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肿瘤医学论文范文,肿瘤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蛇莓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投稿健身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03次
  • 评分4
  • 59
  • 0

李 晔1 刘 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药剂科,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 蛇莓属系蔷薇科植物,为民间常用草药,其果实可食,种子含油,全株供药用,有消肿化淤,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等功效。蛇莓属植物主要下属4种,研究报道多为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和皱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inger & Moritzi) Miquel,从蛇莓中分离得到的三萜及黄酮类化合物是本属植物中特征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乌苏酸类衍生物含量尤为突出。其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菌、中枢神经抑制等,研究得最为广泛的则是其抗肿瘤生物活性,对其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相关作用机制均有报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蛇莓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得到的代表性单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蛇莓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 R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194-03

蛇莓属系蔷薇科植物,主要有4种,分别为蛇莓,蛇莓(原变种),邹果蛇莓,小叶蛇莓,分布于亚洲南部、欧洲及北美洲,我国产2种[1]。蛇莓为民间的常用草药,别名有鸡冠果、野杨梅(《救荒本草》)、三匹风(《草木便方》)、龙吐珠等。其果实可食,种子含油,全株供药用,其性甘苦,寒。它的药用功效主要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等,且用途广泛,多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热病,惊痫,蛇虫咬伤,汤火伤等疾病。国内外对蛇莓属植物的研究报道多针对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及皱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inger & Moritzi) Miquel这两种。近年来因为蛇莓的广谱抗肿瘤作用,而受到医药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蛇莓属植物的天然产物化学及其药理活性研究大多集中在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这一种,而其它种类研究的报道比较少。本文对近年来从蛇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代表性活性天然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蛇莓属植物的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对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浸渍法或者回流法获得蛇莓植物的乙醇提取浸膏,然后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分离等手段,从萃取层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单体,再利用一维核磁(1H NMR, 13C NMR和DEPT谱),二维核磁(HSQC, HMBC, 1H-1H COSY, NOSEY等),质谱,单晶衍射等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其中主要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有三萜类,黄酮类,甾醇类,酚酸类以及简单有机酸类等,多为中等极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从蛇莓中分离得到的三萜及黄酮类化合物是本属植物中特征性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乌苏酸类衍生物成分含量较大;而从蛇莓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在其C-3位成单糖苷或者双糖苷,相关的活性研究结构发现,极性较大黄酮苷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极弱,而极性较小的三萜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类型的代表化合物。

1.1三萜以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有研究显示,从蛇莓全草中提取可得到乌苏酸(ursolic acid,化合物1,图1)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化合物2),其中齐墩果酸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获得[2]。从蛇莓全草中发现了3β-羟基-乌苏烷-12-稀-28-羧酸(3-hydroxylurs-12-en-28-oic acid),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α,3β,19α-trihydroxylurs-12-en-oic acid),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α,3α,19α-trihydroxylurs-12-en-28-o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α,3β,19α-trihydroxylurs-12-en-28-O-β-D-glucopyanoside)。从蛇莓从蛇莓干燥全草中可分离鉴定得到三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ursolic acid),19-羟基乌苏酸(pomolic acid),蓝化楹酸(euscaphic acid),其中19-羟基乌苏酸是首次从蛇莓属植物中得到。

1.2黄酮类化合物

许文东等从蛇莓中得到的8个黄酮苷类成分均为该属植物的属内首分,经鉴定分别为: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3),山奈素-3-O-β-D-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4),芦丁(rutin,化合物5),洋芹素-6-C-β-D-葡萄糖苷(apigenin-6-C-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6),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化合物7),金丝桃苷(hyperin,化合物8),山奈素-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9),山奈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化合物10) [3]。之前从蛇莓中分离得到山奈甙(kaempferitrin),在蛇莓果中分离得到蛇莓的红色素为翠菊苷(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

1.3甾醇类化合物

β-谷甾醇(β-sitosterol,化合物11),(24R)-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24R)-6β-hydroxy-24-ethyl-cholest-4-en-3-one,化合物12)是在蛇莓中得到的两种甾醇类物质,其中后者为首次从蛇莓属植物分得。另据报道还有胡萝卜苷(daucosterol)和甲氧脱氢胆固醇(methoxydehydracholesterol) [4]。

1.4酚酸类化合物

有研究从皱果蛇莓中分离得到短叶苏木酚羧酸(brevifolin carboxy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赤芍素(pedunculagin),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并从蛇莓中分离得到3个短叶苏木酚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短叶苏木酚酸(brevifolin carboxylic acid,化合物13),短叶苏木酚酸甲酯(m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化合物14),短叶苏木酚 (brevifolin,化合物15)。从蛇莓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出了2个生育酚类物质: dl-α-Tocopherol,5α-Ethoxy-α- tocopherol。叶亮等从蛇莓干燥全草中分离出2个鞣花酸类物质:蛇莓甙A (ducheside A)和蛇莓甙B (ducheside B)[5]。

