渐有高精度放疗技术,比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光子刀、X-刀)、调强放射治疗(赛博刀)等。运用上述技术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借助PET、CT或MRI等处理,而这些辅助技术的应用则能更加准确地将不规则的肿瘤找出,并且采取合理的照射治疗,从而使得治疗区剂量分布得以有效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照射靶区剂量,促使其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降低了放疗毒副作用。众所周知,肺癌放疗患者肺部成为主要剂量限制性器官,有很高的放疗敏感性,常规放疗后极易发生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等,这在耐受性低、照射体积大、年幼、肺功能差及合并化疗患者中更明显。此外,在大量的研究中已经表明根据常规分割照射来判断,全肺可耐受20Gy,而2/3肺则能耐受30Gy,1/3的肺则可耐受40~50Gy。基于这些情况,3D CRT的出现则可弥补前述出现的不足,将其应用在放疗中,不仅能将需照射靶区精确勾划出,而且能准确测定放射剂量,加上其具备有效固定装置等,从而可以降低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三维技术的应用,还能计算出照射剂量>20GY的肺体积,以及其总体积比例(V20),此外还能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进行准确预测,一般情况下若V20<22%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0,而在31~40%时发生率约为13%,当大于40%时发生率在36%左右。利用三维技术还能大大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10-12],可达到81~95Gy,而1年与2年的生存率可提高到64%、32%;同时有很好的预后因素,比如有研究指出当体重减轻<5%的患者生存率可达到74%,而无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则可达到41%。

2.2 非常规分割/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中比较难治的一种[13-15],其肿瘤细胞标记指数为8.3%,并且潜在倍增时间为5 d,加之其细胞增殖很快,在放疗过程中存有残留肿瘤加速增殖的情况,故而需要给予高放射剂量才能很好的杀死肿瘤细胞。对于一个5 cm直径大小的肿瘤,按照1次/d,每次2Gy的放射剂量,大约需要80~90Gy,甚至100Gy放射剂量才能杀死该肿瘤细胞。基于此,常规放疗剂量60Gy/2Gy/30次仅能抑制大部分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有着快速增殖性,而正常组织则有放射敏感性,这些都会导致每日应予以多次照射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即克服肿瘤细胞加速增殖,以及达到修复压致死损伤的作用。此外,还可采取超分割照射,每天两次,每次1.2Gy,而加速超分割照射则每天照射3次,每次1.4~1.5Gy。有研究将一组无法采取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50Gy/20次的超分割照射治疗,跟踪随访结果显示五年总生存率为27%,可见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大部分文献及报告建议对于小于3 cm的肿瘤科采取64Gy/2Gy/32次的常规放射治疗,而大于3 cm的肿瘤则采取超分割放射治疗。

2.3 全脑预防性照射(PCI)

临床研究显示,肺癌患者中大约有至少25%的患者可能发生脑转移[16-18],这就要求小细胞肺癌患者应采取头颅CT、MR等检查[19-20];一部分患者发生脑转移而初诊于神经外科,但在其他辅助检查或者手术之后才确诊为肺癌脑转移;近8%的患者单纯发生脑转移,但17%的患者治疗失败主要部位为脑部,因此一旦发生脑转移,则建议采取全脑照射处理,照射予以常规剂量,即30Gy/3Gy/10次或40Gy/2Gy/20次。虽然PCI可以有效减少转移的发生率,但是往往无法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并且还有可能导致患者脑放射损伤,同时若PCI治疗再次引发脑转移,则无法再选择放射治疗,即便可选择化疗,则效果也很不理想,故而临床不建议不加选择的应用PCI。若仅仅出现单个转移灶可采取手术切除,但最好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而不宜采用全脑放疗;一旦发生3个以上的转移灶,则最好先采用全脑照射,之后再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转移灶追量。

3 结语及展望

总之,先进的精确放疗技术使得照射剂量大大增加,同时提高了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应掌握“三精”原则,即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及精确治疗,尽量给予最大剂量照射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量,从而提高治疗增益比。CT/PET/PCI等技术使得恶性肿瘤放疗靶区勾划更加精确,并且提供它们的生物靶区,从而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放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我国各大城市恶性肿瘤之冠的原因是什么[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1,3(4): 230.

[2] 陈首英,刘福林,庞志刚,等.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及生存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1):1-3.

[3] Kwint M, Uyterlinide W, Nijkamp J, et al.Acute esophagus toxicit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2012,84(2):223-228.

[4] 李铁军, 赵银龙, 钟莉莉, 等. 放射治疗联合局部热疗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31):2256-2257.

[5] 戴科军, 罗居东. 三维适形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02-2903.

[6] 段宏燕, 祝沈冬,于清蕊.三维适形放射与传统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61-1862.

[7] 孙健,刘宁波,曲晨慧,等.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280-1283.

[8] 朱向帜,史美祺,翟振宇,等.诱导化疗加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Ⅰ期临床试验[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32(5):512-513.

[9] 李苗苗,王银霞,黄伟,等.小细胞肺癌三种全脑预防性照射计划的剂量学比较{J].中华放射学与防护杂志,2013,33(5):493-496.

[10] 曾自力,刘兵,滕炳祥.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髓受照射剂量[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4):3488-3490.

[11] 高宗毅,苗成龙,孟猛,等.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剂量分布比较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 29(4):274-276.

[12] 舒小镭, 刘俐,唐新生,等.40例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7,36(6):544-545.

[13] 张立,刘兵,张佳璐,等.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59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40-2141.

[14] 何颖颖,陈燕明.小分子RN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5):356-358.

[15] 王希龙.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7-58.

[16] 李甸源,邓晓明,高松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33例[J].中医研究,2009,22(7):37-38.

[17] 曹霞, 汪安兰,杨锫,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危险因素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1):24-27.

[18] 张彬彬,王思愚,区伟,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脑转移预测数学模型的临床验证[J].中国肺癌杂志,2008,11(3):414-419.

[19] 黄晓峰,张贺龙,姬统理,等.大剂量甘露醇治疗癌性颅内高压症1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149.

[20] 罗光慧,张建平.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2011,3,4(12A):134.

(收稿日期: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