1.5有机酸类化合物

彭江南等报道了从蛇莓Duchesnea indica中分离得到的富马酸(fumaric acid)和富马酸单甲酯(fumaric acid monomethyl ester)等。

1.6其它类物质

除上述化合物之外,从蛇莓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物质还有:叶绿醇(phytol),2,5- Cyclohexadiene- 1,4- dione等[6]。

2蛇莓属植物药理研究

2.1抗肿瘤作用

蛇莓在我国被作为治疗癌症的药方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其作用机制还不甚明了。最近研究成果表明蛇莓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抗癌特性,值得国内外学者更进一步地关注。蛇莓中酚类化合物被证明对卵巢癌细胞SKOV-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基于通过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作用和对细胞周期S期的阻断作用[7]。另外,有研究以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为模型,对蛇莓进行了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其水提物相当于原药材15 mg/mL时作用肿瘤细胞48 h可使其完全丧失繁殖能力,它对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有报道报道蛇莓的水提浸膏对小鼠癌细胞S180、H22、S37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人胃癌细胞、肝癌细胞、人食管癌细胞等均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当蛇莓水提物相当生药量0.4 mg/mL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均为100% [8]。邹果蛇莓和灵芝提取物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癌细胞HL-60增殖,并且诱导其死亡的作用,其作为药物,可以用于防治白血病。

2.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马越鸣等报道给予小鼠50g/kg蛇莓水提物灌胃以后,可对抗最大电休克发作,对戊四氮最小发作无影响,能够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他们的研究证明蛇莓醇提物的作用效果较水提物更为显著[9]。

2.3抗菌作用

梁薇等发现蛇莓水提浸膏对多种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肺炎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抑菌作用效果最强,浓度越高则抑菌力越明显[10]。

2.4兴奋子宫作用

蛇莓浸膏和注射剂(相当于原生药4 g)对大鼠、豚鼠及家兔的在体和离体子宫均有一定程度的兴奋作用[11]。

2.5降压作用

蛇莓注射剂对麻醉家兔及狗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且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阿托品1mg/Kg后,此作用不被减弱。

2.6促进免疫作用

蛇莓流浸膏(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2 g)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蛇莓具有免疫促进的作用。另外,蛇莓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蛇莓流浸膏(浓度同上)在试管内不能对抗皂苷所致的溶血作用。

2.7抗氧化作用

从皱果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中提取的总多糖成分在体外铜离子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3结语和展望

蛇莓在临床上多用于癌症的治疗,以及治疗口角炎,牙根尖周炎,腮腺炎,慢性咽炎,白喉,急性乳腺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细菌性痢疾,高热,带状疱疹,蜂类蛰伤,外睑腺炎等,其临床应用相当广泛。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从蛇莓中分离出来的含量较大的一些代表性单体化合物的活性并不如蛇莓的混合提取物,有可能是多种成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也符合我们传统中医中药的整体辩证理念。由于蛇莓的成分复杂,不同极性部位具有不同的疗效,并且对多靶点可能有协同作用,因此对于蛇莓这一传统药用植物的整体药效评价,针对不同疗效的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指认发挥疗效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化合物并作为其指标性成分,和其在生物体内代谢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应该是今后值得关注的方向。其次,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蛇莓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而现今的研究对其作用的靶点不甚明了,对于其抗肿瘤机制的发掘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的课题。另外,蛇莓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南地区,该属植物适应性强,常常形成大片强势群落,由此可见蛇莓属植物作为药物极高的开发价值。现今的研究热点在于蛇莓中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开发,及其活性物质作用机制以及有效作用部位的探索,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得以系统地研究和完善后,蛇莓属类植物药一定会得到更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聪子,童巧珍.蛇莓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3, 23(4) :963-965.

[2] 许文东,林厚文,邱峰,等.蛇莓的化学成分[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7):402-406.

[3] 胡兵,沈克平,史秀峰,等. 蛇莓对人结肠癌RKO细胞失巢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8(1):25-28.

[4] Nagaprashantha L,Vartak N,Awasthi S. Novel anti-cancer compounds for developing combinatorial therapies to target anoikis-resistant tumors[J].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2(3):621-636.

[5] Hu B,An HM,Shen KP. Polygonum cuspidatum extract induces anoikis in hepatocarcinoma cells associated with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downregulation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607675.

[6] 吴英俊,王超男,刘洁婷. 蛇莓中齐墩果酸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18(4):306-308.

[7] Peng B, Chang Q, Wang LW, et al. Suppression of human ovarian SKOV-3 cancer cell growth by Duchesnea phenolic fr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8, 108: 173-181.

[8] 朱玉昌, 李伟,周大寨,等.蛇莓果红色素降解动力学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1(2):528-530

[9] 马越鸣, 程能能. 蛇莓提取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J]. 中草药,1996,27 (9)∶138-139.

[10] 梁薇, 梁莹, 应惠芳. 蛇莓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 2005,19(3)∶167-168.

[11] 廖信军,李雅宜,胡雪华.匍匐茎草本蛇莓RAPD反应体系优化[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4):756-758.

(收稿日期:2014-04-20)